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县,
海南省直辖县,位于海南岛西北部,是环北部湾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介于北纬19°23′—20°01′,东经109°45′—110°15′之间,全县陆地总面积2072.97平方千米,海域面积470.53平方千米。澄迈县属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高温多雨,雷暴多,台风频繁,四季不明显,干雨季分明,雨热同期。截至2022年8月,澄迈县下辖11个镇和金安筹备组,3个国营农场、1个省直属林场。县人民政府驻金江镇。截至2023年末,澄迈县常住人口50.66万人。
历史沿革
澄迈县因古县治老城有“澄江”“迈岭”,故取山水名之首定县名为“澄迈”。
汉代,西汉
元鼎六年(前111年),平定南越。
元封元年(前110年),在海南岛上设珠崖、儋耳两郡,设16县,隶交趾刺史部,苟中县隶珠崖郡,郡治在今琼山市龙塘镇潭口村委会大宾村(古称石岭村或石陵村),一说在今琼山市遵谭镇东谭村,苟中县治设在那舍都(今美亭乡东北隅)。
初元三年(前46年),朝廷撤销海南岛所有郡县,在大陆设朱卢县遥领海南。
魏晋南北朝时期,梁
大同六年(540年),在海南儋耳故地设崖州,管辖海南岛。
隋代,
大业三年(607年),在旧苟中县境立澄迈县,属珠崖郡。
唐代,
武德五年(622年),澄迈县管辖4个乡,改珠崖郡为崖州,隶属崖州。贞观五年(631年),析崖州之琼山设置琼州,仍隶属崖州。
贞观十三年(639年),析琼山、澄迈领地增设曾口、颜罗、容琼三县,均隶属琼州。
乾封二年(667年),琼州与琼山、曾口、颜罗、容琼、乐会1州5县被黎民攻占,临机县划归崖州管辖。
贞元五年(789年),岭南节度使李复收复琼州及琼山、曾口、颜罗、容琼、乐会1州5县,置琼州都督府,同时罢崖州都督府,隶属屋州。
五代十国时期,南汉
乾和十五年(957年),琼州之地省颜罗、曾口两县,曾口县地(辖区约今澄迈县的瑞溪、新吴、永发3个乡镇,今定安县的新竹镇等,今屯昌县北部等地)划入澄迈县,曾口县治在今永发镇博罗村。
宋代,
开宝五年(972年),澄迈县管辖贵平、恭顺、永泰3个乡,废崖州,以其地入琼州。
熙宁六年(1073年),海南置琼州,设琼管安抚司,隶属琼州。
宣和元年(1119年),琼管安抚司改为琼管安抚都督,隶属琼管安抚都督。
元代,
至元十五年(1278年),琼管安抚都督改为琼州路安抚司,澄迈县隶于琼州路安抚司。
明代,
洪武二年(1369年),琼州路安抚司改为琼州安抚司,澄迈县隶属琼州安抚司。洪武三年(1370年),琼州升为琼州府,直隶琼州府。
清代,初袭明制,澄迈县仍直隶于琼州府。
光绪十七年(1891年),在金江镇创建金江行署。光绪十八年(1892年)至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金江行署始告建成。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县署从今老城墟迁到金江行署办公。
中华民国时期,民国元年(1912年)7月,澄迈县隶属琼崖绥靖处。民国二年(1913年)3月,隶属琼崖镇守府;同年9月,隶属琼崖绥靖督办公署。民国三年(1914年)夏,隶属琼崖道。民国十年(1921年),隶属琼崖善后处。民国十五年(1926年)2月,隶属琼崖行政区委员会;同年11月,隶属琼崖行政视察专员公署。民国十七年(1928年)3月,隶属广东省南区善后委员公署。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3月,隶属广东省琼崖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7月,又隶琼崖绥靖委员公署;8月,县公署改称县政府。民国三十五年(1936年)7月,隶属广东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2月,隶属琼崖战时党政处;12月,隶属广东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隶属广东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隶属广东省政府主席琼崖办公处。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1月,隶属广东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21日,隶属海南特别行政区;同年4月,隶属海南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公署;同年5月,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海南各级政权全部解体。
1950年4月22日,澄迈县解放,中共澄迈县委员会、澄迈县人民政府从六芹山迁进金江镇,接管澄迈县;同年5月,隶属海南军政委员会。1951年4月,隶属海南军政委员会西区办事处和广东省人民政府海南行政公署双重领导。1958年12月1日,澄迈和临高两县合并,初称金江县。1959年3月22日(一说1959年1月13日),改称澄迈县。1961年5月30日,恢复澄迈、临高两县建置。1967年3月,隶属广东省海南地区军事管制委员会。1968年4月,隶属广东省海南行政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1月,隶属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公署。1984年10月,隶属广东省海南行政区人民政府。1988年4月,海南建省,直隶海南省。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清光绪元年至宣统三年间(1875—1911年),设置恭贵和永泰两乡,下辖41个都共358个图。中华民国建立后,废都图设警察区署,实行保甲制;不久又废警察区署设民团,实行里甲制;后又废民团设区公所,恢复保甲制。民国二十年(1931年),全县设立6个区公所;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改设5个区,15个乡(镇)。
1950年5月,全县设立5个区、57个乡(镇);1952年8月3日设立6个区、57个乡(镇)。1953年3月,设立6个区、105个乡(镇)。1957年8月撤区并乡,全县设14个乡(镇)。1958年9月20日后撤销乡(镇)建制,设立6个人民公社。1983年10月后,撤销人民公社,全县设立16个区、1个区级镇,下辖145个乡,1021个管理区。
1986年11月后,撤销区公所和小乡建制,全县设立12个乡级镇和6个乡,145个村委会,1021个村民小组。1989年,乡镇辖下村民委员会更名为管理区,村民小组复名为村民委员会;1995年,管理区改名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改为村民小组。1998年全县共有12个乡级镇和6个乡,157个村(居)委会,927个自然村。
