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樟芝(学名:Taiwanofungus camphoratus (M. Zang & C.H. Su) Sheng H. Wu, Z.H. Yu, Y. C. Dai & C.H. Su)是多孔菌目、台芝属真菌。一年生,无柄,木栓质至木质,紧贴着生长于木材表面。表面褐色至黑褐色,具不明显的皱纹,有光泽,边缘平而钝。菌肉两层,上层木材色,下层象牙色。初生时呈深红色,渐变为乳白色、淡褐色或淡黄褐色。子实体呈橙黄色到橙褐色不等,周边常呈放射反卷,并向四周扩展生长,呈半圆形或不规则形。
真菌学史
食用历史
牛樟芝在中国台湾有悠久的食用历史,最早记载是公元1773年(嘉庆年间),福建漳州中医师吴沙率领先民到中国台湾开垦宜兰,被称“开兰第一人”,吴沙的族谱上有一段记载吴沙当年对牛樟芝的描述:“樟芝须熬水蒸煑,滤其汁,久不生腐。”
据传,中国台湾早期的原住民因居住在偏远山区,交通不方便,医疗设施差,当原住民生病、食物中毒或酒醉时,都食用一种生长于牛樟树的菇菌(俗称牛樟芝)来治疗或解毒。约至1985年,牛樟芝实际传至平地,开始被广为食用并重视。
分类研究
1989年,中国台湾学者台北医学院苏庆华教授将一份采自中国台湾的标本寄往
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请
臧穆研究员帮助鉴定。作为灵芝科灵芝属(Ganoderma)的一个新种(Ganoderma camphoratum M. Zang & C.H. Su),臧穆和苏庆华于1990年将其正式发表,该种模式标本就保藏在KUN(KUN-HKAS 22294)。
1995年,Chang等据子实体性状、生长速度、孢子纤维结构等,将其定名为Antrodia cinnamomea T.T.Chang & W.N.Chou ( 标本号 TFRI 119) ,宿主为牛樟树。同时期有研究将沉水樟认作其宿主。1997年,吴声华等对标本HKAS 22294和TFRI 119再检验,订正为Antrodia camphorata ( M.Zang & C.H.Su) Sheng H.Wu,Leif Ryvarden &T.T.,并把1995年张东柱等定名的A. cinnamomea TT Chang &WN Chou划归为Antrodia camphorata的同义名,为学界广泛接受。
1997年,徐唯哲发现牛樟芝与Antrodia基因有差异性,但吴声华认为其分析的基因过于保守且种类不足、测序结果准确度低,结论可信度低。然而,2004年Chang等又提出恢复使用牛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学名的建议,争议再起。2004年,吴声华等对其LSH nuclear rDNA序列进行比对,认定牛樟芝应为单独一个属——台芝属Taiwanofungus,学名定为Taiwanofungus camphorates,牛樟芝分类及定名有了结论。
2005年,
台北医学大学郑可大教授分析牛樟芝与灵芝(赤芝)之基源,结果显示,
rDNA序列两者相似度只有63%,确定是不同的种。
形态特征
子实体
担子果多年生,平伏至平伏反转,有时具明显的菌盖,紧贴于基物上,新鲜时具苦味,软木栓质,干燥后变木栓质,平伏时长可达30厘米,宽可达20厘米,中部厚可达5厘米;菌盖近马蹄形,外伸可达4厘米,宽可达7厘米,厚可达3厘米;
菌盖表面红褐色至黑褐色,具同心环沟,光滑;孔口表面新鲜时鲑鱼色,干后变成淡黄色;不育边缘明显,与孔口同色,宽可达2毫米;孔口圆形或略圆形,每毫米4~6个;管口边缘薄,全缘;
菌肉新鲜浅黄色,软木栓质,干后变为浅黄色,木栓质,通常厚不到5毫米;菌管多层,与孔口表面同色或略浅,干后木栓质,长可达4.5厘米。
菌丝
菌丝系统二体系;生殖菌丝具锁状联合;骨架菌丝IKI+,CB+;菌丝组织在KOH试剂中膨胀。
菌肉
生殖菌丝较少,无色,薄壁,常分枝,直径为2.5~3.5微米;骨架菌丝占多数,无色至浅黄色,厚壁至几乎实心,弯曲,常分枝,交织排列,直径为3~4微米。
菌管
生殖菌丝在菌髓边缘常见,无色,薄壁,偶尔分枝,直径为2~3微米;骨架菌丝占多数,厚壁,弯曲,常分枝,交织排列,直径为2.5~3.6微米;子实层中无囊状体,具梭形拟囊状体;担子短棍棒形,具4个担孢子梗,基部具一锁状联合,大小为11~14微米×4~5微米。
孢子
担孢子窄椭圆形至圆柱形,略弯,无色,薄壁,光滑,IKI-,CB-,大小为(3.4~)3.7~4.5(~5)微米× (1.4~)1.5~2(~2.1)微米,平均长L=4.25微米,平均宽W=1.82微米,长宽比Q=2.34(n=30/1)。
分布范围
牛樟芝分布于中国台湾。
生长环境
牛樟芝生长于
牛樟(学名:Cinnamomumkanehirae)中空之内壁表面或枯死树干之潮湿表面,而牛樟生长于海拔600~2000米之阔叶树林地区。
