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地理学界最重要的出版物之一,广泛地展示了该领域近年来最优秀的学术成果。它汇集世界上40多位广为认可的著名地理学家和经济学家,界定了经济地理学这个生机勃勃的交叉学科的范畴,讨论了其发展状态和前沿领域,为今后一个时期该学科的发展确立了研究议程。
内容简介
作者们提出,伴随近20年来的经济全球化,西方经济地理学正处于一个思维变革和快速成长时期,充满着各种具有深远意义的思维争辩。其中涉及了现实经济生活中一些最重要的问题,如经济变化的驱动力、全球化中地方之作用、区域的成长与衰落、地方创新系统、经济系统的空间重构、全球经济变化中的环境管制等。总体上,《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1)捕捉和梳理了这个学科当前的主要研究脉络和相关争论;(2)突出其交叉学科的特性,展开了不同学科在此领域的对话与交流;(3)通过阐述其主要研究脉络和议题,定义了这个研究领域的范畴。就其结构而言,《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包括了研究视角、全球经济一体化、公司战略与区位、创新的地理、地方性与差异、全球变革等6大部分,共34章,几乎涉及了目前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中所有前沿议题,其中不少议题国内学者知之尚少。
图书目录
中文版序
前言
致谢
主编
作者
引言
第一章 经济地理学:转变与成长
第二章 经济地理学:伟大的半个世纪
第一篇 理论视角
第1部分 勾绘领域
第四章 管制研究
第2部分 分析框架
第五章 城市与区域增长的新经济学
第六章 地理学还是经济学?空间、时间、相互依赖和经济人的概念
第二篇 全球经济一体化
第3部分 投资与贸易
第七章 国际投资地理学
第八章 全球化、本地化与贸易
第4部分 发展与欠发展
第九章 气候、临海性和发展
第十章 大桌布:面包和黄油政治及食物和贫困的政治经济学
第5部分 金融资本
第十一章 国际金融监管
第十二章 金融与区位
第三篇 企业结构、战略与区位
第6部分 竞争、区位与战略
第十三章 区位、集群与公司战略
第十四章 地方与流动:国际投资的定位
第十五章 零售资本的全球化——经济地理的研究主题
第7部分 重绘企业
第十六章 时间与空间管理
第十七章 公司形式与空间形式
第四篇 创新的地理
第8部分 国家与地方化学习
第十八章 主权国家和经济发展:从国家生产系统到国家知识创造和学习系统
第十九章 区位与创新:创新、溢出和集聚的新经济地理
第二十章 长期区域变化中的重构与创新
第二十一章 产业区:马歇尔等人的贡献
第二十二章 创新网络、区域和全球化
第五篇 地方性与差异
第10部分 劳动力与地方性
第二十三章 地方劳动力市场:本质、表现与管制
第二十四章 企业、工人与经济活动的地理集聚
第11部分 性别、种族与地点
第二十五章 女性主义者对经济的反思:性别的经济/经济的性别
第二十六章 美国大都市区的种族和经济隔离
第12部分 社区、政治与权利
第二十七章 精英权力、全球力量与全球—本地发展的政治经济学
第二十八章 实践中的经济地理:地方经济发展政策
第六篇 全球变革
第13部分 环境与管制
第二十九章 市场与环境质量
第三十章 环境创新与管制
第14部分 贸易与投资一体化
第三十一章 日本与东亚的自发一体化:发展、危机及其他
第三十二章 北美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三十三章 欧盟:超越国家经济空间的三角市场
第七篇 句号
第三十四章 潘多拉的盒子?经济的文化地理研究
人名对照表
主题词对照表
译者后记
作者简介
译者:刘卫东 等 编者:(英国)G.L.克拉克(Gordon L.Clark) (美国)M.P.费尔德曼(Maryann P.Feldman) (加拿大)M.S.格特勒(Meric S.Gertler)
高登·克拉克(Gordon L.Clark),是牛津大学地理系“麦金德”(Halford Mackinder)讲座教授和萨伊德商学院(Said BusinessSch001)董事,是位于英国牛津的圣彼德学院的兼职教授。他还在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卡内基·麦伦大学和莫纳士大学担任过职务,是
美国国家科学院(华盛顿)“安德鲁·麦伦学者”(Andrew Mellon Fellow)获得者。除了在这个领域发表了很多论文,他也出版了一系列经济地理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著作,包括最近出版的《养老金基金的资本主义》(Pension Fund Capitalism)、《全球经济中的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TheAsian NIEs in the Global Economy,与W.B.金合著)、《美国工业中的养老金和公司重构》(Pensions and Corporate Restructuring in American In-dustry)、《围攻之下的工会和社区》(Unions and Communities under Siege),以及《区域动力》(Regional Dynamics,与M.格特勒和J.怀特曼合著)。他目前的研究是泛欧养老金和金融服务的正在演化的单一市场。
马瑞兰·费尔德曼(Maryann P.Feldman),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策研究所研究员。她在《
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经济学与统计学评论》(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欧洲经济评论》(European Economic Review)和《产业与企业变化》(Industrialand Corporate Change)等杂志上发表了超过25篇的经济地理学论文。她的著作包括《创新地理》(Geography of Innovation)和《知识经济的创新政策》(Innova-tion Policy for a Knowledge-Based Economy,与A.林克合著)。她目前的研究集中在企业家精神和区域发展、演化中的产学关系,以及
科学技术政策。
