狞猫
猫科狞猫属动物
狞猫(学名:Caracal caracal)是食肉目小型猫科动物。狞猫体瘦长,头体长60-92厘米,尾长23-31厘米,肩高38-50厘米,体重13-18千克。四肢纤细;毛色多为黄棕色或红棕色;眼角到鼻子上有一条细细的黑线;一双大耳朵的背面是黑色的;尾巴较长。雄性体形比雌性体形稍大。雄性体形比雌性体形稍大。狞猫因栖息在干旱地带,又被称为”沙漠猞猁”。
动物学史
命名
狞猫最著名的特征在于其长且浓厚的黑色耳朵,而这也是其土耳其名称-karakulak(意为“黑耳”)的原由。狞猫因栖息在干旱地带,又被称为沙漠猞猁。
分类
约翰·爱德华·格雷将其归入狞猫属(Caracal)。它被归入猫科和猫亚科。
在19世纪和20世纪,人们描述了几种狞猫标本,并将它们归为亚种。自2017年以来,已有三个亚种被确认为有效。
形态特征
体型
狞猫雌性体型较小,体重不超过13 千克,而雄性则可高达20 千克。大型雌性体重可能超过小型雄性。虽然尾巴很短,但它仍然占身体总长度的很大一部分。尾巴长度范围为18-34厘米。头和身体长度是从鼻子到尾巴根部的长度,范围为62-91厘米。即使是最小的成年狞猫也比大多数家猫大。腿相对较长,后腿不成比例地高且肌肉发达。尾巴较短。狞猫的亚种可能无法通过表型区分。
眼睛
眼睛颜色从金色或铜色到绿色或灰色不等。曾报道过黑化个体,但极为罕见。幼猫的眼睛呈蓝色。
皮毛
狞猫的皮毛呈棕色至红色,个体颜色各异。雌性通常比雄性浅。它们的腹部为白色,与非洲金猫类似,有许多小斑点。面部的胡须垫、眼睛周围、眼睛上方以及头部和鼻子中央下方有黑色斑纹。狞猫的标志性特征是细长的黑色簇耳。幼猫的的耳簇较短。
栖息环境
狞猫的栖息地多种多样。它们通常生活在林地、灌木丛和矮树林中,平原和岩石山丘也是常见的栖息地。它们喜欢边缘栖息地,尤其是森林或草原过渡地带。它们生活在埃塞俄比亚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区。喜欢干旱气候和树叶覆盖率低的地区。与薮猫相比,狞猫可以忍受更干燥的环境。然而,它们很少栖息在沙漠或热带环境中。在亚洲,狞猫有时会出现在森林中,这在非洲种群中并不常见。
常在洞穴和岩石裂缝中休息。和其他生活在干旱地区的猫科动物一样,狞猫也能在没有水的情况下长时间生存。这时它们主要依靠猎物体内的体液获得水分。
分布范围
原产地:阿富汗、阿尔及利亚、安哥拉、贝宁、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刚果(金)、科特迪瓦、吉布提、埃及、厄立特里亚、史瓦帝尼、埃塞俄比亚、冈比亚、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印度、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哈萨克斯坦、肯尼亚、科威特、黎巴嫩、莱索托、利比亚、马拉维、毛里塔尼亚、摩洛哥、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日尔、尼日利亚、阿曼、巴基斯坦、沙特、塞内加尔、索马里、南非、苏丹、叙利亚、塔吉克斯坦、坦桑尼亚、多哥、突尼斯、土库曼斯坦、土耳其、乌干达、阿联酋、乌兹别克斯坦、西撒哈拉、也门、赞比亚和津巴布韦。
存在不确定:布隆迪。
生活习性
领地
狞猫会积极地维持一个相对较大的活动范围,尽管它们体型相对较小。气候、地区和性别都会影响个体活动范围的大小。雄性的活动范围通常是雌性的两倍。活动范围的大小还受水源的影响。在气候干旱的地区,雄性的活动范围会大得多。在非洲部分地区,雄性的活动范围为31至65平方公里。同一地区的雌性活动范围为4至31平方公里。在亚洲部分地区,雄性的活动范围通常为200平方公里至300平方公里以上。在保卫领土的专属性方面,性别存在差异。雄性的领土可能与其他几只雄性的活动范围重叠,而雌性则会保卫整个领土供自己使用。
活动
