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背伯劳
伯劳科伯劳属的鸟类
灰背伯劳(学名:Lanius tephronotus)为伯劳科伯劳属的鸟类,体长约25厘米。自前额、眼先过眼至耳羽黑色;头顶至下背暗灰;翅、尾黑褐;下体近白,胸染锈棕。似棕背伯劳但区别在上体深灰色,仅腰及尾上覆羽具狭窄的棕色带。初级飞羽的白色斑块小或无。虹膜褐色;嘴绿色;脚绿色。叫声:粗哑喘息叫声并模仿其他鸟的叫声。
形态特征
灰背伯劳属中型鸟类。雄性成鸟:额基、眼先、眼周至耳羽黑色;头顶至下背暗灰;腰羽灰色染以锈棕,至尾上覆羽转为锈棕色;中央尾羽近黑,有淡棕端;外侧尾羽暗褐,内翈羽色较淡,各羽具窄的淡棕端斑;肩羽与背同色;翅覆羽及飞羽深黑褐色,初级飞羽不具翅斑,内侧飞羽及大覆羽具淡棕色外缘及端缘。额、喉白色,颈侧略染锈色;胸以下白色但染以较重的锈棕色;胁羽、股羽及尾下覆羽锈棕。
雌性成鸟:羽色似雄但额基黑羽较窄,眼上略有白纹,头顶灰羽染浅棕,尾上覆羽可见细疏黑褐色鳞纹;肩羽染棕。下体污白,胸、胁染锈棕色。
幼鸟:不具黑前额;额、头顶至背羽为灰色染褐;腰、尾上覆羽满布黑褐色鳞纹;尾羽褐色,具灰棕色端斑;眼上有细白眉;眼先、过眼至耳羽黑色染褐;翅羽及飞羽褐色,内侧飞羽外翈及端部为淡灰棕色。颏、喉及颊污白色并均具有隐鳞斑;胸以下淡棕色,胸、腹侧、胁、股羽均满布密的黑褐色鳞纹;腹中央近白色。
虹膜暗褐色;嘴黑(幼龄者下嘴基角色);腿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40-52克,♀40-54克;体长♂204-245毫米,♀213-231毫米;嘴峰♂14-20毫米,♀14-19毫米;翅♂90-102毫米,♀92-101毫米;尾♂105-128毫米,♀101-129毫米;跗蹠♂25-30毫米,♀20-30毫米。(注:♂雄性;♀雌性)
近种区别
栖息环境
栖息于自平原至海拔4000米的山地疏林地区,在农田及农舍附近较多。
生活习性
常栖息在树梢的干枝或电线上,俯视四周以抓捕猎物。以昆虫为主食,以蝗虫蝼蛄、虾蜢、金龟(虫甲)、鳞翅目幼虫及蚂蚁等最多,也吃鼠类和小鱼及杂草。灰背伯劳在中国西南地区为分布较广、数量数多的种类,对消灭农林害虫有一定的作用。
分布范围
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
产地不确定:巴基斯坦。
中国分布于甘肃、宁夏、青海、陕西、四川、贵州、西藏(夏候鸟、旅鸟)、云南(留鸟)。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营巢于小树或灌木侧枝上。在榆、槐等阔叶树或灌木上筑巢,距地高1.5-7米不等。巢为杯状,置于枝杈基部。通常由枯草茎、草叶、草根、细枝等材料构成,有时还混有棉花和毛发。巢内垫有细草茎,有时还垫有兽毛。满窝卵4-5枚,淡青或浅粉色具淡褐及紫灰色斑,在纯端较集中,形成色轮。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383项)。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参考资料
Lanius tephronotus.The IUCN Red List.2014-01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7 06:24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