1999年,澄迈县辖金江、长安、太平、美亭、山口、加乐、文儒、石浮、永发、新吴、老城、白莲、马村、福山、桥头、中兴、仁兴、瑞溪等18个乡镇,村(居)委会157个,村民小组1038个。2002年7月,实行乡镇调整,全县设镇10个,村(居)委会157个,村民小组1120个,自然村826个。
2005年,全县有乡镇10个,村(居)委会165个,村民小组1002个,自然村813个。2007年,澄迈县华侨农场实行体制改革,组建大丰镇,实行镇场合一,一个区域、两块牌子。
2010年,全县辖金江、老城、福山、桥头、瑞溪、永发、中兴、文儒、加乐、仁兴和大丰11个建制镇:年底,全县有村(居)委会176个,村民小组961个,自然村867个。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8月,澄迈县下辖11个镇和金安筹备组,191个村(居)委会,有3个国营农场、1个省直属林场。县人民政府驻金江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澄迈县位于
海南岛西北部,地理坐标介于北纬19°23′—20°01′,东经109°45′—110°15′之间。北临
琼州海峡,东接
海口市、
定安县,南邻
屯昌县、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西连
儋州市、
临高县。陆地东西宽56.25千米,南北长70千米,全县陆地总面积2072.97平方千米,海域面积470.53平方千米。
地质
澄迈县的地质历史,始于古生代地层。在距今4亿一5亿年的奥陶一志留纪,地壳急剧下降,并形成西南东北向的拗陷带,海水从西南方向入侵,沉积一层页状建造和类复理石建造岩石。志留纪末,发生加里东运动,地壳隆起,遭受剥蚀。晚古生代石炭纪时,地壳发生沉降,再度出现海侵,在凤朝田村至加月村一带沉积一些层以沙泥质岩石为主体的岩石。澄迈县缺失中上石炭统和二迭系的沉积,表明澄迈县在3亿年前的下石炭世末已全面褶皱上升为陆。晚二迭世末发生的华力西运动,几乎波及整个海南地区,使古生代地层发生强烈褶皱变形,形成东北向的褶皱构造带,随着这次构造盍运动,还伴有大规模的华力西一印支期花岗岩的侵入。
中生代全县继续隆起上升,遭受剥蚀,仅在一两处(新吴、山口乡太彦)白垩纪山间盆地内堆积有陆相红色碎屑岩的沉积,同时伴随有中酸性岩浆侵入和喷发活动,形成分布于效古至南方水库一带的花岗岩,以及山口乡田坡村一带的流纹岩。新生代时南部和北部在构造上表现差异极大,王五至文教断裂以南(相当于大塘河、南渡江以南)的继续隆起,遭受剥蚀,而北部(王五至文教断裂以北)则为雷琼新生代断陷盆地的一部分。该盆地在新生代早期的下第三纪时沿着东西向断裂呈阶梯状陷落,形成断陷,沉积层杂色的以陆相(冲洪积相和湖泊相)碎屑堆积为主的地层,最厚达2000多米;上第三纪时南海海盆扩张海水侵入,堆积了厚达1000米的滨海一浅海相沉积;这说明距今1200万一2500万年的上第三纪时琼州海峡雏形已经形成,使海南岛与雷州半岛隔海相望;第四系以河流相为主;沉积相的特征及其变化,反映了县北部新生代时期地壳从局部断陷沉降(早第三纪)发展为大面积断陷(晚第三纪),再转变为隆起(晚第四纪)的复杂演化过程。在这时的每一个地质发展阶段上,均伴随着多期次的火山活动,并形成大面积的岩被和众多的火山堆,堆积厚达100多米以上的熔岩和火山碎屑岩。这些特征标志着北部在构造上的活动。
地形地貌
澄迈县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丘陵岗地,占总面积45.6%,中部为南渡江沿岸河积平原,占总面积14.6%。北部为台地和滨海冲积平原,褶皱明显,占总面积的39.8%;地势最高点为大王岭,海拔513米。
丘陵岗地: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中兴、仁兴、加乐、文儒、石浮一带,面积6.60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2.37%。其岩性组成有花岗岩、沙页岩、红色砂岩、变质岩等。丘陵地按高度分为高丘陵和低丘陵,高丘陵为250—500米,面积9253.34公顷,占总面积4.53%;低丘陵为100至250米,面积5.67万公顷,占总面积27.74%。海拔100米以上的山岭有大王岭、白石岭、尖石岭、苦香岭、
美朗岭、
南味岭、九乐山、
六芹山、
风门岭、花公岭等52座。
台地: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山口、太平、金江、美亭、白莲、老城、大丰、福山、桥头一带,高出海面50-100米。表现形成有孤立的火山锥、火山口和广阔的火山台地,由更新世喷发的火山岩组成,面积8.3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0.99%。
平原阶地:主要分布在中部的太平、长安、瑞溪、新吴、永发等南渡江沿岩地区、由沙壤和黏土组成的南北两大片河积平原。如罗浮洋、太平洋等;北部的老城、马村、桥头等地,是由海岸风浪堆出沙堤和沼泽地组成的海积平原,受河流的冲刷和海潮作用,在河流低阶地下部、河谷以及海成沙堤。
气候
澄迈县属热带季风气候,季风影响大,光照充足,高温多雨,雷暴多,台风频繁,四季不明显,干雨季分明,雨热同期。一年四季气温变化不大,最冷的冬季(12月至次年2月),气温比年均气温23.8℃偏低5.0—6.4℃之间。全年高温多雨,光照充足,热量丰富,但雨量分布不均,时空变化大。
1999—2010年,澄迈县年均气温24.2℃,年际变化在23.3—24.7℃之间,变幅1.4℃。2010年高温年,年均24.7℃。全年各地年均气温差异不大,一般在23.5℃左右,其分布状况是,中部略高,南北稍低。
澄迈县年中高温天气多出现在6—7月,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28.4℃。常出现高温纪录,极端平均气温为29.8℃;极端高温日出现在2007年4月1日,为41℃,全年有9个月(3—11月)平均气温都在21℃以上。常年最冷的天气多出现在1月,平均气温17.5℃,月际变化在13.4—20.2℃之间。极端低温月为13.2℃,出现在1999年12月24日;极端气温日为2.0℃。温差小,年均气温日较差为8.5℃,各月一般在7.4—9.5℃之间变动,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
澄迈县雨量分布不均,干雨季分明,雨季平均降水量1485毫米,占年均雨量的83%,其中,5—9月雨量较多,5个月总量为1307.9毫米,占年均雨量的7%;干季雨量占年均雨量的17%;其中,12月至次年3月雨量最少,4个月总雨量119.5毫米,仅占雨量的6.7%;常出现历史性冬春缺水月最多雨量1133.2毫米,出现在2010年10月,月最少雨量为3.4毫米,出现在1999年2月。年均雨日为162天,最多年份189天,最少年份123天。
水文
