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子锣这种传统吹打音乐是湖北省的一个主要乐种,其乐种名称因地而异。有
新洲牌子锣鼓、鄂州牌子锣、下陆王寿牌子锣、黄州点子、竹山牌子锣等,它东起黄梅西至宜昌,几乎横跨湖北省。
牌子锣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根据民间传说和有关史料印证,它是由古代的
鼓吹乐演绎发展而来的。
鼓吹乐,始名凯乐,原本用于壮军容,表战功。西晋初年,文字家傅玄始著《晋鼓吹曲辞》,使鼓吹之乐开始有了词章,后应用益广。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太宗大宴群臣,尚书右仆射封奕德将“秦王破阵”乐用于席间演奏,并大进奉辞。太宗听后,却不以为然地说:“联虽以武功定天下,终将以文德绥海内,文武之道各行其时。”其后,遂令魏徵、虞世南、褚亮、李百药改制歌舞更名七德。(以上均见《旧唐书·音乐志一》)。
然而,民间传说则是:唐明皇(玄宗)李隆基识音乐,经广征博采,将锣鼓音乐引入宫廷,依宫廷诗词歌赋作曲,书于木牌上,供演奏时对照,因名“牌子锣鼓”。而为牌子锣鼓作曲的是一名叫“老郎”的乐师,因为他年老,又是司郎,朝廷上下便以“老郎”相称。老郎退休后归里,将乐谱秘密传授给民间,深受广大百姓的欢迎。老郎去世时适逢花朝日,他的徒子徒孙就在这天举行集会,名之“老郎会”,称老郎为“老郎神”。会上都要吹打一番,以示纪念。
可是,以上传说,又与史籍或即或离。据《旧唐书·音乐志二》记载:“自长安以后(指安史之乱),朝廷不重古曲,歌使转缺。……旧乐章多或数百言,武太后时,明君(曲名)尚能四十言,今所传二十六言,就之讹失与吴音转远,刘贶(乐官)以为宜取吴人使之传习,以问歌工李郎子。李郎子此人,声调已失,云学于俞才生。才生江南人也。今郎子逃,清乐之歌阙焉。”史述李郎子是否就是“老郎神”?这里不加妄断。
至于
新洲民间牌子锣鼓,它的起源是为演唱服务的。主要剧种是汉剧。汉剧旧名“楚调”,又称“汉调”,大约有三百多年历史。牌子锣鼓伴随汉剧,经过“串堂”(坐唱),逐步搬上草台、舞台,普遍应用于打闹台、出将入相、出阵打斗等,打了胜仗用“笑捶”,打了败仗用“哭锤”,紧密配合剧情,跟踪演奏,其乐器总分为文武二类:武类为锣、鼓、钹,锣有
大锣、
小锣、马锣,鼓有
大鼓、小鼓、边鼓,钹有
大钹、
小钹等,又称打击乐。文类为
唢呐、咀呐、长乐(大喇叭)及笙、箫、笛、琴等,又称口指乐。二类均按
曲谱、词谱进行演奏。文乐曲谱是“五六
工尺上乙十合”,翻高降低七个半调;武乐曲谱是“2一八达厂卜太”,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专词专打专奏,一丝一肖一板不隔,层次严谨,曲调悠扬,悦耳动听。
牌子锣鼓演奏特点,依
礼乐主题而定。礼有四礼,即:“生之以礼,事之以礼,死之以礼,祭之以礼。”四礼具体体现在婚丧嫁娶,喜怒哀乐上。表达喜的唱吹曲词有“喜金音”、“园林好”等;怒的曲词有“朝阳歌”、“将军令”等;悲的曲词有“泪珠儿”、“器长城”等,无论喜曲
悲曲,演奏起来都能充分表达出人们的思想感情,增添喜的氛围,深化悲的哀思,或助众一乐,或催人奋进,或化悲痛为力量。
牌子锣鼓的功效,胜过任何一种民间音乐。
新洲
牌子锣鼓,又名菜曲牌锣鼓,是
新洲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
吹打乐。起初,每套
牌子锣鼓由
大锣、
大鼓、
大钹、马锣及
唢呐二支组成,共七人演奏。后加大喇叭、垫钹、击铃、笙、箫、笛、琴等,十余人演奏。普遍应用于民间灯会、庙会、婚丧嫁娶、祝寿贺喜,也有自演自乐的,深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新洲牌子锣鼓有东西两流派,基本以贯穿全县的举水河为界,举东牌子锣鼓地方特色较浓,举西牌子锣鼓接近汉剧
吹奏乐。全县现有
牌子锣鼓100余套。新洲县
牌子锣鼓协会主席缪少坤,业余时间搜集整理了牌子锣鼓的吹谱161个,词谱98个,打谱83个。县文化馆对
牌子锣鼓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撰写了《牌子锣鼓初论》一文,在《武汉剧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