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女与羊群(Shepherdess and her Flock):1864年
米勒以这幅画参加法国巴黎沙龙美展,获得极高的赞誉。这幅画无论是色彩,还是牧羊女形象都处理得比较细致、统一、和谐。抒情的忧郁,加强了全画的感人力量,真实感加强了全画的乡土气息。在这幅画中,画家捕捉了一个十分抒情的牧羊生活场面(天空、草原、羊群、祈祷着的少女):高高的地平线,平坦与辽阔无垠,牧羊女披着旧毛毡披肩,围着红头巾,孤独地与羊群为伴……这个头上包着暗红色绣花毧帽,身上披着厚重毛毡的牧羊女,背对着羊群与彩霞,兀自编织着手上的毛线衣,她微躬的身影与专注的神情,宛如祷告般的虔诚。
作品赏析
米勒的《牧羊女与羊群》虽然不能够归为人物肖像,但是,由画中的牧羊女却可以看出时代和艺术风格的演进。
一个乡村牧羊女,站立在草原的旷野中,默默在祷告上帝赐予一天的平安生活。安贫乐道,是法国农村宗法生活方式的精神支柱,它受到宗教观念的长期约束,这是劳动者的基本品质。这种观念的形成,与世世代代在土地上勤耕细作的操劳生活所养成的品格有着密切的关系。米勒由于自身的体验,感受到这种品格的可贵性与可悲性。
在这幅画中,为了展示农村妇女的日常劳动生活,画家捕捉了一个十分抒情的牧羊生活场面(天空、草原、羊群、祈祷着的少女):高高的地平线,平坦与辽阔无垠,牧羊女披着旧毛毡披肩,围着红头巾,孤独地与羊群为伴。这个头上包着暗红色绣花毧帽,身上披着厚重毛毡的牧羊女,背对着羊群与彩霞,兀自编织着手上的毛线衣,她微躬的身影与专注的神情,宛如祷告般的虔诚。这幅画无论是色彩,还是少女形象都处理得比较细致、统一、和谐。真实感加强了全画的乡土气息。
《牧羊女与羊群》其实融合了《拾穗》和《晚祷》的长处:低头祈祷、感谢上苍赐予她工作机会的牧羊女,和其他画作同样都包涵着农民单纯的心与虔诚的宗教情怀。
牧羊女站在落日余晖里,虽然因为逆光,脸部和身体比周围的景色、羊群都要昏暗一些,但是,米勒流畅色彩,把因为生活压力而不得不微微伛偻的牧羊女身躯,描绘得像是一座矗立在大地上的雕像,让人们很难不多看几眼;尽管她的衣衫褴褛,神情也很疲惫,但在米勒眼中,她和其他的农民都是“日复一日劳动,来养育这伟大民族、来缔造这美丽国家”的英雄,有一种平凡的诗情画意。
有人说那个虔诚的牧羊女就是米勒,或者说是他的精神化身,贯穿终身的是作者自己对大地、对自然的虔诚。忧郁悲切的牧羊女,在夕阳的余辉中,站立在旷野上,似乎在默默的祷告着。米勒由于自身的体验,感受到贫苦劳动者的辛酸与痛苦,所以他以悲悯和同情的心态创作了这幅画。
全画洋溢着宁静安祥的和谐之美。年轻的牧羊女站在羊群的前方,戴着红帽,披着羊毛短斗篷,低着头正在打毛线。她独自一人领着羊群,站在萧瑟、阴暗、单调、平坦的旷野中,一望无际的草原一直延伸到远处天地相会的地平线。
这幅风景画的准确及其淡淡愁绪令人击节叹赏。牧羊女身后的羊群聚拢在一起,将夕阳余晖反射成波涛起伏的光点。简单的场景更能反映出画家炉火纯青的功力:完美的构图、巨细靡遗的细节(如牧羊女脚边散布的小花),人们再一次看到蓝、红、金黄色组成和谐完美的画面。
“农民画家”米勒从小就看着农民在近乎不人道的严格劳动中求生存,因此,当他在眺望自然时,也毫不忽略在自然中与大地结合为一的人类。与荷兰风俗画相比较,在这幅画中毫无任何戏剧性的偶发事件,唯有暮色中成群的羊儿和低首祈祷的牧羊女。乍看之下显得随意的构图法,透过深沉的暮色实更加深了画面的静谧气氛。
绘画语言