澄迈县境内共有大小河道20多条,总长250.1千米。南渡江澄迈段是澄迈县河网之主纲。自西边流入南渡江的河沟有:荔枝湾沟、风朝田沟、石鼓岭沟、九乐山沟、犁沙河、大堀沟、中贡河、大塘河、汶安河等;自东边流入南渡江的河沟有大岭沟、贤口沟、石弄花沟、合水沟、南味沟、加蟹涧、奉水涧、牛温坑溪、效古涧、太平溪、东排洋溪(又名海仔河)、仁格河等。县北部有美未河、美素河(又名花场河),双杨河(又名销阳河)等流入大海。境内流程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
南渡江、
大塘河、
澄江、
海仔河、汶安河、绿现河、龙洲河、
花场河、
双杨河、
下岭河等14条。集雨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下的还有北潭溪、加潭溪、北文溪、排坡溪、老城溪等。
澄迈县海岸线东起拨南村,与海口市分界;西至桥头镇包岸村,与临高县毗邻。内湾海岸线全长89.84千米,外湾海岸线全长37.50千米。海域总面积470.53平方千米,约占全县陆地面积二分之一。
特点:澄迈县海域海水深度较大,平均水深为40米。海域海水温度夏季较高,冬季较低,南北相差小。表层平均温度为25.3℃,最高温度达33.7℃,最低温度为19.0℃。海域海水盐度较大,常年盐度变化不明显,南北盐度相差不大。表层平均盐度为29.5‰,最高盐度达32.8‰,最低盐度为15.5‰。
潮汐:据1988年秀英基面实测资料分析,澄迈县海域涨潮历时平均为14小时25分钟,落潮历时平均为9小时35分钟,落潮历时年平均潮位为1.25米,年最高潮位为3.78米,年最低潮位为0.13米,年平均潮差为1.60米,年最大潮位为1.70米,年最小潮差为1.36米。
土壤
澄迈县土壤分为水稻土、砖红壤土(赤土)、潮沙泥土、菜园土、滨海沙土、石质土6个土类、13个亚类、49个土属、164个土种、11个变种。
植被
澄迈县境内植被有自然植被和栽培植被。自然植被主要分布在林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约8.80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2.41%。有大戟科、山荔枝科、无患子科、桃金娘科、桑科等热带次生林;仁兴、中兴地区多为橡胶及热带次生林、经济林和灌木林。中部平原阶地、北部阶地台地、沿海地区多为人工林和经济林(包括橡胶林)2010年,全县林木覆盖率达52%以上。
自然灾害
1999-2010年,影响澄迈县的台风(含热带低压)共计33次,年平均3次:最多年6次(2009年),最少年为零(2004年、2010年)。年发生率为97%。按台风影响程度,一般影响出现17次,占累年的51%;中度影响共出现13次,占累年的40%;严重影响共出现3次,占累年的8%;严重影响的台风,年发生率为29%,即约3年一遇。初台风平均始期在7月上旬。瞬间极大风速33米/秒,向西北;平均最大风速25米/秒,风向西北。日最大雨量为349.3毫米,过程最大雨量为433.1毫米。
1999一2010年,澄迈县发生过2次洪涝,年均为0.1次,即每10年发生一次。洪涝多由台风带来的连续暴雨(日雨量80毫米)所造成。全县年均暴雨日为7天,最多是2000年和2010年各13天。2004年,澄迈县出现旱情229天,年中最长一次连旱是97天,开始时间是2004年9月26日,终止时间在2004年12月31日。2005年,澄迈县出现旱情227天,年中最长一次连旱是131天,开始时间是2005年1月1日,终止时间在2005年5月10日。
龙卷风:2001年2月,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引发龙卷风天气,澄迈县房屋损坏、瓜菜等损失共计572万元。
低温阴雨:1999一2010年,澄迈县共出现低温阴雨天气6次,年均0.5次,最多年为24天,出现于2008年1月24日至2月16日。
冰雹:1999—2010年,澄迈县共出现冰霞天气2天,年均0.2天,其年发生率为15%,即7年一遇。其地理分布是中部,南部山区较多,北部沿海地区较少,冰雹的移动路径与龙卷风基本相似,自西南向东北。
清明风:1999一2010年,澄迈县受清明风影响有4次,年均0.35次,清明风一般持续3—5天。
此外,个别年也出现干热风影响早稻的结实率;寒露风对晚稻的抽穗扬花也有一定影响。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澄迈县地表水流程面积2564.1平方千米,常年流水量3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为3.651亿立方米,分为南北两大地区。北部地区福山至美亭以北水文站钻孔透露,上新统地层2—4个含水层,含水层岩性为贝壳沙砾岩,沙砾卵石中粗砂,砂质亚砂土。厚度25—70米。大拉钻孔水位深49米,东水港钻孔水位高出地面5.73米,单位水量分别为0.64升/秒、1.51升/秒。
生物资源
澄迈县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有11个大类310种。其中,有水稻、陆稻、玉米、高粱、狗尾粟等谷薯类,白菜、芥菜、苋菜等蔬菜类,冬瓜、黄瓜、土瓜等瓜类,荔枝、龙眼、波罗蜜等果类青豆、赤豆、黄豆等豆类,红藤、白藤、黄藤等藤竹类,忍冬、决明、草决明等中草药,菊花、蒜莉、木芙蓉等花草类,花生、芝麻、油菜等油脂类,咖啡、胡椒、香茅等经济作物,石梓、香楠、胭脂等木材类。
按生物学分类,澄迈县拥有动物资源共10个大类228种。其中,有黄牛、水牛、羊等哺乳类,鸡、鸭、鹅等鸟类,金钱龟、水鳖、蜥蜴等爬行类,青蛙、蟾蜍、树蛙等两栖类,黄鳝、罗非鱼、鲤鱼等淡水鱼类,麻鱼、海鳗、马鲛等海水鱼类;有蝗虫、蜂、蜻艇等节肢类,海星、海胆、海参等棘皮类,河蚌、蚬、蜗牛等软体类,蚯蝴、水蛭、山蛭等环节类。
矿产资源
澄迈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有石油、石英石、石灰石、黄金、白银、水晶、泥煤、铅锌、赤铁、高岭土、锰、花岗岩、玄武岩等。
石油:位于福山一带。经中奥合作勘探福山凹陆地石油,按金凤南1号探井获得高产油气流,经放喷计算,日产原油228吨,天然气11.3万立方米。
石英石:位于南蛇岭,又称南蛇岭硅石矿。总藏量5000万吨以上,平均品位为含硅99.5%,耐火度为1547.6T。矿床露天,宽80米,长12千米。
石灰石:位于石浮热水溪、高田坡等地,总储藏量1070万吨,方解石占99%以上,平均含石灰钙(CaO)53.92%。矿石多为一级品,是较好的水泥、石灰原料。当地群众已开采多年,矿床土层深,开采难度大。
黄金:矿点一位于文儒镇金沟岭,属沙金,每立方米土壤含沙金0.06克。民国期间已开采。矿点二位于仁兴乡马牯岭,属小型黄金矿,于1991年零星开采。
白银:位于仁兴镇银孔岭。此岭为澄迈县与儋州市分界岭,两县市农民从两侧开采,县界内已开采矿点9个,系银金共生的小型矿。
水晶:矿点一位于仁兴镇美合岭,矿床长5.5千米,宽3千米,6条矿床有3条露出地面,大的矿苗15—17毫米,至今还没有开采、矿点二位于银瓶岭,海拔237米,是澄迈县和屯昌县交界岭,系白银、水晶矿,当地农民已零星开采。
泥煤:分布在瑞溪镇加巨一带。20世纪60年代初,曾组织开采,因煤龄幼、质量差而停止。
