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异故事
与灵异事件有关的故事
又称鬼故事,是一种与灵异事件有关的故事。灵异故事可以涉及人类与灵体的接触甚至被附身,又或涉及一些通灵的方法如问米碟仙等。传说有的人有天眼,还有村里一些神婆婆的存在都为灵异故事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灵异故事是人们偶遇各种非自然,无法解释的类似“幽灵”一类的怪事后写出的有关故事。由于其戏剧性,灵异故事一直是电影以及话剧的重要题材。
简述
增长天二部鬼类之一。或作吉盘荼、拘辨荼、弓盘荼、究盘荼、恭盘荼、鸠满拏等。由于该词被认为是“冬瓜”的梵文鸠摩拏的转讹语,因此此鬼又被称为‘冬瓜鬼’。此外,又作厌眉鬼或瓮形。又有一说,谓“鸠盘陀”是阴囊,以此鬼众之阴囊状如冬瓜,行时擎置肩上,坐时便据之。由斯弊状,特异诸类,故从之为名。《圆觉经》则以其为大力鬼王之名。《圆觉经略疏》卷下之二云:“食人精血,其疾如风,变化稍多,住于林野,管诸鬼众,故号为王。
形式
“问米”,起源于中国,是将亡故的亲友灵,与家人相互配合的法术。通过神婆把阴间的鬼魂带到阳间来,附身神婆,与阳间的人对话,因做此仪式时都放一碗米在旁,当地人称之为问米。
故事举例
《金刚经》有一个感应故事:“唐朝末年有个人,见一处非常广阔清净,遂以欢喜心在地上抄写《金刚经》。年深日久,字迹已消失不现,但天神日夜守护该地,每当下雨雪冰雹,其他地方皆被淋湿,唯有此地是干干的一片,乡民经常到这里避雨。后来一位得道的和尚入定观察,得知曾有人在此写过《金刚经》,故有天神保护不为雨淋,若无知践踏经文有极大过失,于是劝乡民不可到此躲雨。”也许有人认为这个故事太古老,不容易考证。但是,现实中,就在杭州,竟然真的发生了天神为人挡雨的稀奇事,由杭州一资深记者写出
我杭州的佛友俞居士的故事讲了不少了,但可以一直讲下去,为什么?因为她学佛非常精进,也十分殊胜,所以会在她身上发生一件又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件事发生在俞居士退休的1996年,自1994年她在东北抚远的慈航寺燃臂供佛并在续灯法师处皈依后,每当慈航寺的僧人来杭,她都会去僧人挂单的寺庙为他们提供帮助。这次,慈航寺的两位僧人在杭州净慈禅寺挂单三天,俞居士每天都去。这天上午八时左右,俞居士离家往寺里赶。出门前,因为梅雨季刚结束,所以俞居士趁着大太阳,将家中的棉被、毛衣、毛裤等统统晒出了窗外。
俞居士住在凯旋路,她去环城东路坐车得翻越城河上的一座人行天桥。当她过桥时发现桥东侧的台阶上洒满了一大片碎玻璃,这对于包括老人、孩子在内的来往人群来讲十分危险。一问,是个运送汽水的人在过桥时将一箱汽水摔破了,但他居然没有清扫就走人了。而这座桥的清洁工则在此之前早就扫过了。
要在平时,一向“见缝插针”做好事的俞居士是绝不会孰视无睹的,但这天不行,因为有外地师父在等着她去六和塔。于是,她不得不硬着头皮离开了,心想如果回来时这片碎玻璃还在的话,一定要把它清扫干净。
下午3点左右,俞居士回来了,而且是跑着回来的,为什么?因为这时已经是满天乌云,风越刮越大,雷阵雨马上就到,她必须赶在大雨前回家收晒在窗外的棉被等物。但当她急匆匆地迈上立交桥时,却发现早上那堆碎玻璃居然还在桥上。俞居士心想,这场大雨下来后,打赤脚的人一定会很多,这一大片玻璃的危险性就太大了,而家的棉被等物充其量只会“流水”而不会“流血”的,于是她决定留下来清理碎玻璃。她转身跑下桥,来到立交桥西侧的“大来商场”,向营业员借扫帚和簸箕,但却被拒绝了。她又转身来到旁边的水果摊前,正忙着拉雨布的摊主了解情况后问:“碎玻璃是你搞的?”俞居士回答说:“不是的”,这下对方一头雾水,说:“大雨临头,你不快快回家,还搞这事?!这玻璃明天一早就有人扫的啊!”俞居士说:“但这会给行人带来多大危险啊!这样吧,你如果怕我扫破你的扫帚的话,我押10元钱好了。”这下对方有些感动了,说:“钱是不用押的,看你手上戴着佛珠,一定是做善事的人。扫帚你拿去用好了。”于是,拿着扫帚的俞居士走上台阶开始清扫。刚刚动手,大雨便落了下来,而且越下越大。但风雨中扫玻璃的的俞居士只看到周围的人在受雨淋,而她自始至终却没淋到一丝雨。扫完玻璃回到水果摊,摊主的眼睁得更大了,因为她发现穿着裙子的俞居士身上居然完全是干的。
然而,奇迹还没有结束。当俞居士回到家中后,为她开门的是女儿,女儿是见要下雨了但打家中电话无人接才赶回家收衣物的,但她却在路上淋成落汤鸡。女儿告诉妈妈又一件奇事:当她满以为窗外的大量衣物一定会被淋得能绞出水来时,却发现所有衣被一滴水都没有淋着,连衣被下方的水泥地也是干干的,而周围整个地面却全淋透了。这时,隔壁邻居也来了,见此情形后笑着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其实刚才看到你家晒在外面的棉被要被雨淋时,我急都急死了,想从自家窗户拿个竹竿来挑,但怎么也够不着。现在才知道是不需要我来帮忙的。”
第二天,俞居士又来到净慈禅寺时,向僧人们讲起这件事,众僧都说:“行善之人有天龙八部保佑的啊!”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2 19:34
目录
概述
简述
形式
故事举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