台湾牛樟主要生长地区包括中国台湾的桃园的复兴乡角板山、苗栗县的南庄及三湾山区、台中县的东势林场、南投县的信义乡山区、嘉义县的阿里山山区、高雄县的六龟山区、台东县的六麻里及达仁乡山区、花莲县的玉里及富里山区。牛樟木质佳、味清香,过去是作为神明雕像的主要材料,其与其他樟科的区别部位在樟叶,牛樟叶背面光亮,而其他樟科叶背面呈粉绿,无光泽。
生长习性
牛樟芝产期为昼夜温差较大的5月至8月期间;气温较低时,尤其是冬季,几乎停止生长。牛樟芝菌丝生长缓慢,牛樟树段木接种后在25℃的培养室培养约1年,待牛樟芝菌丝进入木头内部后即可加湿使其出菇,菇体呈橘红片状或颗粒状,生长一年的片状菇体厚度约1厘米,生长2年的菇体可达到2~3厘米。
栽培繁殖
保护现状
种群现状
由于适宜牛樟芝生长的牛樟树数量稀少,牛樟芝生长速度十分缓慢,加之不法商人滥采,导致野生的牛樟芝资源稀缺。
保护措施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推动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重点任务:“开展岭南中药材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加强岭南中药材连作障碍的成因及其缓解技术研究,开展铁皮石斛、沉香、牛樟芝等生产技术研究,实现沉香结香、牛樟芝种植等技术突破。开展病虫草害绿色防治技术与示范应用研究,建立中药材病虫草害绿色防治技术体系和生态防治技术。开展化学农药与生长调节剂限量使用、农残代谢、重金属污染及其对药材质量与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形成中药材栽培中农药限量使用与重金属安全性评价技术体系。”牛樟芝作为岭南珍稀中药材,在中药材生产与示范、生产技术创新、生产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会得到逐步加强。
中国台湾为保护珍稀的野生牛樟树林,积极抓“山老鼠”,并给予重罚,“山老鼠”几乎绝迹。中国台湾规划将来永续发展牛樟芝产业,鼓励民间种植牛樟树。应市场需求,中国台湾很多生技公司已积极开发牛樟芝人工栽培法,包含牛樟树段木栽培法、其他树种段木栽培法、固态栽培法、液态培养法及皿培式培养法等。
主要价值
中国台湾及大陆的医疗界、相关机构进行的多项研究证实牛樟芝不仅对化学性引起的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抑制癌细胞生长,并且具有抗氧化、抗过敏、增强免疫力、降血压、降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这使得牛樟芝在医药行业、食品行业,甚至化妆品行业都具有极高的研究及生产开发价值。
营养成分
研究表明,牛樟芝的成分非常复杂,主要包含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大分子化合物,木质素、芳香族化合物等小分子化合物,萜类化合物,核苷酸类化合物,脂肪酸及脂肪酸酯等。牛樟芝中所含的活性成分包括三萜类、多糖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腺苷、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核酸和凝集素等,以三萜类、多糖类、腺苷及SOD为主。
药理功能
经过中国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数年研究,牛樟芝的显著功效逐渐被世人所熟知。结果表明,牛樟芝具有抗癌、保肝、抗炎、免疫调节和神经保护等药理作用。
扩展阅读
牛樟芝作为药用菌,在中国台湾地区已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台湾卫生福利部2014年发布一项草案《牛樟芝食品管理及标示相关规定》(部授食字第1031301232号),具体规定如下:一是食品使用牛樟芝为原料时,食品业者应提供原料详细加工工艺、规格及毒理试验报告等相关证明文件,销售前送卫生福利部备查。二是产品外包装应以中文加注“婴幼儿、孕妇、哺喂母乳者不宜食用”。三是外包装标示原料(子实体或菌丝体)及培养方式。
初期,大陆没有相关的标准及法规依据,随着法规的健全,牛樟芝在大陆的应用逐渐合法。2016年,中华海峡两岸牛樟芝产业发展协会委托许夏芬博士进行菌种及牛樟木的DNA鉴定、行业标准制定等项目,质量标准的制定工作由福建省食品药品质量检验研究院负责;安全性及药效研究工作由福建中医药大学相关部门负责。经与福建省食品药物监督局备案申请确认后,日后每批输入中国大陆的牛樟芝原料皆须由中华海峡两岸牛樟芝产业发展协会提供对照品(标准品)比对品及查厂、采菇的协助认证。2017年7月,国家公布新的《
中医药法》,对中药材的应用有了全新的规范,牛樟芝的应用进入新的里程碑;同年10月,台湾牛樟芝合法输入大陆标准制定完成,准予申报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