高岭土:分布在九乐山、瑞溪镇和山口乡等地,当地农民已开采,用以制作日用器具和建筑材料。
石墨:分布在文儒镇石浮水井村旁,经探明,有开采价值。
铅锌:分布于加乐镇加桐村西北侧。20世纪80年代曾有过小规模开采。
软锰:分布在山口乡横滩村旁,质量好,有开采价值。
花岗岩石:分布在文儒镇的山猪岭、加朗园、虎头岭,加乐镇的石桩岭,仁兴镇的山水岭,中兴镇的东岭、大石岭、土龙村旁等地区,储藏量大,已陆续开采。
玄武岩石:分布在福山镇的永文岭、虎岭、福山水库东侧,桥头镇的雷公岛,林诗岛等地。储藏量大,有开采价值。雷公岛、林诗岛的玄武岩风化石,保存完整,是研究海岸地质结构较有代表性石材资料。
此外,仁兴镇的石鼓岭铜矿,永发镇的新吴石壁岭铁矿,中兴镇的二步岭磁矿等,均有开采价值。
人口
2023年末,澄迈县常住人口50.6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1.57%。全年出生率9.10‰;死亡率7.02‰。从年龄结构看,1-14岁人口20.15万人,15-64岁人口65.55万人,65岁以上14.29万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澄迈县常住人口497953人。全县有汉族、黎族、苗族、壮族等35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8.03%,少数民族人口占1.97%。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3年,澄迈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5.31亿元(不含保税区),比2022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1.67亿元,比2022年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90.11亿元,比2022年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283.53亿元,比2022年增长10.6%。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4.6:18.2:57.2。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1.2、1.7、6.1个百分点。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8178元,比2022年增长8.8%。
2023年,澄迈县全口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37亿元,同比下降19.9%。其中,地方税收收入42.45亿元,同比下降15.8%;地方非税收入8.92亿元,同比下降35.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1.99亿元,同比下降3.7%。分税种看,企业所得税9.95亿元,同比下降9.5%,个人所得税4.48亿元,同比下降58.1%,增值税18.62亿元,同比下降6.9%。
2023年,澄迈县固定资产投资203.05亿元(含跨区域项目),同比增长1.8%,增速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6.3%,非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5.8%。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4.8%,产业投资下降6.0%,公共服务投资增长17.8%,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0%。
2023年,澄迈县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47元,比2022年增长7.2%。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982元,同比增长5.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3元,同比增长9.1%。2023年全县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475元,比2022年增长10.4%。
第一产业
2023年,澄迈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4.46亿元,比2022年增长5.0%。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4.71亿元,比2022年增长5.2%。其中,种植业产值增长5.2%,林业产值增长26.7%,畜牧业产值增长1.4%,渔业产值增长4.1%。粮食总产量19.04万吨,同比增长11.8%;蔬菜产量87.93万吨,比2022年增长3.5%;水果产量47.76万吨,比2022年增长6.6%;生猪出栏量45.53万头万头,比2022年增长8.7%,猪肉量3.89万吨,比2022年增长15.9%;禽类肉量5.69万吨,比2022年增长3.3%;水产品产量11.27万吨,比2022年增长2.8%。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增加值2.86亿元,比2022年增长6.4%。
第二产业
2023年,澄迈县工业增加值57.93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22年增长2.2%,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6.1%;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9.6%。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7.6%,股份制企业增长17.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22.6%。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2.24亿元,比2022年增长21.5%。
2023年,澄迈县工业分门类看,采矿业比2022年增长13.1%;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比2022年增长3.5%;制造业比2022年下降1.6%。分行业看,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比2022年增长55.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比2022年增长22.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比2022年增长3.1%、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比2022年增长3.0%、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比2022年增长1.4%。