《牧羊女与羊群》是米勒的经典油画作品之一。美不在于画面所描绘的东西,而在于艺术家必须满怀感情反映所见到的东西。此画蕴含着米勒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激之心。画家如实的描绘着大地上的劳动者、羊群、星点的村落、阳光。米勒对农村生活有着深厚的感情,因为他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早起晚归。生活中的米勒一定是虔诚的,对生活充满期待与向往的,所以在米勒的画中展现的农民形象总是充满质朴与善良。在这幅画中,牧羊女佝偻的动态、专注的形象类似于低头祷告时的神态。米勒有意捕捉到这样一个场景,既体现出画家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也体现出画家的悲悯的情怀以及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米勒对劳苦农民是充满同情的,画中的主人公衣衫褴褛,在夕阳的余晖中透露出点点忧伤。
从画面的构图来看,牧羊女与地平线形成十字架式的构图。并采取黄金分割法,结合点、线、面手法。把画面的重心设置在画面中央略偏离一些的地方,让牧羊女处于画中的黄金分割点。使人们的视觉重心由牧羊女到羊群、旷野最终转到牧羊女身上,更加突出了牧羊女的主体地位。画中特意点缀了一只小狗,使沉闷的气氛中增添了些许活力与动感。远处的田野边缘以线的形式穿插在画面中,增强了画面的连贯性。这条线又把整个草原与天空分割成了两个不同大小的面。羊群在旷野中组成一块更小的面,使这幅画丰富而又具体。牧羊女的身后是开阔的原野、广阔的天空,天地间只有她一人,形单影只。画家特意把地平线安排的很低、草地平坦而空旷。画面的视线压低让观众有种亲切感,身临其境感,也更加烘托出牧羊女的孤单,以及环境的寂静。
这一时期,巴比松画家对光与色的描绘正处于求索阶段。米勒为
巴比松画派成员之一,也在反复的尝试中。《牧羊女与羊群》中,画家采取逆光的手法,牧羊女背着光的站在草地上,宛如一尊雕像。在色调处理上,旷野及羊群、牧羊女的受光面为暖色,小狗和羊群、牧羊女的背光面为冷色,冷暖互补形成强烈对比,明暗对比强烈。这已是下午时分,太阳正被乌云遮挡着,透出些许余晖。整幅画以暖色为主色调,天空与旷野的色彩相互呼应,浑然一体。在绘画中讲究色彩的变化中有统一,统一中有变化。
李松石在谈到色彩的心理平衡时曾说:“牧民虽驰骋在绿色的草原上,但却并不感到满足,因为这个绿色太多了而成为单调,于是在服饰上,在马儿身上,在蒙古包里将各种色彩点缀起来,用以消解这种由无尽头的统一色彩而引起的单调。”
从空间处理上来看,画家有意把旷野中的小径设置成左右两边向中心略微倾斜,形成以中心为出发点的射线状,产生空间透视。画面近大远小,近实远虚,富有节奏。近处的牧羊女、羊群是描绘的具体些,远处的羊群、田野描绘的相对粗略些。云彩、处于受光面的物体描绘的细致些,物体的背光面描绘的简单、粗糙些。画家多样的表现手法,使画面总体的明暗、虚实达到平衡。画家用地平线把整幅画分成黑、白两大块。其中旷野上物体及人物的背光面、旷野上物体及人物的受光面、天空分别看做三大层次,即:黑、白、灰。画家通过不同物体面积大小的组合,黑白韵律构成画面的节奏。
现实主义者的目标是要去转译他自身那个时代的风格、思想及面貌于他的艺术当中。在米勒的作品中,表现出的形象真实生动,憨厚亲切,没有丝毫矫揉造作,却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与现实生活的真实感。米勒的作品透露出浑厚、朴实、粗拙。
画作背景
19世纪的法国,社会动荡不安,政权更替,战争频繁,都市化与工业革命带来许多社会问题。米莱在巴黎生活了十一年,亲历了城市生活的贫困,社会的动荡不安和战争的残酷。1849年,他决定终生定居于巴比松乡村。从而开始了他伟大的农村系列画创作。
