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橇
火箭橇
火箭橇是在专用的轨道上,利用火箭发动机作动力推动火箭滑车高速前进以获取模型(或实物)试验测试数据的大型地面动态试验系统。
概述
火箭橇是在专用的轨道上,利用火箭发动机作动力推动火箭滑车高速前进以获取模型(或实物)试验测试数据的大型地面动态试验系统。
用途
可以用来进行空气动力学试验,也可进行导弹制导和控制系统的试验。试验时,模型安置在滑车上,随同滑车一起运行,达到试验所要求的速度和加速度。试验后,用刹车装置减小滑车速度,回收试验模型,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试验类型
气动试验的主要项目有:在气动载荷作用下结构的完整性试验;颤振试验和抖振试验;弹射和救生伞试验;火箭发动机喷气流试验;气动加热试验;激波干扰和爆炸波影响试验以及举力、阻力、压力分布、铰链力矩等气动特性试验。此外,还可以进行跨声速高雷诺数试验等。
试验速度的范围
可以从低亚声速到接近高超声速,而试验模型的重量可以从几克到几吨。
同模型飞行试验相比
火箭橇试验有如下优点
观测和重复试验都比较方便;模型可以回收,便于检查和分析试验结果;
比较经济。同风洞实验相比,它的优点是:避免洞壁干扰;可进行大尺寸的模型试验;试验的速度范围比较宽广等。因此,火箭橇试验是一种介于风洞实验和模型飞行试验之间的试验手段。
缺点
火箭橇试验的缺点主要是试验时间较短,准备试验的时间较长,而且较难消除振动的影响。
种类
火箭橇的滑轨有单轨和双轨两种。单轨滑车负载较轻,但成本低,操作方便,可达到较高速度。火箭发动机早期采用固体燃料火箭,优点是负载重、操作简单。但随着试验次数和滑轨长度的增加,多采用寿命较长的液体燃料火箭。刹车装置一般用水制动。作试验时,通常用光电系统测定火箭橇的速度,并通过遥测系统和摄影设备获取模型的试验数据。
历史发展
19世纪末期就已提出利用滑轨进行空气动力学试验的原理,并利用以蒸汽发动机作为动力的滑车进行低速试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首先提出关于现代火箭橇的设想。
1945年在美国爱德华空军基地建成第一段长670米的滑轨。随后,美国以及英、法、苏等国都相继建成许多不同类型的火箭橇。
美国新墨西哥州霍洛曼空军基地导弹发展中心的滑轨全长16公里,1968年进行高雷诺数气动力试验时,单轨试验马赫数达6.5。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2 18:09
目录
概述
概述
用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