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球
古代战争中使用的一种球状抛掷火器
火球出现于宋代初年(公元1000年前后),宋靖康元年(1126)金军进攻宋都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时,双方曾大量使用。
简介
中国古代战争中使用的一种球状抛掷火器。制作方法是将含硝量低、燃烧性能好的黑火药团和成球状,有的还掺入有毒或发烟物质及预制杀伤元件,用纸或麻包缚数层,外敷松脂,以防潮和助燃。火球主要用于攻守城池作战。古代战争中使用的有霹雳火球、蒺藜球、毒药球和烟球等多种球形火器
起源
火球北宋初期,随着火药的发明,火器的创制也随之而来,火球就是北宋初期创制的两类初级火器之一。当时由于宋太祖赵匡胤实行了“均田法”,光修水利,奖励开垦荒地,惩办贪官污吏等一系列政策,使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其中兵器制造业尤其是火器制造业更为突出。?
北宋朝廷为了进行统一战争和边防御侮的需要,迅速建立了一个以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为中心,并遍布全国各州的庞大兵器制造业系统。据史书记载,北宋初就在汴梁设立了造兵工署,集中了近万名工匠,到北宋后期更是有增无减。这些兵器制造工匠,终身为兵器制造服务。?据《宋会要职官三十之七》记裁,最迟在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汴梁已设有专门制造攻城器械的作坊,各作坊都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工匠们都必须熟记这些规程,并严禁将制作技术向外扩散和流传。火药作坊的设立,表明北宋的火药配制,已经很快从个体手工业分散操作的生产阶段,发展为大型作坊的流水宋初屡有火器创制,也是与朝廷对火器研制者实行奖励政策分不开的。在朝廷奖励政策的鼓舞下,东京汴梁和地方一些驻军中的将领,便开始试制火器,据《宋史·兵十一》记裁,开宝三年(公元970年)五月,在兵部主管兵器制造的兵部令史冯继升,向朝廷进献火箭法,因试验成功,得到了“衣物束帛”的赏赐。在汴梁首创火器的影响下,京外一些地方驻军的将领,也竞相试制火器。?
上述初级火器的试制成功,受到了朝廷的高度重视,一面下令按照试制的样品加以制造,颁发部队使用;一面组织官员把火器研制的成果,编辑成书,发行全国,广为传播,作为各地学习制造和使用火器的指面。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武经总要》。该书由宋仁宗于宝元三年(公元1040年),由天章阁待制曾公亮等人着手编写,经过四年多的努力,于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编辑成书,分前后两集,各20卷,这是中国官修的第一部包容军事技术在内的军事百科全书。该书在第十一至第十九卷中,用大量篇幅介绍了“器械名数,攻取之具,守拒之用”,并绘制了相应的图形,其内容之广博,几乎囊括了北宋以前历代军事技术成果的各个方面。尤其重要的是,它完整地记裁了火球与火药箭两类火器的形制构造与制作方法。该书刊印,促进了北宋时期火器研制、使用和交流。
种类
霹雳球火球是用火药制成的一种燃烧性火球。其成分除了硝、硫、炭以外,大多是可燃性物质。如竹茹、麻茹、小油、桐油、黄蜡、沥青等。是一种用抛石机抛至对方烧裂后引起燃烧的火球。火球类火器的品种较多,仅《武经总要》第十一和十二卷,就记裁有8种火球的图绘及其构造与使用方法的文字说明,它们是:火球、引火球、蒺藜火球、霹雳火球、烟球、毒药烟球、铁嘴火鹞、竹火鹞等。