米勒从 1862 年开始构思这幅牧羊图的创作。根据宋思尔(Alfred Sensier)的说法,虽然米勒未曾向任何人提及此事,但是“这件作品全盘占据了他的思维”。
1848年发生的巴黎革命风暴,也把米勒席卷进去。他也曾执枪参加街市的战斗,但这个人道主义者本质上是与暴力、流血斗争格格不入的。革命使沙龙从官方手中解放出来了,米勒的新作《簸谷者》可以和
库尔贝枫丹白露住进一家小旅店里,再迁到
巴比松村。此后,他一直定居在那里。
米勒定居巴比松之后,第一幅作品是著名的《
播种者》。这幅画他是在冲动与激情中完成的,后来发现画布太短,人物又得重画,重新打轮廓。这时他所见的一切使他产生了热情。在初期阶段,他每天可以连续几个小时热情作画。他与另一位定居巴比松的画家
卢梭拾穗者》、《
剪羊毛》、《
接枝》及这一幅《牧羊女》等等。
艺术评价
《牧羊女与羊群》完成后在1864年的法国巴黎沙龙展公开展出,获得极高的赞誉。结果博得观众一致的好评,展场上佳评如涌,“精致优美”、“旷世杰作”等赞美之声不绝于耳,后来,法国名作家兼权威艺评家高帝耶(Théophile Gautier)也称赞它是“一幅完美的画”。
这幅画无论就色彩,还是牧羊女形象都处理得比较细致、统一、和谐。抒情的忧郁,加强了全画的感人力量真实感加强了全画的乡土气息。这幅画意外地让米勒在官方展览中获得一致的好评,也许正因为画面上所捕捉到的“真实”,米勒的作品也超越时代深深地感动后人。
米勒因为这幅画而得奖,原本对米勒作品兴趣缺失的法国政府想要购画却迟了一步,因为米勒已经答应要卖给保罗·特斯(Paul Tesse)。《牧羊女与羊群》和大部分巴黎奥塞美术馆珍藏的米勒作品一样,都是来自巴黎富商索夏尔(Alfred Chauchard)的遗赠。
构图技巧
《牧羊女》全画场景简单,令人赞赏的构图与画家对巨细靡遗的细节观察,并再次以红、蓝、金黄色组成和谐而完美的画面。
构图中心
构图必须有个中心,必须确立画面的主宾关系和“趣味”。这个地方也就是画家着重考虑的地方。位置,是画面中各个形,体,色的部位。按构图学的说法,应将画面的重心设置在画面中央略偏一些,即按黄金律分割后的交叉之处。它与画面的几何中心不同从几何上来讲,“米”字交叉点就是其中心,而构图的形式中心往往布置的略偏离些,或上下或左右。
米勒的《牧羊女》,画面中做晚祷的牧羊女位于黄金分割线上,所以格外突出。当画面上的物体趋于简洁时,该物体会显得突出。譬如,当画面上出现一个苹果时,这个苹果无论在任何位置都会成为画面的视觉中心。当画面上出现两个苹果时,处于中间位置的苹果成为视觉中心。这是人的视觉心理所决定的。中心部位是刺激人们视觉的主要部位。当画面中间有三块面积相同的长方形,也是接近画面中心部位的那块最显眼。所以《牧羊女》中牧羊女的形象成为了构图的视觉中心。
突出指向性
构图中,线或者形应向主体物集中,由于这些线和形的指向作用,会使主题形象得到突出。如果在一幅画中两根竖线的大小,位置一样时,它们处在同等的地位。但当人们用一些线集中于某一点竖线时,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集中的那根竖线,成了画面的交点。线越集中,指向越多,构图的主体形象会越突出。因为直线指向了一个点,因此产生了视觉停顿和警惕。
《牧羊女》中羊群的形象成三角形像密密麻麻的线指向远方的夕阳,米勒很好的利用了光线和视线的呼应。人们首先会注意到牧羊女,然后是身后的羊群,再由羊群整体呃形状通过边缘线的形状将视线从平坦与辽阔无垠的旷野引导到远处的明亮的地平线和夕阳。
黑白灰平衡
