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染
工笔画中的染色技巧
点染就是工笔画中的一种染色技巧,指用接近写意的笔法,一笔蘸上深浅不同的色彩在画面上连点带染,取灵动之意。处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时候时常用到此法。
汉语词语
词语读音
拼音:diǎn rǎn
注音:ㄉㄧㄢˇ ㄖㄢˇ
引证解释
基本解释
[add details to a painting;touch up a piece of writing] 绘画时画家点笔染翰。
武烈太子偏能真,座上宾客随宜点染。——《颜氏家训·杂艺》
袁可立袁枢)乃犹勤向鄙蒙索其点染。——明 王时敏《烟客题跋·题自画关使君袁环中》
点染,本来是指书画家挥笔作书作画。前者如南宋陆游《剑南诗草·掩门》云:“点染聊成字,呻吟近似诗。”后者如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载:“武烈太子(萧方等)偏能写真,坐上宾客,随宜点染,即成数人,以问童孺,皆知姓名矣。”尔后,画家即以此作为笔法——点染、设色;继而文艺理论家引以概括词的此种表现手法,并将“点与染分开说,而引词以证之”(《词学集成》引江顺诒语)。如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就谈到:“词有点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明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
刘之所谓点,就是点明,将所要抒写的情感、道理,一语点明,使读者了然于胸;所谓染,就是渲染、烘托,即以具体的事物、景物将所点明的情感、道理烘托出来,以便读者对其能更具体、更生动地把握。但必须强调的是,点染之间不能“有他语相隔”,只能是一气而下。柳永《雨霖铃》下阕,举笔便点明离别的冷落、凄清,接着便以“清秋”作第一重渲染,再用“杨柳岸晓风残月”作第二重渲染,其冷落、凄清之气氛便具体可感了。
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绘画时点缀景物和着色,也比喻修饰文字。”可见,“点染”也是修饰文章的一种方法,通过它,可使文章“更上一层楼”。
参考资料
资料.汉典.
点染.百度.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6 04:37
目录
概述
汉语词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