武经总要》一书中记载的一种爆炸性火器,它用粗约一寸半的竹管,外面以火药(约1.5-2千克)和碎瓷片、铁片等包裹起来,制成球形。在球的两头各留出约一寸长的管头,以便用一头作手持把柄,另一头装引火药和药捻。施放时它的爆炸声如霹雳,又像火球在翻滚,所以称作“霹雳火球”。它爆炸时,射出的碎铁片可以杀伤敌人,与当今的预制破片手雷作用完全相同,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手雷。
此为消灭经由地道中入侵敌人的有效武器之一,其制作方法为:用干竹两三节,径一寸半,没有裂罅者,存节勿加穿透,再用薄如铁钱的瓷片三十片(刺伤敌中用),和火药三四斤包裹在竹径外成球,两头保留一寸多竹节在球外,并另加传药。主要用于熏灼自地道中来犯的敌人拒敌时将此球放于地穴中敌人必经之地,用时令一口含甘草之士兵持火锥烙球使爆破,产生之爆炸声可震吓敌人,使其攻势放缓,再令士兵以竹扇扇之,利用其火焰及浓烟以熏灼敌人。此火药爆炸力当属有限,否则会炸伤近距敌持火锥格球之士兵。由此亦可证明宋代时已能随着武器伤敌所需火药威力之不同而有不同的配方,此器在宋军防守德安城即襄阳城时都使用过。
烟球 此烟球其主要作用亦在利用火药爆裂燃烧时产生的浓烟以熏伤敌人。其制作方法为:用三斤配好的火药,外面先用黄蒿(艾草的一种)包裹成重约一斤之药球,再厚厚的傅以黄蜡沥青 炭末等混合而成的油泥,干后即成。使用时亦是以火锥烙透之,再抛射出去。
毒药烟球 此球可用火炮施放,亦可用火箭或弓或弩或床子弩发射出去,具有炸伤及毒毙敌人的双重效果,可视为世界上最早使用的毒气弹。其制作方法为:将所有原料(原料内容见本文前段)捣合为球,用一条长一丈二尺重半斤的麻绳穿过药球为弦子,然后将很厚的废纸一十二两半、麻皮十两、沥青二两半、黄虫葛二两半、黄丹一两一分、炭末半,捣合传于球外。此球发射后不但可炸伤敌人,且其烟气使敌人中毒而口鼻出血
蒺藜火球 此为兼具炸伤与刺伤人双重效力的攻击武器,其制作方法为:先用三枝有六面尖刃的铁刀包在用前述火药配方所制成的药团之中,然后以长一丈二尺的麻绳穿过药团,药团外面再以厚纸及杂药(即前述之药泥)傅之,再将八支有倒钩的铁蒺藜插装在药团外面。此物亦可用炮或床子弩等发射之。
铁嘴火鹞 此器其作用颇似毒药鞭箭,鹞身为木制,中穿过木身之杆为铁杆,杆尾绑上制成药团之火药,外面再以草秆束之,用时以炮射。
竹火鹞 其制作方法为:用竹编成腹大口狭形状修长的竹笼,外面糊上数层纸张并刷成黄,将配好的火药一斤放入笼,并加入一些小卵石,用杆草三五斤束在笼口为尾形,并封住笼口。施放时点燃尾草以炮放之。
技术特点
火球在使用时有一个特点,即它要借助抛石机、弓、弩、弹射装置等冷兵器的机械力,把战斗部即火球火药包,抛射或运裁至敌方烧裂,达到烧杀、障碍、毒杀、熏灼等作战目的。因此,北宋初的兵器研制者,已经巧妙地把轻重型射远冷兵器的射远作用,同火器的燃烧作用结合在一起,创制出一种既能增强射远冷兵器的杀伤、焚毁威力,又能增加火器作战距离的新式兵器,运用在水陆各种样式的作战中,这也是冷兵器与火器并用时代的特点。火器的使用,标志着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迈出了把火药用于军事的第一步,使传统的作战方式逐渐发生新的变化,为古代兵器划时代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使用方法
毒火球使用时将其点燃,抛至敌方,以它所产生的火焰、毒烟杀伤敌方人马及烧毁敌方营房。
参考资料
火器.百度百科.2013-03-30
霹雳火球.百度百科.2009-12-30
烟球.专家之利.2003.04.09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28 08:55
目录
概述
简介
起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