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论体系研究》旨在与中国现行《刑法》良好契合,而建构了“两要件二阶层”犯罪成立模型。传统犯罪构成理论自20世纪50年代初由苏联引入,当时我国尚未制定刑法典(新中国第一部《刑法》于1979年制定)。《犯罪论体系研究》遂以1997年修订的现行《刑法》为标的,以《宪法》的保障人权条款、党和国家刑事政策为指导,构建新的犯罪论理论体系,为司法者评判犯罪提供了便捷的理论模型。“两要件”理论与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乃至国际刑法的犯罪成立理论吻合,因而新理论模型有利于中国刑法理论与国际社会的对话、交流。《犯罪论体系研究》且以新视角评说“持有型犯罪”“
期待可能性”“超规范出罪事由”等争论不休的刑法学命题。
《犯罪论体系研究》亦借鉴英美法系、大陆法系犯罪论体系之合理因素,以解读我国《刑法》总则的犯罪概念为逻辑起点,改造犯罪客体范畴、引入出罪机制,而构建了所谓“两要件二阶层”犯罪成立模型,进而重新建构犯罪论体系
于阜民,吉林四平人,法学博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
中国犯罪学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公共管理实务专家委员会成员、
山东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曾追随龙斯荣教授研习民商法,获法学硕士学位,又师从王牧教授研读刑法,获法学博士学位。大学毕业即留校作助教;任刊社法学编辑7年;而萌生研究部门法先行司法实践之奇想,遂辞去公职,专职律师执业10年,头衔一级律师(本系列最高职称),两度赴美国为中资公司作海外投资法律顾问,经司法部、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授予
证券从业资格。1997年重返高校,2011年再赴美国作访问学者。研究领域涵括中国刑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国际刑法。曾于《中国法学》《
中国刑事法杂志》《中国审判》《中国律师》《人民检察》《法学研究》(韩国)等法学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专利权的刑事保护》(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版),主编《刑法学》(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2013年第2版)。治学情趣广泛,30年前曾发表哲学论文、科幻小说、摄影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