第三产业
2023年,澄迈县房地产项目房屋施工面积458.32万平方米,增长10.3%,其中2023年新开工面积70.20万平方米,下降41.4%。全县房屋销售面积53.22万平方米,比2022年增长53.7%;销售额60.87亿元,比2022年增长33.2%。全年全县接待游客总人数412.26万人次,比2022年增长28.9%;其中过夜游客人数226.16万人次,比2022年增长26.5%。全县旅游总收入35.85亿元,比2022年增长35.5%。
2023年,澄迈县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73.38亿元,比2022年增长16.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90亿元,比2022年增长22.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3.65亿元,比2022年增长6.4%;金融保险业增加值10.72亿元,比2022年增长1.6%;房地产业增加值32.36亿元,比2022年增长15.3%;其他服务业137.60亿元,比2022年增长6.6%。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508.42亿元,比2022年增长3.9%。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62亿元,比2022年增长27.5%,增速全省排名第一。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下降0.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95.2%。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140.94亿元,增长55.1%,餐饮收入13.80医院,增长12%。
2023年,澄迈县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119.81亿元,比2022年增长66.5%。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2022年增长18%,饮料类增长221.7%,烟酒类增长19.1%,日用品类增长122.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增长150.2%,化妆品类增长114.2%,金银珠宝类增长270.5%,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68.6%,通讯器材类商品增长18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4.8%,汽车类增长796.6%,家具类商品下降5.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38%。
2023年,澄迈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期末余额378.27亿元,比年初增长5.6%。其中,住户存款219.21亿元,比年初增长10.9%;非金融企业存款115.11亿元,比年初增长6.3%。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期末余额228.21亿元,比年初增长1.9%。其中,住户贷款78.72亿元,比年初增长8.0%;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49.49亿元,比年初下降1.1%。
2023年,澄迈县货物进出口总额100.55亿元,比2022年下降0.5%。其中,出口46.69亿元,比2022年增长1.8%;进口53.86亿元,比2022年下降2.5%。货物进出口逆差7.17亿元。全年全县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41.96亿元,比2022年增长67.2%。全年全县实际利用外资2.15亿美元。全年货物运输量268.1734万吨,货物运输周转量13574.7518万吨千米。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西线31千米,中线30.0346千米,G360文临高速41千米。全年主要港口吞吐量1658.6968万吨,同比2022年增长19.84%。全年旅客运输总量72.1846万人次,比2022年增长29.98%。旅客运输周转量5116.8833万人千米,比2022年增长65.89%。
交通运输
综述
澄迈县境内有
海南地区环线高速公路、
中线高速公路、
海口市绕城高速公路、粤海铁路、海南西环铁路、
文昌—临高高速公路和
海口—榆林(中)公路、
海口—榆林(西)公路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运线穿过;建成九大码头,年吞吐能力约1200万吨,马村港区是全国25个中心枢纽港之一海口港的核心港区,设有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马村口岸,是重要航运枢纽。
公路
澄迈县公路运输已初步形成以国省干线公路为主要通道,贯通全县、辐射各镇、连接周边市县的公路交通网络。截至2020年底,澄迈县境内公路通车里程2961.92千米,公路网密度142.95千米/百平方千米。按公路行政等级划分,澄迈县境内国道(含国家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31.09千米,省道通车里程177.11千米,县道通车里程155.08千米,乡道通车里程515.19千米,村道通车里程1983.45千米。
铁路
澄迈县境内有
海南西环铁路和
粤海铁路途经,其中海南西环铁路设2个站,粤海铁路设1个站。
老城镇站位于西线高速白莲互通西侧,中心里程K13+344.435,北距海口站12.7千米。
福山镇站位于西线高速福山出口白糖村附近,中心里程K35+359.624,北距老城镇站22千米,南距
临高站16.8千米。
澄迈站始建于2000年,隶属于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粤海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为三等站。
航运
