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粉葛,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大塘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产品特点
形状长条形、无分叉,肉质乳白色,口感绵软细嫩,带糯(粘)性,味道甘甜,无渣,无异味。
山粉葛能做到无渣又清甜,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而且具有润肠、清热的效果,所以是曲江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也是广东省有名的煲汤材料。火山粉葛食法还有多种,可切成薄片用来清煲糖水、煲猪肉汤、红烧葛、葛炖兔肉、炒肉片及制成糖葛等,尤以制作火山粉葛扣肉更为上佳,其入口松化,甘香浓郁,别有风味,深受客人们的喜爱。
产地环境
地理环境
火山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曲江区城东北部,枫湾河流经而过,汇入浈江,属北江上游支流,处于东经113°39′53″—113°43′20″和北纬24°49′47″—25°57′50″之间,东接曲江枫湾镇,南邻曲江马坝镇,西靠浈江区,北与仁化县大桥镇接壤。火山地势北高而西南低,山字形构造较明显,有突出的选择性侵蚀地形,有明显的丹霞山地形和石灰岩喀斯特地貌;低山丘陵广布,平地狭小,沿河丘陵平原交错分布。岩石和成土母质有泥盆系的砂页岩,下石炭纪时海浸期沉积的石灰岩,造山运动侵入的花岗岩。在新生代第三纪期间,燕山运动形成的陆相沉积物红色岩系,第四纪冲积层以及河流冲积形成的近代冲积物。火山山林茂盛,土地肥沃,宜林宜农,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十分适合发展粉葛生产。
适宜气候
火山地处北回归线以北,南岭山间盆地,属中亚热带地区,气候、生物具有南北交汇的特点。火山地处低纬度,南离海洋较远达400公里,北被南岭山脉阻隔,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区,有明显的湿热和干冷的大陆性气候。全年盛行南北气流,春秋季吹偏南风与偏北风互为交替,夏季偏南风为主,冬季偏北风为主,冷暖交替明显,夏季长,冬季短,春秋不长,形成气候温暖,热量足,年日照时数1659小时,雨量丰富,年降雨量1638毫米,湿度大,无霜期(306天)长的气候特点。据资料记载,年平均温度20.1℃,最热月为7月,平均28.9℃,极端最高气温39.5℃,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9.6℃,极端最低零下5.3℃;年活动积温7300℃,平均气温≥10℃稳定持续期284天,积温6555℃。以火山粉葛安全生长期(冬春育苗—定植期)所需的温度界限,白天20℃—23℃,夜间10℃—12℃,可满足早春栽培、选苗定种,早春定植、秋季收获的生长要求。
土质因素
火山土壤类型属红壤。红壤是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分布的地带性土壤,属中度脱硅富铝化的铁铝土。红壤母质为第四纪红色粘土的红壤剖面,上部呈鲜艳的棕红色,底土为红白相间的网纹层,有的还有褐色坚硬的铁磐,土质粘重,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酸性,盐基饱和度低。红壤分布在海拔600米以下广阔的低山,丘陵地区,原生植被多被破坏,现为次生林、经济林、荒山荒地和农用地,是在富铝化和生物富集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适宜油茶、柑桔、粉葛等多种亚热带经济果木种植和生长。
历史渊源
“火山”系地名,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大塘镇北部,地域范围为大塘镇的塘口、历山、竹园三个村。火山墟(街)之名最早见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曲江县志》。
火山地区有一座较高山峰,周边多为矮山,山火频繁,因而得名。农民就在山火过后的坡地种植粉葛,由于草木灰多,土壤蔬松,种出的粉葛产量高,品质好,成为远近闻名的土特产。据民间考究,火山地区在清朝末年就开始较大面积种植粉葛,逐渐培育出火山粉葛无渣、清甜的优良特性。大面积种植粉葛也带来大量的副产品葛藤的应用,用其茎的纤维织成葛布,清光绪《曲江县志》中有记载葛布为当时重要的布料之一。由于当时粮食产量不高,而种植的粉葛淀粉含量高,当地群众时有用粉葛充饥。在《曲江县志》(1979年—2000年)中记载:火山粉葛为当地有名的土特产。因火山粉葛食不留渣,民间流传了这样的口头禅——“像火山粉葛一样,连渣都没有”(比喻事情干脆,不留痕迹),足以证明火山粉葛无渣的优良特性。随着火山粉葛的优越性越来越明显,火山粉葛的种植范围也越来越广,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
生产情况
2010年,火山粉葛正式获批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后,种植面积增加40%,直接从事火山粉葛种植的农民增加30%。
截至2014年,火山粉葛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考核验收,标准化示范区面积达8000多亩,年产量达6100多吨,增幅161.4%,人均年收入增收1300余元。
产品荣誉
2010年04月0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火山粉葛”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20年9月,选入2020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火山粉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大塘镇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当地粉葛地方品种。选择无病、粗壮、芽眼饱满的中部茎节做种苗。
(二)立地条件
选择土壤类型为粘壤,排灌方便,土层疏松,质地均匀的块地。有机质含量≥2.84%,pH值在4.26至6.05,土层厚度≥60厘米。
(三)栽培管理
1.插条选择:在收获时,选择健壮、无病枝条作为种苗,在阴凉干燥凉棚内放好。
2.育苗:2月1日至2月10日,把种苗的藤条中部在插植前剪切成2寸左右包含两个芽眼的芽条,以3×3厘米的密度插植在有机质≥4%、营养土厚度≥10厘米的苗床上。插后覆盖营养土1厘米至1.5厘米,覆盖营养土后洒水淋湿,覆盖稻草,幼苗长出后撤除稻草。
3.定植:3月5日至3月10日,将幼苗直插入土,深度以葛芽刚好贴地面为准。每亩定植1000至1100株,行距1.2米至1.6米,株距0.4米。
4.施肥:增施腐熟家栏肥,每亩施用≥500千克。
5.植株调整:4月5日至10日,在两株之间插一条篱,高度2米,每亩使用600至800条篱。选择一条壮苗留下,其余弱苗除去,并引葛蔓上篱。6月5日至10日左后,挖开植株基部地堆,露出葛根头部,让阳光照射,并选葛形好的壮葛、每科留葛1至2条。
(四)采收及贮藏
12月上旬,当粉葛叶片大部分变黄时,选择晴天进行收获。贮藏采用泥土埋藏方法,把粉葛整齐排列于草棚下,用泥土覆盖10厘米左右。在储藏过程中注意保持泥土湿度在35%至65%,贮藏期不超过6个月。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形状长条形、无分叉,肉质乳白色,口感绵软细嫩,带糯(粘)性,味道甘甜,无渣,无异味。
2.理化指标:以干基计,蛋白质≥2.49%,可溶性固形物≥8.8%,粗纤维≤1.07%,淀粉≥30.8%,水分≤58.4%。
3.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火山粉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火山粉葛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