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晋槐(1882.9.18-1958.2.15),亦名
熊继贞,武昌县(今鄂州市)葛店熊家湾(今鄂州市)人。1901年入湖北工程营当兵,1904年留学日本铁道学院路矿学堂。1905年加入
中国同盟会。
孙中山对他说:“革命事业,破坏
固然要人,建设更需要人”。他本此意,潜心向学。1910年春以优异成绩毕业回国,被清政府授以工科举人,辛亥春分发湖北任职。武昌首义后,任湖北军政府交通部长。历任汉宜铁路总办、湖北省航政局局长等职。在
二七大罢工中作出了特别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民革中央委员、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副省长。
简介
1904年,官派日本留学,是湖北省留日学生中的一员。20世纪初,清朝这个老大帝国终于要推行“新政”,废除科举,兴办新式学堂,以图尽快培养一批有新知识的人才,为“新政”所用。官方开始提倡和鼓励学生出国留学,带动了民间的热潮。由于中日文化、地域相近,所以很多人出国游学首选日本。到了1904年,全国共有留日学生2000多名,其中湖北省有300多人。熊晋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抱着实业救国的强烈愿望,憧憬着祖国的富强前景,选择了东渡留学。他认为,开发地下资源和发展交通为国家富强的基础,就在日本选择了路矿学校,进入铁路业务科学习,继而又入铁道院事务科。前后七年,循序渐进地学习了较为全面的铁路知识。清官方的评价是“笃志潜修,技艺娴熟”,日本的教育主管也认为他的成绩是优等。
1910年,熊晋槐先生从铁道院事务科毕业。按照清廷的规定,毕业或肄业的官方派遣留学生,回国后要在京参加考核,视学识能力委以职务。很有一些人自此踏入仕途,或者得此济以为资,经商办厂发达。熊是同盟会员,自然知道国内如潮涌动的革命形势,既然所修学业结束,应当献身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事业。此际,武汉革命党人运动新军发动革命正如火如荼,1911年4月,熊晋槐怀着满腔热血,回到武汉,积极着手联络这里的同盟会员,很快就与共进会、文学社建立了联系。共进会和文学社分别是同盟会员孙武、蒋翊武领导的团体,主要的组织骨干都在湖北新军中开展工作,策划士兵发动武装起义。熊晋槐则侧重外围,凭所学专业,在铁路和工矿企业的工人或职员中发展活动分子,并积极发展同盟会员。
熊晋槐与打响武昌首义第一枪的
熊秉坤有诸多相同与相似之处。比如,两人都参加了辛亥武昌首义;两人原籍以前都属武昌管辖。不同点是,熊晋槐有因受“二七”罢工牵连被拘捕的内容,熊秉坤名下则无。在史志记载中他们同为首义功臣。
1911年春季,在日本留学4年的熊晋槐毕业回国。然而,此时他的心思已不在所学的铁路专业上,而是在推翻清王朝。他积极联络武汉地区同盟会会员和湖北共进会、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还有军界、学界、铁路及工矿各方革命志士,为起义进行准备。并在汉口长青里住处设立共进会总机关。共进会与文学社联合后,又设军政府政治筹备处于此。武昌首义时,熊晋槐担任交通局课员。1911年10月25日,交通局改为交通部,熊晋槐被委任为部长,管辖邮电和交通。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无先例可循,无经验可用。熊晋槐亲力亲为,制定出组织章程、办事细则,又颁布交通管理条例,使邮电交通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特别是在历时一个多月的阳夏保卫战中,及时调度交通工具,保证军队调动和物资运输顺利进行,功不可没。