澄迈县境内的马村港区是海口港货运主要港区,是澄迈县发展保税仓储、现代物流和临港产业的重要依托。马村港区将以集装箱、件杂货、干散货、液体散货和货滚运输(含危险品)为主,主要满足省内生产生活需求,同时兼顾南海开发后勤保障功能。
公共交通
截至2017年12月,澄迈县运营6条城市公交线路,共计40台公交车辆,线路总里程为93千米;共有5条海口线路,分别是游6、35路、55路、57路和59路。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年,澄迈县共有普通中小学校112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其中:高级中学2所,完全中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5所,初级中学13所,完全小学58所,教学点19个,特殊学校1所,民办学校11所。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593人,同比增长8.22%;普通高中在校学生8274人,同比增长5.54%;普通初中在校学生21977人,同比增长6.07%;普通小学在校学生46005人,同比下降0.83%。全年有5所公办幼儿园开园办学,新增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学位5490个,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101.17%。
科学技术
2023年,澄迈县发放高企认定、研发经费增量奖励资金1242万元,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量和通过量分别同比增长38%和56%,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数量同比增长44%。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69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5家。2家企业工业互联网改造项目入选全省优秀案例。国家创新型县获批创建,在全省打赢科技创新翻身仗三年行动工作和2023年度工作中均获评优秀。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高新技术企业总量、技术合同交易额等多项指标均排名全省前三。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2个、院士工作站1个,规上工业企业内设研发机构数量增长近12倍。全县新增市场主体1.6万多家,同比增长57.73%。
文化体育
截至2020年10月,澄迈县有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924家,其他实体文化企业232家。文化产业规上企业8家、规下企业1148家,包括歌舞(游艺)娱乐场所55家、电影院线4家、网吧17家、演艺场所6家等。镇综合文化站设置率达100%,站舍面积达到300㎡,其中国家一级文化站1家,二级文化站2家,三级文化站3家。各村建有农村文化室。
医疗卫生
2023年,澄迈县共有卫生机构数442个,同比增长1.1%;床位数达3060张,比2022年减少1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590人,下降0.6%。其中,执业医师1205人,下降5.5%;注册护士1633人,增长1.6%;药剂人员165人,增长5.8%;检验技师106人,增长11.6%。
社会保障
2023年,澄迈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432人,比2022年增长2.6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307人,比2022年下降13.99%。年末全县有2255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7328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342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年临时救助1397人次。全年领取定期抚恤金、定期生活补助金的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1516人。年末全县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20个,其中养老机构7个,儿童福利和救助保护机构13个。民政服务床位548张,其中养老服务床位548张。累计建成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5个。
截至2023年末,澄迈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63967人,比2022年增长6%。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0.99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27070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0645人,增长6.1%;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16425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63967人,比2022年增长6%。参加工伤保险人数73464人,增长0.4%。参加生育保险人数69906人,增长8.5%。全年安居房新开工建设1544套、公开配售1271套。全县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个。
历史文化
文物
澄迈县重要文物考古发掘为两次对福安窑址的考古发掘。2002年5—7月,福安窑址清理出土文物2300多件。2004年3—5月再次对福安窑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文物1000余件,均为清代陶瓷。按釉色分为青釉、青花、酱釉三种,器形主要有碗、壶、罐、杯、盘、盘、碟、盆、缸、瓮、盏、香炉、砚台、烟斗、器盖、瓷权(枰蛇)等。其中青花器形印有文字、花卉图案,一些明显呈海南地方特色的青蛙纹样。还发现大量窑具,主要有垫饼、垫圈、垫钵等。据2024年6月国家文物局官网数据,澄迈县博物馆馆藏藏品2479件/套,珍贵文物10件/套。
澄迈县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据2024年6月综合网站信息数据,澄迈县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3项。
