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石山
福建省福清市东张镇境内的景点
灵石山是位于福建省福清市东张镇三星村西南的景点,景区全天开放。
结构
在通向灵石寺的林荫石道旁,有一块巨石,上刻“香石”2字。石的体积大如一间普通的房子,以手摸石,则香留手上,以鼻闻之,则清香扑鼻。虽历尽沧桑,而清香如故,灵石山也因此而得名。此外,还有通天石、仙人岩、戏龙潭、碧玉洞等景致。
山上建一亭子,宋时理学家朱熹游此之时,为之书匾曰:“苍霞亭”。
景观
寺以山门、大雄宝殿为中轴线,左右侧为宽敞的回廊,两廊旁有法堂、钟鼓楼、禅房、斋堂、客房等,构成了一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其中大雄宝殿非常壮观,系重檐歇山顶土木结构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进深3间11米,面阔3间,每间5.2米,朝南偏东40度,柱础为唐代莲花础,直径1.08米,井盆式的木构架梁,藻井彩绘龙凤、飞天、宝盖莲花和牡丹等图案。寺内存有木刻《敕赐灵石俱胝天寿禅寺全图》,这是一块状似黑色碑石的原木板,据说是唐懿宗敕赐的。图是阴刻的,有寺殿庵堂、亭台楼阁、山峰岩、池潭溪坞、宫庙寮园、桥榭墓塔,真是琳琅满目,叹为观止。此外,还存有不同年代制作的钟、鼓、馨及淘米石等。
1981年2月25日,灵石寺列为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展历史
灵石寺坐落于灵石山主山芙蓉峰下。创建于唐大中元年(847年)。初由林、赵二姓舍地,由常诵“七俱胝咒”的元修和尚修建为庵。唐大中四年(850年)始创建名为翠石院的精舍,唐懿宗敕赐“灵石俱胝院”,有庵堂36个。宋代寺庙兴盛,入明后渐衰。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性麟募缘,寺院有所修复。是时叶向高过访寺庙并赠诗《灵石访同我禅师》。清康熙二年(1633年),道霈禅师募建天王建,重修大雄宝殿,保留至今。而唐代建筑仅存6根柱础。民国时期寺院曾有所修缮。  “文化大革命”期间,佛像、法器均被捣毁。1979年后,逐步归还寺产,1984年4月,请回妙贤法师重振道场。县人民政府拨款整修大雄宝殿。各种佛像由侨僧、法师、信土捐资雕塑。1986年建起一座新山门。1987年殿宇整修一新,塑造的释迦牟尼、地藏菩萨、十八罗汉等佛像也告竣工。
附近景区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灵石山民间传说.福清新闻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6 21:22
目录
概述
结构
景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