狞猫除了交配和抚养幼崽期间外,都是独居动物。雄性和雌性都具有领地意识,并保持活跃的活动范围。虽然狞猫主要在夜间活动,但它们在白天也能看到,尤其是在未受干扰的地区。虽然它们是陆生动物,但它们也是熟练的攀爬者,态度顽强。一只狞猫已知可以赶走体型比自己大两倍的捕食者。狩猎时间通常由猎物的活动决定,但狞猫最常在夜间狩猎。伪装是抵御捕食者的主要防御手段。当狞猫在它们喜欢的开阔栖息地受到威胁时,它们会平躺下来,而它们朴素的棕色皮毛可以立即起到伪装的作用。敏捷的攀爬能力也有助于狞猫逃脱狮子和鬣狗等大型捕食者的追捕。
交流
狞猫的听觉和视觉非常发达。尽管薮猫以其惊人的听觉而闻名,但狞猫也能仅凭声音探测到小猎物。一旦发现猎物,就会用敏锐的视力缩小目标。狞猫耳簇的确切功能尚不清楚。然而,一些动物园饲养员推测它们可能用于种内交流。如果是这样的话,这种社会交流将受到动物孤独性质的限制。在圈养环境中,狞猫以其刺耳的叫声而闻名。这些猫科动物通过一系列咆哮、吐痰、嘶嘶声和喵喵声进行交流。在交配期间观察到触觉交流,例如打架和挤在一起。潜在的配偶会被嗅觉线索所吸引。雌性体内的荷尔蒙变化会导致尿液成分的变化。当雌性准备交配时,它会将自己的气味留在不同的地方以吸引雄性。雄性则可能通过犁鼻器感知到这种气味。
食性
与猫科动物家族的其他所有物种一样,狞猫是严格的肉食动物。其主要食物是蹄兔、野兔、啮齿动物、羚羊、小猴子和鸟类。鸽子和鹧鸪在季节性上尤为重要。山苇羚、多卡瞪羚、棕颈鸨、山瞪羚、长颈羚和夏氏灰羚是狞猫可能捕猎的具体例子。狞猫会吃一些爬行动物,尽管这不是其食物的常见组成部分。
其食物的主要成分因地域而异。例如,非洲的个体可能会吃较大的动物,如有蹄类动物,而亚洲猫科动物可能只吃小型脊椎动物,如啮齿动物。有时也会捕猎牲畜。尽管狞猫以其惊人的捕鸟跳跃而闻名,但哺乳动物在所有分布区中占其食物的一半以上。
狞猫是体型与它们相仿的猫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它们可以捕食比自己重两到三倍的猎物。小型猎物(如蹄兔)被咬颈背杀死,大型猎物(如瞪羚)则被窒息性咬喉杀死。狞猫通常会追捕猎物,让它们在距离猎物几步之内,然后利用其长而有力的后腿跳跃时将其捕获。
狞猫可能会进行过度捕杀,这可能是由于其机会主义的胃口。与豹子不同,狞猫很少将猎物吊到树上。在不受干扰的环境中,狞猫会用泥土刮过未吃完的猎物,并不断返回觅食,直到猎物吃完为止。
生长繁殖
交配
在交配开始之前,雌性尿液中的化学信号会吸引雄性并通知其已准备好交配。据报道,独特的“咳嗽状”交配叫声也是一种吸引方式。人们观察到狞猫有几种不同的交配方式。当一只雌性被多只雄性追求时,群体可能会争相与她交配,或者她可能会选择自己的配偶,更喜欢年长和体型较大的雄性而不是年轻和体型较小的雄性。在大约一周的时间内,雌性可能会与多个个体交配。当雌性选择配偶时,这对配偶可能会一起活动长达四天,在此期间交配多次。雌性狞猫会呈现脊柱前凸的姿势,交配平均持续不到五分钟。雌性几乎总是与不止一只雄性交配。已经观察到雄性杀婴的现象。这可能是为了诱导正在经历哺乳闭经的雌性排卵。
妊娠
尽管两性在7至10个月时性成熟,但最早的成功交配发生在14至15个月大的时候。一些生物学家认为,体重达到7至9公斤是性成熟的标志。雌性会表现出3至6天的发情行为,但实际上周期会持续两倍。雌性可能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发情。一种解释C. caracal繁殖习性的假设是“使用”机会主义策略。该策略由雌性的营养状况控制。当雌性处于营养巅峰(因范围而异)时,她会发情。这解释了某些地区的生育高峰期在10月至2月之间。由于涉及父母的投入以及产后发情的缺乏,雌性每年不能产下超过一窝。妊娠期持续68至81天,雌性将产下1至6只小猫。在野外,一般一次产仔数量不会超过3只,而在圈养条件下,产仔数量则可能更多,很少会超过6只。
抚育
父母对狞猫的投入在繁殖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母亲与幼崽相处的时间(以及产后缺乏发情期)限制了雌性每年只能产一窝。一旦幼崽受孕,雄性就不会直接或间接地照顾它们。雌性在幼崽身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树洞、洞穴或废弃的洞穴通常是分娩和产后发育前四周的场所。第一个月后,母亲可能会不断地移动幼崽。在这个时候,小猫开始玩耍和吃肉。哺乳一直持续到小猫15周大,但真正的独立还要再过5到6个月。