非遗项目
据2024年6月综合网站信息数据,澄迈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4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2项。截至2021年12月,澄迈县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处,综合陈列室1处,专项陈列室4处,传习所2处,分类展示厅3处,传承人工作室1处、体验馆1处。
风俗民情
1.定亲:俗称“出命”。男女恋爱成熟后,经双方父母同意,女方父母将其女儿的生辰八字写成庚帖,托媒人送交男方父母。三天内,男方家中没有不祥之兆头,就认为女命吉利,继由男方家长将男女生辰请择日先生合算,如无冲无克,表明两命相配,男女和合,可以百年偕老。此后,由男方选吉日,备彩礼送到女家,俗称“号命”“送槟榔”,女方称为“定命”,这就表明男方已有媳妇,女方已有丈夫,俗称“红纸合命,百年偕老”。
2.问亲:送“槟榔”后,双方准备结婚,由男方备糕饼、裸或猪肉等简单礼物,请媒人带到女方家庭,要求女方父母准予迎亲女方父母同意,男方就择定吉日迎亲,若不同意,则延至次年再问亲,直到女方同意为止。
3.送彩礼:即报知迎亲的日期和送红线,以给新婚女方出嫁之日开脸。女方父母同意女儿出嫁后,由男方选择结婚日期,俗称“择日”。结婚日期择定后,男方便将日期、红线和彩礼送到女方家,俗称“送钱”,也称“报日”。彩礼多寡,视男方家境而定。富者多送,贫者少送。
4.迎亲:迎亲之日,女方送嫁妆,男方组织伴郎,有的还备“八音”队,又称鼓吹队,到女家迎亲。新娘由伴娘、媒婆陪送,随新郎到男家。及至男家门庭,鼓乐齐奏,鞭炮齐鸣,新郎新娘齐进厅堂跪拜祖先,然后进洞房。期间,男女家皆备筵席,宴请宾朋。同夜,夫妻吃“和好饭”,亲友戏闹新娘,俗称闹洞房。翌日晨,新娘出中堂扫地,进厨房往灶里加火,往缸里加水,到庭院里喊猪叫鸡,喂猪喂鸡,然后,向长辈行礼、认亲戚。第三天,新娘回路(即回嫁家),于同天或数天后,男方家备薄礼到女方家接回新娘,至此,婚礼完成。
1.春节:通常是指农历正月的初一、初二、初三,这三天,不管食的、穿的、用的,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叫备年货。正月初一前的2022年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民间称为除夕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除旧布新,张贴春联,杀鸡宰鹅,祭神祀祗,鸣放鞭炮。同夜,全家围炉吃饭,给小孩压岁钱、利是钱等。有的地方还聚众抬神游村,舞龙舞狮,武术表演;或举行文娱体育活动,以增加节日气氛。
实际上,民间的春节节期是自农历正月的初一延至正月十五日。正月十五日叫元宵节,称为小年。这天晚上叫“元宵”。宋代以来澄迈就有观灯的风俗,所以又叫灯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就是指在这夜所举行的歌舞灯会娱乐活动。澄迈县各地农村,一般都宰鸡宰鸭等祭祀家中祖先和敬奉村中庙神,夜间抬神游村,家家户户烧香点烛,鸣放鞭炮,迎接“公祖”进屋,以保平安。有些地方还白天“装军”。舞龙舞狮、武术表演、举彩旗、扬横幅游街,举办各种游园晚会。
2.清明节:缅怀先人的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扫祭自家的坟墓,或聚集同族兄弟扫祭祖坟。表示悼念已故亲人,饮水思源,策励后人发奋创业。
3.端阳节:也称“端午节”“重午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节前几天,家家户户包粽子。五月初五这天,每家挂艾草叶、洒雄黄或带黄姜,人人吃粽子等。
4.中秋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民间有在中秋节吃月饼拜月亮的习惯。这天,家家户户都买中秋饼,吃饼赏月。离家的亲人也都返家和家人团聚。有些人家在庭院里摆起桌凳,将月饼供于桌上,点起香烛,祭祀月亮,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饼边赏月,大人给小孩讲“媒娥奔月”“吴刚伐桂树”等有关月亮的故事。除吃月饼外,还加点酒菜,供全家人饱“肚福”。青少年男女,喜欢在中秋节这夜放针,即中秋之夜十一二点钟月亮较大较圆的时刻,在室外有月光照射到的地方放一碗水,然后在水的上面平放一枚缝衣服用的银针,通过看月光照射银针产生的投影的形状来预测一生的前途。
5.冬至节:每年农历十一月冬至日,系二十四节气之一。这天,澄迈县从城镇到农村,都有以甘薯、大薯配米磨粉,做甜薯棵的习俗,以示一年五谷丰登。有些姓族,约定在此天,扫祭远祖坟茔,如渡琼始祖、立宗始祖、定居始祖等,如同清明节。
6.公期:公期是各地群众为了纪念本村、本族的始祖(公或婆)的诞辰或纪念某个神圣的圣诞日而组织的集体活动公期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时间不一,内容多样,涉及面广,参与人多。20世纪50—70年代,大部分乡村曾一度中断过,后复盛行。
公期活动的形式多样:“装军”,即白天民间集合群众少则几十人,多则二三百人,排成两行长龙队伍,拿藤盾、握铁叉、持长棍、把红花、挂彩带、举帅旗、扬彩旗,扛着神像,敲锣打鼓,舞龙、舞狮、舞虎,还有武术队、秧歌队、腰鼓队、仪仗队随行等等,其秩序井然,十分威风。有的游村,有的游街,因地而定。晚上,演木偶戏或琼戏,热闹非凡。亲朋好友,都来凑热闹,喝酒观景。在澄迈县中兴、仁兴、文儒、坡尾等地方,则是以交易农民编织的竹器和各种生产生活用具为主要内容,很有特色。规模小者则是各家各户准备“三牲”(肉、鱼、三鸟)和糕稞祭祀神祇,保佑平安。
1.开耕:也叫试耕,头日田,是澄迈县农村耕种的传统习俗,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日(县南地区为初二日)举行。同日早晨,各家各户由家长牵牛扛犁或耙到地里耕作,全家成年人随后在水田里插秧,坡地上种豆,表示这年农耕有了好的开端,盼望全年有好收成。
2.立春: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之首。传说天府在立春日有惠牛免役之德。同日,龙事于地,动土伤龙,龙必涸泽而天旱,瘟必弥漫,疸必滋生,天灾必降。立春之日不驶牛,祈祷全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安居乐业。
3.拆迁:民间拆迁建房等重大土建活动,都要选择良辰吉日,即选择一个“五行相生”的吉曰,方予开工,甚至伐木盖房屋,做家具等,但伐木制棺材,则择空日。
4.建房:建房造屋的习俗包括择日、奠基、压脊带、升梁和入屋等五个方面,简述如下。
(1)择日:建新屋前,将全家人的生辰八字送到择日师的手里,请日师挑择一个对全家人的命无犯无克,又添丁发财的良辰吉日。吉日择好后方能兴举土木。
