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养狙》是元末明初文学家
刘基创作的一篇
寓言。这篇寓言讲述养猴子的人残酷剥削猴子,猴子觉醒后群起反抗的故事,揭示了靠权术奴役百姓而不讲法度的人迟早要遭到反抗并必然灭亡的道理。全文语言简练古朴,与主题相映生辉,耐人寻味。
作品原文
楚人养狙⑴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⑵,使老狙率以之山中⑶,求草木之实⑷,赋什一以自奉⑸。或不给⑹,则加鞭箠焉⑺。众狙皆畏苦之⑻,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⑼?”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⑽?”言未既⑾,众狙皆寤⑿。
其夕⒀,相与俟狙公之寝⒁,破栅毁柙⒂,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⒃。
郁离子曰⒄:“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狙(jū):猕猴。
⑵部分:部署分配。此处指分派。
⑶之:到。
⑷求:寻找。此指采摘。
⑸赋:征收。什一:十分之一。
⑹或:有的(猴子)。
⑺箠(chuí):用鞭打,名词作动词。
⑻畏苦之:对(这种生活)感到很苦。
⑼树:种植。与:同“欤”,吗。
⑽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假:借用,借助。为之役:被他奴役。
⑾既:完。
⑿寤:同“悟”,领悟到。
⒀其:那个。
⒁相与:一起。俟(sì):等候。
⒂柙(xiá):关兽的木笼。
⒃卒:终于。馁(něi):饥饿。
⒄郁离子:刘基隐退青田山时自取的笔名。
⒅术:权术。道揆(kuí):道德准则。
白话译文
楚国有个以养猕猴为生的人,楚国人叫他“狙公”。每天早上,他一定在庭院中分派猕猴工作,派遣老猴率领其它猴到山里去,摘取植物的果实,并取十分之一的果实来供养自己。如果猕猴不给狙公,狙公就会生气地鞭打它们。猴子们都害怕,谁也不敢反抗。
有一天,有只小猴问它的同伴说:“山上的果子,是狙公的吗?”众猴说:“不对,果实是天生的。”小猴又问:“那是不是除了狙公,谁也不能去摘吗?”众猴说:“不对,谁都能去摘。”小猴又问:“既然这样那么我们为什么听从他并要被他差使呢?”话还没有说完,猴子们全都恍然大悟。
那天晚上,众猴一起等到狙公睡着的时候,打破栏杆捣毁笼子,拿走狙公平日积存的果实,手拉手逃入山林,不再回来。狙公最后因为饥饿而死。
郁离子说:“世上那种凭借权术奴役人民却没有法度的人,不就像狙公吗?只因人民昏昧尚未觉醒,才能让他得逞,一旦有人开启民智,那他的权术就穷尽了。”
创作背景
《楚人养狙》当作于元末农民起义运动风起云涌之际,当时刘基已经预见元朝政权必然走向灭亡,于是创作了这篇寓言。这篇寓言是对庄子寓言《狙公赋芋》的化用和发展。《
庄子·
齐物论》云:“狙公赋芋,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大意是宋国有个很喜欢猴子的人,家中养了一大群猴子,人们叫他为狙公。狙公发现家中的粮食快被吃完了,便准备减少供给猴了的口粮,但又害怕猴子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说:“给你们的栗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够吃了吗?猴子们听了,都站了起来,异常恼怒,过一会儿,狙公改口说:“给你们的栗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足够吃了吧。“猴子们听了,十分高兴。庄子讲这个故事是想说明事物本身是没有分别的,之所以喜怒是因为自身的原因而非外物。在庄子这则寓言里,众狙的愚味喻指百姓的愚味,国人没有“人”的意识,至多不过是统治者手里的玩物与工具。刘基取材于庄子之寓言,却反其意而用之,创作了这篇新的寓言。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楚人养狙》为一则寓言。它通过众狙反抗狙公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歌颂了人民的反抗行动,揭示了不劳而获的剥削者,压迫者的应有下场。作为寓言,《楚人养狙》包括寓言故事和教训两个部分。
