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河,《水经注》称夷水,长江支流
嘉陵江支流
西汉水的支流,发源于甘肃省
岷县闾井镇双燕山,全河有三个支流,一是湫山河,源于岷县,自该乡西北白崖村入县境,在罗坝田河村会崖城河;二是崖城河,源于崖城乡木树关,在罗坝乡田家河村会湫山河;三是张马河。一般以湫山河为正源,自西和东,流经岷县、礼县,在甘肃省礼县城关镇北关村附近汇入西汉水。全河长77.5公里,年县境径流量8230.8万立方米。
干流概况
燕子河,以湫山河为正源,发源于甘肃省岷县
锁龙乡双燕村最南端(北纬34°15′22.0″,东经104°41′58.9″)和马坞乡南部(一说岷县
闾井镇双燕山),在岷县境内流经锁龙乡双燕村和马坞镇沙金村、土地眼村。岷县境内长25.62公里,(一说岷县县境内长23.4公里,流域面积219.7平方公里,),河流平均比降12.13‰。
燕子河于礼县湫山镇西北上白崖村入礼县,在罗坝田河村会崖城河;在燕河乡高家庄会张马河,在城关镇北关村(一说礼县城关镇石岭村(北纬34°11′26.9″,东经105°11′34.5″),)附近入西汉水,礼县境内长为53.7公里。全河长77.5公里(一说79公里)。,总流域面积765平方公里(一说764.7平方公里)。礼县内终点岸线长56.36公里,有堤防河段划界方案堤防外堤角线5~10米,无堤防段划界方案1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于陆域的交线。
水文特征
燕子河河源植被良好,系天然林集中分布区之一。,比降19%,年平均径流量岷县境0.44亿立方米,礼县境12962.1万立方米(一说8230.8万立方米。);礼县境多年平均流量4.11秒立方米,输沙模数1614.43吨平方公里,输沙量87.51万吨/年。岷县段年平均输沙率1.39千克/秒,年输沙量4.39万吨。水能蕴藏量约为0.44万千瓦。总硬度:燕子河为43.5~53.3毫克/升,盐官河最高为78.5毫克/升。燕子河受县化工厂废水轻微污染。
主要支流
崖城河,礼县县内起点崖城镇木树关小蛇村,礼县县内终点罗坝镇田河村汇入燕子河,岸线长32公里。
张马河,源礼县于崖城镇单家山,在
燕河乡高家庄会燕子河。
治理开发
河道治理
1984年前半年,经省防汛指挥部批准投资15万元,修建燕子河堤,从刘家沟口至大桥以下,全长1.125公里。其中80米为锚钉板结构,属省科研示范项目。
引水工程
1954年由县人民政府建设科主持,修建城关至石桥渠道,引燕子河水浇灌农田5000余亩,按开建年限命名为“五四渠”。
万亩灌区,灌溉区域包括罗坝、燕河、城关、石桥4个乡(镇),从1950年代开始,陆续建成,累计国家投资210万元,设计有效灌面2万亩,实际1.4万亩,保灌1.2万亩。配套干渠2条总长20多公里,一是“五四”渠,从杨磨村进水绕过县城到石桥乡田河村为止;二是“六六”渠,从水口村引水,通越赤土渡槽,使北水南调,浇灌汉水以南的东台、干沟、圣泉等村农田。这两条渠道终年通水,四季可灌,由于灌区农民不断进行耕作改制,提高灌溉效益,粮食亩产达千斤以上,经济作物收入近千元左右。
蓄水工程
苗河水库,是一座防洪、灌溉、养鱼、发电综合利用的小(一)型水库,位于礼县县城北面30公里处的罗坝乡苗河村。其地两山对峙,中有峡谷,地质结构完整,是一处得天独厚的库址。1973年由天水地区水电处勘测设计,1974年4月动工兴建,1976年9月竣工,拦蓄燕子河水,控制流域面积为421平方公里,总库容800万立方米,有效500万立方米。按5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500年一遇校核。建成均质土坝1座,顶高42米,宽7米,长150米。迎水面用块石干衬,背水坡草皮护面。在大坝左侧的山体岩石上,开穿凿输水隧洞一道,长190米,出水口设放水竖井,最大输水量30立方米秒,溢洪道建在大坝右侧,为开敞式结构,最大泄洪量836立方米/秒。1983年国家又投资38万元,对大坝进行了加固工程,提高了抗震能力。可利用养鱼水面500亩,年捕鱼平均在2000公斤上下。
水电工程
1966~1969年,利用五四渠灌溉渠道及燕子河落差先后建成城关、罗坝两个电站,装机容量400千瓦,国家投资34.8万元,自筹资金1.3万元。
1973~1987年,利用水库涵洞和河床比降自然水头,先后建成洮坪电站、中坝新寨(两座)、中坝黄河、中坝格子、上坪、关院、草坪、江口谢家、沙金、铨水、桥头、石桥、三峪、中坝梁坪、湫山、红崖、大滩、苗河、白河、董河等20处电站,总装机容量5353千瓦,总投资为849.5455万元。其中单位自筹、群众集资84.0621万元,占总投资数的9.996。1983年9月开始安装洮坪、城关、罗坝、红崖电站联网工程,年底结束,共投资40.732元。并网后,电力得到充分利用,缓解了县城用电,提高了经济效益。
1985年至1987两年利用国家投资和贷款90余万元,建成苗河水库坝后电站1座,装机500千瓦,年发电达250万度,产值达8万元左右。
桥梁涵洞
东台大桥,位于礼县县城东面,距县城1.5公里,在西汉水、燕子河汇合下游300米处,1986年4月,由陇南交通处勘测设计,1987年建成,桥型为钢筋混凝土双曲拱,规模为2台4墩5孔,跨径35米,4肋3波加悬空两半波,桥长217米,宽6米,桥下5孔,桥面净宽3.5+0.5X2,载重汽-15,拖m100,投资59万元,经验收小组验收,达到了良好工程并交付使用。
燕子河大桥,1969年由省工程队修建,省厅投资60万元,县交通局投资5万元,桥型为双曲拱桥,全长178米,2台9墩10孔,净跨15米,荷载汽-13,上部为双曲拱,下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徐礼路70K+400处。该桥的建成,结束了在燕子河阻车,在1日城卸货车,班车在半路上折回,来往行人涉水过河的历史。
1974年开始,1976年建成,同期还在旧城建成了西汉水渡槽,使燕子河水南调,解决了“六六”渠水源,使桥、水两通,方便了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