默瑞克·格特勒(Meric S.Gertler),是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加拿大研究的“高德林”(Goldring)教授、地理和规划系教授和国际研究中心成员。他在牛津大学和位于加的夫的威尔士大学担任过访问职务。他的著作包括《区域动力》(Regional ynamics,与G.克拉克和J.怀特曼合著)、《全球竞争的新纪元》(The New Era of Global Competition,与D.德拉奇合著),以及《制造业文化》(Manu facturing Culture)。此外,他还是《经济地理学》(The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的创刊副主编。他目前的研究集中在制造业技术和劳动实践的跨地区和跨国转移,创新的区域和国家体系,以及欧洲和北美的经济重构。
编辑推荐
《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当代地理科学译丛·学术专著系列
媒体推荐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进程,那些曾经对理解20世纪经济区域化和贸易有指导意义的旧思想已经被新的理论机器所取代。《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对这个新的理论机器做了综合性的介绍,它对于高年级本科生、低年级研究生以及那些曾基于传统知识的教师是无价之宝……是对这个位于地理学和经济学交叉之地的、快速演化的学科领域非常重要的和综合性的介绍。”
——布瑞恩·贝里(Brian J. L. Berry)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Dallas)政治经济学院教授
“这是一本杰出的和急需的文集。它将对广义的社会科学产生重要贡献,特别是地理学和经济学。主编们是在各自研究方向上有着崇高声誉的学者,而作者们也都是这个领域的杰出人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主编们不但吸引了顶级经济地理学家,而且还吸引了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使这本书确确实实是独一无二的和弥足珍贵的。”
——理查德·弗劳瑞达(Richard Florida)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书中充满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经济地理学发展方向、领域、特性等问题的思辨和评论。主编和作者们的目的不是形成一本系统的关于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理论和方法的专著,而是提供一个关于经济地理学发展状态、
前沿领域和研究方法的讨论平台及今后一个时期该学科发展及研究议程的论坛。对于一系列前言领域和重要议题,作者们的看法有分歧,但并不是以专业和学科为基础的。这可能是一种追求真实的科学精神。”
图书序言
对国外学术名著的移译无疑是中国现代学术的源泉之一,说此事是为学的一种基本途径似乎并不为过。地理学界也不例外,中国现代地理学直接就是通过译介西方地理学著作而发轫的,其发展也离不开国外地理学不断涌现的思想财富和学术营养。感谢商务印书馆,她有全国惟一的地理学专门编辑室,义不容辞地担当着这一崇高使命,翻译出版的国外地理学名著已蔚为大观,并将继续弘扬这一光荣传统。但鉴于以往译本多以单行本印行,或纳入《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之类,难以自成体系,地理学界同仁呼吁建立一套相对独立的丛书,以便相得益彰,集其大成,利于全面、完整地研读查考;而商务印书馆也早就希望搭建一个这样的平台,双方一拍即合,这就成为这套丛书的缘起。
为什么定位在“当代”呢?可以说出很多理由,例如,当代著作与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关联最紧,国外当代地理学思想和实践日新月异,中国地理学者最需要了解国外最新学术动态,如此等等。至于如何界定“当代”,我们则无意陷入史学断代的严格考试中,只是想尽量介绍“新颖”、“重要”者而已。编委会很郑重地讨论过这套丛书的宗旨和侧重点,当然不可避免见仁见智,主要有以下基本想法:兼顾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优先介绍最重要的学科和流派,理论和应用、学术专著和大学教材兼而有之,借此丛书为搭建和完善中国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助一臂之力。比较认同的宗旨是:选取有代表性的、高层次的、理论性强的学术著作,兼顾各分支学科的最新学术进展和实践应用,组成“学术专著系列”;同时,推出若干在国外大学地理学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影响较大、经久不衰的教材,组成“大学教材系列”,以为国内广大地理学界师生提供参考。
图书后记
将所有译稿交付出版社之际,我的心里和肩上轻松了许多。这件看似轻松的工作竟然持续了两年多,这是我着手这项工作之初所没有想到的。其中的原因之一是我日常工作之余的时间并不充裕,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这项工作的难度。首先,我的英语水平尚不足以轻松应对原著的英文;其议题之繁多和抽象程度是我所读过的经济地理学文献中比较少见的。其次,本书由4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学者撰写而成,英文写作风格大相径庭,这使原汁原味地反映每一位作者的思维具有相当的难度。第三,本书主要讨论了当代西方经济地理学主流脉络的前沿议题,对于那些我们缺少理论及知识积累的部分,其翻译是相当辛苦的。现在看到这部译稿的完成,我本人感到十分欣慰,有如登山之感。当然,我非常清楚,虽然我们尽了力,但翻译中还是会有为数不少的错误、漏洞和其他不完善之处。在此,我代表所有译者请求读者们原谅,并请大家不吝赐教,指出我们的错误所在,以便能够在适当的时候改正。
第一次见到这本手册的英文原著是2000年底,在
新加坡国立大学举办的“第一届全球经济地理学大会”上。当时它刚刚出版,
牛津大学出版社在会场举办促销宣传活动。第一眼见到它,便深深地被它吸引了:正是我所需要的、了解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案头之卷。此前在香港大学读博士期间我曾集中精力读了三年的英文文献,对西方经济地理学在汽车工业和经济全球化方面的研究略有所知,但每当我试图将自己所了解的研究与其他研究议题联系起来,以便得到一个更为清晰和广阔的图景之时,总是感到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