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公赋芧
汉语成语
狙公赋芧是个典故,出自《庄子·齐物论》,启示是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防止被花言巧语所蒙骗。后引申为反复无常,谴责那些说话办事不负责任的人。
原文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毕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列子·黄帝》(后被《庄子·齐物论》所引用)
出处
传说最早见于郑国思想家列御寇列子)的一则寓言。后为《庄子 齐物论》所引用: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译文
宋国有个养猕猴的人,(他)爱猕猴。(他所以)养了成群的猕猴,能理解猕猴的意思;猕猴也懂得狙公的心意。(狙公)节省家人的口粮,(以此)满足猕猴的食欲。不久缺少粮食,要限制他们的食量。恐怕猕猴们不听从自己的,先欺骗他们说:“给你们橡子,早上三个,下午四个,够了吗?”所有的猕猴们都跳起来发怒。他不一会儿又说:“给你们橡子,早上四个,下午三个,够了吗?”所有的猕猴们都趴在地上表示高兴。
注释
狙公:好养猴子的人
赋:给于,这里指喂养
损: 减少
欲: 食欲
匮: 缺乏
诳: 欺骗
芧: 橡子,橡果
暮:傍晚
皆:全,都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启示
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防止被花言巧语所蒙骗。后引申为反复无常,谴责那些说话办事不负责任的人。
典故
这就是成语“朝三暮四”的典故及其由来。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26 17:56
目录
概述
原文
出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