很容易看出《牧羊女》的画面中,被地平线分成了大黑大白两块。黑重,灰稳,白轻,通过面积,位置和形状平衡画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黑与白色块的并置,具有强烈的对比作用。一幅画面中,牧羊女的头部和背后的彩霞应该是画面中对比最强烈的地方也是整幅画面刻画最细致的部分,其他的要从属于最强者。然后羊群,土地把他们安排在相应的黑白灰色阶上,一方面依照形象,景物所需的色调,另一方面依照整个画面的黑白韵律,从而达到了具有很强形式美的艺术效果。
总结:米勒从1862年开始构思这件牧羊图的创作。根据宋思尔(Sensier)的说法,虽然米勒未曾向任何人提到这件事,但是,这件作品全盘占据了他的思维。《牧羊女与羊群》完成后,在1864年的沙龙展公开展出,结果博得观众一致的好评,这是米勒第一件受到公众认可的作品,展场上佳评如涌,包括「精致优美」、「旷世杰作」等赞美之声不绝于耳。艺评家高帝耶也称赞它是「一幅完美的画作」。
画家简介
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 1814-1875年)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以表现农民题材而著称的现实主义画家。他创作的作品以描绘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为主,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他用新鲜的眼光去观察自然,反对当时学院派一些人认为高贵的绘画必须表现高贵人物的错误观念。
巴比松在当时还是一个埋没在石楠丛生的荒地和树林中间的小村落,没有教堂,没有墓地,没有邮局、校舍、市场或商店,甚至也没有一家小酒店。无论什么东西都得到附近的谢利村去买。除了早已在那里的几个当时还不知名的画家外,没有游客。居民大都是伐木者和穷困的劳动者。定居在那里的米勒,过着那种一半是艺术家,一半是苦行僧般的生活。米勒曾住在伐木人住的一间阴暗、低矮而又寒冷的房子里。只是在若干年以后,艺术家增加了许多,但生活的艰辛仍然如故。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他描绘出很多传世作品。
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 (1814-1875年) 是19世纪法国杰出现实主义画家,以描绘农村主题见长。米勒出生于诺曼底的一个农民家庭,在瑟堡接受了最早的艺术启蒙教育。1873年,他来到巴黎,受教于德拉罗什画室,并在卢浮宫研究学习历代大师的作品。1848年,他的作品《簸谷者》在沙龙展出。1849年,他定居于巴黎东南郊外的巴比松农村。在以后的27年里,他创作了一系列以农民的生活和劳动为主题的作品。代表作品有:《播种者》、《拾穗者》、《晚钟》、《喂食》、《慈母的爱》、《倚锄的人》、《牧羊女》等。
米勒在“巴比松画派”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力。他的艺术语言承继了西方艺术的传统,尤其受曼特尼亚、普桑和米开朗基罗的影响甚大。其画风凝重质朴,造型简约。
米莱的作品完全不合乎当代巴黎城市文明的欣赏趣味。他的作品中,却有众多引人注目的妇女形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妇女往往被置于一个劳动的场景中。她们总是以女主人的身份,带着手头上正干着的活儿出现在画面上,或劈柴、挑水,或牧放牛羊,或编织手工……没有坦露的粉色肌肤,没有矫饰的欢颜,却十分真实感人。她们的出现常常使画面充满温馨有序的家庭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