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补乡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下辖乡
特补乡(已撤销),隶属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地处普格县城西北部,东与洛甘乡马洪乡为邻,南连大槽乡,西接螺山镇以则木河为界,北与特尔果乡接壤,行政区域面积63.35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民国属吉色、阿洛二黑葬奴隶主。
1952年,设阿果乡。
1957年,更名特布勒乌乡。
1960年,属红光公社田坝、大槽2大队。
1961年,析置田坝乡。
1973年,改为特补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2021年1月,撤销特补乡和洛甘乡,将原特补乡和原洛甘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螺髻山镇管辖,螺髻山镇人民政府驻德育村5组1号。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特补乡辖庙子湾、特补乃吾、胜利、甲甲沟、红岩5个行政村;下设28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特补乡下辖5个行政村:庙子湾村、特补乃乌村、胜利村、甲甲沟村、红岩村,人民政府驻庙子湾村二组。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特补乡地处普格县城西北部,东与洛甘乡马洪乡为邻,南连大槽乡,西接螺山镇以则木河为界,北与特尔果乡接壤,行政区域面积63.3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特补乡地形略为东北高、西南低。
气候
特补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雨热同季,日照充足;多年平均气温15℃,无霜期年平均29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288.6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
水文
特补乡境内河道属则木河水系,则木河自甲甲沟村人境,由北向南,境内河道全长14.4千米。
自然灾害
特补乡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干旱、强降雨、冰雹、低温等。
自然资源
2011年,特补乡有耕地面积6829.9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特补乡辖区总人口632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76人;总人口中,男性3207人,占50.7%;女性3117人,占49.3%。
截至2017年末,特补乡常住人口为5671人。
截至2018年末,特补乡户籍人口为7756人。
截至2019年末,特补乡户籍人口为7651人。
经济
2011年特补乡,农业总产值1598万元;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养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597吨,其中水稻478吨,小麦390吨,玉米318吨,荞麦139吨;特补乡主要经济作物为烤烟,2011年,烤烟种植面积3800亩,产量1万担。
特补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2011年,生猪饲养量10281头,年末存栏4783头;羊饲养量17509只,年末存栏10398只;家禽饲养量1.4万羽。
截至2011年末,特补乡商业网点21个,职工25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21万元,比上年增长13.6%;城乡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18万元,比上年增长2.7%。
2011年末,特补乡农村信用社各类存款余额1072万元,比上年增长21%;各项贷款余额83万元,比上年增长2.6%。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特补乡有小学2所,在校生803人,专任教师3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特补乡有村活动中心5个;有图书室3个,藏书0.5万余册。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特补乡有医疗卫生机构1个;病床3张,固定资产总值10.2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人;2011年,特补乡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27人次。
社会保障
截至2011年,特补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26户,人数352人,支出23.3万元,比上年增长11%,月人均55元,比上年增长7%;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9人,支出1.3万元;农村医疗救助64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8人次,共支出9.3万元,比上年增长15%。
特补乡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4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2.4万元,比上年增长5%;年末,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317人,参保率31%。
邮政电信
2011年末,特补乡移动通信信号覆盖全境。
交通运输
2011年,特补乡通乡柏油路长1.9千米;通、组公路总长25千米。
历史文化
特补乡特补,彝语,意为松树多的地方,原名田坝,因公社驻地为沟坝,田多地少,得名田坝,地名普查时,田坝在州内重名,更名为特补。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22 16:36
目录
概述
建置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