寿命
尚未报告野生狞猫个体的可靠寿命数据。与其他猫科动物一样,如果得到良好的照顾,圈养个体的寿命可以比野生近亲长得多。圈养的狞猫可以活到20岁左右。报告的最大圈养寿命为野生雌性圈养20.3年。
亚种分化
参考资料来源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4年5月9日——无危(LC)。
亚洲狞猫——附录Ⅰ;非洲狞猫——附录Ⅱ。
种群现状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狞猫在其分布区的部分地区很常见,尤其是在南非和纳米比亚南部,它们正在向新地区扩张,并重新占领空地。然而,在中非和西非,它们的数量似乎较少,这可能是由于更多样化的食肉动物群落中资源分配更细(Stuart and Stuart 2013年)。Avenant和Nel(1998年)记录了南非西开普省西海岸国家公园的狞猫密度为0.23-0.47只/平方公里。
在北非,狞猫被认为受到威胁(Stuart and Stuart 2013年)。在埃及,它被认为是稀有物种(Hunter 2004年)。然而,由于它是一种难以捉摸的物种,它的分布范围可能比记录中显示的更广(Hunter 2004年)。在南非北部,狞猫被认为是常见且广泛分布的动物(Thorn等人,2011年)。
在阿拉伯半岛,狞猫分布广泛且似乎比较稳定,被列为无危动物(Mallon和Budd,2011年)。尽管如此,该物种在某些分布州似乎正在减少,可能已经接近被列为近危动物(Mallon和Budd,2011年)。狞猫在约旦、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被视为稀有动物(Mallon和Budd,2011年)。然而,沙特阿拉伯的狞猫种群趋势尚不明确。根据路毙狞猫的个体数量减少和发现狞猫的次数减少,有迹象表明其种群数量正在减少(Mallon和Budd,2011年)。同样在阿曼,趋势尚不明朗。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狞猫数量正在减少,而在也门,狞猫数量更可能保持稳定,据描述,狞猫分布广泛,在Hawf地区很常见(Khorozyan等人,2014年)。该地区的狞猫数量可能会根据猎物的可用性而波动(Mallon和Budd,2011年)。
在土耳其,根据Albayrak等人(2012年)的研究,狞猫在该国可能濒临灭绝。Bunaian等人(2001年)还指出,该物种在全国范围内正经历严重的种群下降。例如,在巴迪亚地区,它被认为是濒危物种(Bunaian等人,2001年)。然而,关于其在土耳其的现状和分布的信息非常少(Albayrak等人,2012年)。在伊朗,由于栖息地遭到破坏,狞猫数量被认为正在减少(Hassan-Beigi等人,2014年)。阿富汗的记录很少。人们认为狞猫在阿富汗的数量正在减少,并被列为受威胁物种(Habibi 2004年)。狞猫在中亚共和国和印度很稀有(Nowell和Jackson1996年)。狞猫的密度很低,因此很容易灭绝。在印度,据估计古吉拉特邦的库奇地区有不到10-15只狞猫幸存,拉贾斯坦邦有不到50只狞猫幸存(Singh等人 2014年)。狞猫分布广泛但不均匀,似乎仅限于印度中部和西部的特定地区(Kolipaka 2011年)。在当地,该物种在印度濒临灭绝(Kolipaka 2011年)。
濒危原因
尽管在中非和西非部分地区,狞猫的毛皮是人们争相购买的奇货,经常被捕杀谋皮导致野外已几乎看不到狞猫的身影,不仅因为野生数量稀少,而是它们需要时刻隐藏防止被捕。不过在南部非洲,由于它们有时以家畜为食,所以往往会被农场主杀戮。
参考资料
狞猫.动物世界.
Caracal.The IUCN Red List.2024-02-01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官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6 17:50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