这篇寓言故事分三个层面。第一层写狙公对猴子的剥削和压迫:“赋什一以自奉。”这是不劳而获,亦即剥削行为。“鞭箠”则是压迫。在这种情况下,猴子们都害怕狙公,虽以摘取果实为苦事,但不敢不依从。这是压迫的表面效果。第二层交代故事的发展。这一层逻辑十分谨严,小猴子提出的第一、二两个问题可谓前提,第三个问题属于结论。前提和结论之间,有着合理而又深刻的同一性和必然性。作者故意让小猴子提出问题,一方面寄寓着老猴子麻木不仁、因循保守,小猴子思维敏捷、无所顾忌的用意;另一方面,又暗含着对于残剥削和压迫,连入世不深的小猴子也认识得一清二楚的内涵。这两个方面,相反相成,互为补充。作者在这一层中,着重从揭露剥削的角度进行思辨和启迪,从而增加了故事内涵的深刻性。第三层叙述故事的结果:众狙相携入山不返,狙公卒饿死。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刘基的笔下众狙不再盲从,并非愚昧,它们有了自己的思索与追求。作品的第一层交代的“弗敢违也”,实际上并不是压迫和剥削的必然后果,而是暂时现象。被剥削、被压迫者一旦觉醒,就必然会产生像第三层所叙述的反抗行动。
这则寓言给予统治者的教训是深刻的,它不是一般的哲学道理和道德理念,而是带有锋芒的政治主张。寓言的实质是刘基赋予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地位与价值,体现了刘基对人的尊重,对自我的尊重。作为元王朝残酷统治的目击者,刘基的这则寓言,带有极大的现实针对性。它实际上变成了元王朝覆灭的预言。
就形式而言,《楚人养狙》中的寓言故事有三个特点。其一是通俗生动,新鲜活泼。寓言实际上是一种比喻,而寓言故事则是比喻中的喻体。因为蛮横无理地奴役百姓,势必激起反抗的道理比较抽象,直接陈说又很可能遭到封建统治者的镇压,所以作者引譬设喻,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虚构了猴子造反的故事,给抽象的道理描绘了一幅形象的图画。其二是故事简短紧凑,纯用作者的叙述和议论,不作细致的描绘,也没有直接的抒情。俄国寓言作家陀罗雪维支曾经说:“寓言是穿着外衣的真理。”真理犹如人体,作为外衣的故事必须合身。又因它旨在解剖和评判生活,所以并不需要对形象作细致描绘。其三是作品紧紧抓住生活的特征,把它放大,进行艺术的夸张。生活中存在着压迫就有反抗的真理,作者就设计了一群受压迫的猴子,这些猴子有组织,会说话,能思考,甚至还会出谋划策,采取巧妙的报复行动。这是拟人的写法,艺术的夸张。但这样的夸张又完全符合现实人生的情理。
名家点评
中华女子学院教授田南池《明代散文选译》:这则寓言的开场与结尾的极富戏剧性的。狙公由最初的牢牢掌握主动权,到最后的饿死家中,关键的因素是众狙的觉醒和抗争。全文篇幅虽短,读者从狙公与众狙的命运和地位所发生的变化中听到历史发展的脚步和节奏。
作者简介
刘基(1311—1375),明朝军事谋略家、文学家。字伯温,处州青田南田(今浙江省文成县南田镇)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元文宗至顺四年(1333)进士,官至行枢密院经历,为执政者所嫉,弃官隐居青田山中,著《郁离子》以见志。元至正二十年(1360),被朱元璋聘至应天(今南京)参加农民起义军。参与军机八年,被认为有建策之功。明朝建立后,官至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后遭诬陷,忧愤成疾,于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病逝。有《诚意伯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