中华民国成立后,熊晋槐起初的注意力放在兴办实业上,他担任汉宜铁路总办,随即与人合办长江短途航运,专营汉口至黄冈、鄂城航线,同时,集股在大智门开设汉昌电灯公司。然而,袁世凯盗国,政局动荡,熊晋槐壮志难酬。1916年孙中山任命熊晋槐为军事特派员,嘱他在湖北组织反袁力量。熊晋槐受命后,变卖自己的部分家产充作革命经费,并且购买了一批枪支和衣物,赴河南运动民军首领樊钟秀。此时的樊钟秀已经掌握了一支相当规模的武装力量,得到熊的帮助后,进一步壮大。熊晋槐以自己的行动,得到孙中山的信任和革命同志的拥戴,被推举为武汉地区讨袁总司令。
袁世凯死后,熊晋槐又投入
护法运动。他利用集资在湘鄂边区开采煤矿之机,团结当地工农群众和豪侠之士,组织起一支1500余人枪的武装,与鄂西、川东靖国军互相呼应,牵制湖北督军
王占元。王占元垮台后,又为孙中山联络湖北督军萧耀南。在此期间,孙中山约熊晋槐赴广东面授机宜。孙嘱熊联络樊钟秀。熊肩负重托,立即由粤返汉去河南找樊,转达孙中山的指令。樊积极响应,迅速率领部队开赴广东。这时的孙中山正面临新的困难与危机。他亲自培植起来的相从十余年的老部下、时任军政府陆军部长和广东省长兼粤军总司令的
陈炯明,于1922年6月16日在广州发动武装叛乱,妄图置孙中山于死地。正在此危难时刻,樊钟秀率部及时援救了孙中山,使孙先生成功脱险,登上
永丰舰指挥平叛。
北伐战争开始后的1926年夏天,熊晋槐又赴河南联络樊钟秀,要樊相机行事,策应北伐。9月上旬,北伐军光复汉阳汉口,
吴佩孚率总司令部从汉口查家墩撤退。樊钟秀得知消息,在京汉铁路上设伏拦截,使吴佩孚措手不及,仓皇而逃。
国民革命军占领武汉后,熊晋槐出任国共合作的湖北省航政局局长。汪精卫叛变后,熊晋槐坚持革命志向不改,自觉地为革命出力。1927年7月底,从九江返回武汉的
董必武处境十分险恶。中共地下党组织基于对熊晋槐这位辛亥功臣的长期了解和信任,秘密地将董必武安排到熊晋槐家隐居。为了保护董老,熊晋槐进行了认真的准备和布置。他辞退了原有的男厨工,改由自己的侄媳妇司厨。又将男厨工腾出的住房收拾干净,作为董必武的专门住室。董必武以熊家为根据地,与外界保持着联系,坚持开展活动。正在这时,原本与熊家少有来往的湖北省主席、桂系红人
张知本突然连续登门,有意侦探董必武行踪。根据中共地下党组织安排,熊晋槐又妥善地将董必武转移到日租界潜伏。
日军入侵武汉后,驻汉日领事为熊晋槐的妻兄,日伪政权以湖北省长一职引诱熊晋槐。这位辛亥功臣保持了高尚的民族气节,拒不接受,日伪对此十分忌恨。为了躲避日伪纠缠熊晋槐隐居乡下,积极开展抗日活动。他与人组织抗日游击队,活动于汉水湖区间。又与
新四军五师秘密建立联系。有一次,正与新四军派来的联络员进行联系时,被正在监视的日本特务发现。熊与新四军联络员同时被捕,遭受严刑拷打,仍然坚贞不屈。后经亲友担保才得以获释。
抗战胜利后,熊晋槐不愿与背叛了孙中山的国民党政府合作,又受到国民党监视,但他仍不屈服。这时董必武奉中共之命返回武汉,被特务跟踪。熊特地把董必武接到自己汉阳家中予以保护,为他开展工作创造条作,提供方便。
新中国成立后,熊晋槐担任了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第一届省政协副主席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0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55年任民革湖北分部筹备委员会召集人,后任民革中央委员会和民革湖北第一届主任委员。
1955年底,因刑伤复发,瘫痪卧床,严重失音,延至1958年2月15日在武昌逝世,终年76岁。
熊晋淮的患难知己
卢智泉先生,不忍熊晋槐尽瘁革命的一生失于青史,将自己一生与熊晋槐的所交、所知、所闻记录下来,写就了《辛亥首义前后的熊晋槐先生》一文传世。
珍贵照片
1950年5月6日,熊晋槐等出席湖北省人民政府委员会成立大会的委员合影留照。1950年5月2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武昌人民戏院举行。照片中有(按会议签到顺序):熊晋槐、李西屏、江炳灵、胡伊默、徐觉非、王任重、聂洪钧、韩宁夫、张旺午、张体学、陶翼圣(述曾)、张才千、
李先念、栗秀真、宋侃夫、陈舜英、刘子厚、张广才、王树声、罗厚福、柳野青、涂仲明、涂云安、周仲宣、李国伟、樊少卿、李实、朱裕璧、耿伯钊、刘儁、周杰、陈实、邝林等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