(2)奠基:即挖好墙基后,按选定的时辰和东西南北四方位置,先请道士挖荒坟、除污土,燃烧香松乱撒全场,辟邪驱妖;再请吉利人(三代双全者)撒橘叶、抽叶、米谷和硬币,然后下石筑基,由四亲六戚送来棵糕、猪肉等物品庆贺,表示送福:如不择吉日建房,那必须写“鲁班公的神衔”竖在前面,一碗清水、一支橘叶、一个香炉,在每天开工前烧香,拜一直到房屋竣工后才备好酒饭鱼肉、金银昏烛祭祀而辞去。
(3)压脊带:即房屋的四周墙筑完,桁桷装订好后,开始砌装屋顶的瓦片,这就是压脊带。压脊带也要看个吉利日子:脊带是房屋挡风遮雨最高之处,要求牢固。因而,须用石灰或水泥、细沙、石灰三者混合做成糨糊状,砌在瓦片上加固。这一天,主人还得约个亲戚,送糯米棵,以示有粮有禄,房屋坚固。
(4)升梁:象征从此兴旺发达,安居乐业,是兴建房屋最重要的仪式。升梁同样择吉日。即在盖好的新屋内,脊梁上挂红布,两梁头贴“天乙贵人”“太乙贵人”,中间贴“紫徽坐镇”。屋中六支柱,贴上红纸写的对联,四个角柱贴“东鲁孔夫子”“西岐周文王”“南山钟进士”“北海姜太公”的神衔。正厅桌上摆满食品及两支煤油灯,请一位吉利人家(即三代双全者)打紧梁签,读祝文、抛糯米饭团(俗称坡柱)、撒钱币及五谷。边撒口边念:一添福、二添禄、三添子孙、四添五谷和六畜。糯米饭团要从屋顶上抛过去,让小孩争抢着接抛过屋顶的饭团。这天,四亲六戚都来祝贺,有的做懦米棵,有的带红包。祝梁完毕,当场就将棵筐割成小片,分给在场人员尝试,然后入席喝酒庆贺。
(5)入室:筑房屋好后,第一次搬进新宅,叫入室。入室也要择吉日。举行入室仪式:全家人按辈次先大后小,先男后女排队,由家长拿着两支煤油灯领着进屋,同时扛一锅糯米鞴以及猪肠等食品,带上饭碗、筷子、刀、砧、白米等。参加祝贺的人,每人带一个红封(钱多少不限),走进室里绕一周,把红封交给主人,以鸣鞭炮表示仪式结束。仪式结束后,将猪肠割成若干小段,拿碗装饭,分给在场的人吃,吃多少不限,但至少须吃一口。接着开席就餐,款待宾客。在三天内,不允许自家的钱财粮食等物品出门(包括欠债务也不能还);三天后,家长出行,带点食物归来,供全家人吃,表示人住新屋后得了福添了禄。
5.生育:澄迈县群众生育习俗分为满十二日、满月、周岁等阶段,简述如下。
(1)满十二日:男女婚后生育第一个孩子,不论男和女,从出生之日算起,到第十二日称“满十二曰”。男方备酒罐,装满白酒或白米以红纸封口,再拿一只公鸡装在鸡笼,托人送到女方娘家,报告生男孩或女孩,此称“报喜”。男方家庭此日用白米磨粉做蒸筐稞,不能配料加盐,否则孩子会生疮疥,叫白水棵(百层稞),请邻居一起就餐。
(2)满月:孩子出生满30天,称“满月”(俗称“出月”)。婴母首先洗头发,可以出门串户,外人也可以进入家门。一般生男孩,则备点饭菜,请左邻右舍嫂婶和四亲六戚到家会聚,以示贺喜。婴母洗头后,往娘家出行,归时带点食物,以示孩子有了粮禄,日后好谋生计。
(3)周岁:婴儿长满一周年之生日,就准备摆酒席,请亲戚朋友会餐庆贺,俗称“做对岁”。一般是第一胎男孩做对岁。也有第一胎生女孩做对岁的,但很少。做周岁时,娘家出钱买一头猪,或娘家自养一头猪,送到男方家庭,屠猪请酒,四亲六戚都备礼来庆贺,酒醉饭饱后才分头返家。
6.押手丁:押手丁日,即每年农历二月上旬第一个丁日,是澄迈县中部和南部农村五岁孩子命名启蒙日。这天,凡是5虚岁男孩,家长都在家里设香案,题写“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神位”的神街挂在厅堂,请一名“教师”当圣命名,并教男孩握笔写字,谓之“押手”,教念三字经,谓之启蒙。点鲤鱼目,期望男孩长大后,跃龙门,四亲六戚都来拜贺。
7.寿庆:人生活到60岁,岁次周复,甲子翻转。年满花甲,进入老年。所以,61岁表示已满第一个甲子周进入第二个甲子周。儿孙们要为老人祝寿,并分为“大庆”和“小庆”。在祝寿那天,大摆酒席,请亲戚朋友喝酒,宴酒大小多少,看儿孙们的生活水平而定,家境富裕者,除设寿宴外,还请剧团来演戏祝贺。女婿等至亲送寿字或送寿匾,儿孙们向老人拜寿。祝老人福体健康,长命百岁。
8.民居:澄迈人住宅多为土木结构的五支桁、七支桁、九支桁、十一支桁等瓦房。建筑布局一般分为正屋、厨房和厢房。正屋是主体三间,中间是厅堂,左右两侧为卧房,厨房和厢房在正屋的两侧。四周修建围墙,形成独院。
风景名胜
澄迈县依托历史文化、生态文化、佛教文化资源,发展特色休闲低碳旅游业,重点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区。截至2021年3月,澄迈县建成5个风情小镇,22家省县两级共享农庄,17家椰级乡村旅游点。福山咖啡文化风情小镇和永庆寺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罗驿村、大丰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洋道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新兴苗村获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形成了咖啡之旅、历史文化之旅等九大系列旅游线路。
海南永庆文化旅游景区位于澄迈县老城镇盈滨半岛永庆大道10号,为3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永庆寺始建于唐代,为古代“澄迈八景”之一,是以佛家修心养性与休闲养生为特色主题的佛教文化体验综合区,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观音殿、文殊殿、普贤殿、方丈室、禅堂等。
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中心区位于澄迈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中心区,为3A级旅游景区。景区是集世界咖啡种植文化观赏、咖啡交易中心、咖啡制作观摩品尝区、休闲娱乐度假、购物旅游于一体的风情小镇,建筑风格采用地中海式与咖啡风情相结合,外观装修以浅米黄色和浅米白色为主色调,配以浅咖啡色饰纹砂浆,局部采用本地火山岩地方特色。区内建有地方特色的向阳村家庭旅馆等。
吴虎石:古称奇石岗,由数尊天然巨石组成,其中一巨石酷似猛虎仰天长啸,高约百米,气势雄伟,故称虎石。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于虎口内修建冼太夫人庙,供人朝拜,历代香火不绝。清道光十年(1830年)海南探花张岳搭曾游此地,题留“巾帼英雄”4个大字。
白石洞:古澄迈仙游胜地之一,位于国营昆仑农场田敦村西白石岭一巨石中,洞石高耸,洞内可容数人宴会。南宋道家南宗五世祖白玉蟾曾在此炼丹养生,并赋诗《游白石洞》1首。
老城老街:隋大业三年(607年),澄迈县治建于老城墟,古街位于古县城的东南边,称老街,也称下街。老街长有百余米,均由各种石条铺设而成,已被摧毁,建成水泥路面。老街的两旁居住着老城居委会的居民,有的房屋依旧。周边散落墙角的石礅石刻、残碑断简。
盈滨半岛旅游度假区:位于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境内,北临琼州海峡,处于澄迈与海口接壤处。主要特点为半岛形似弯月,海水纯净,岸滩较平缓宽广、沙白细软。盈滨半岛主要景点有永庆寺、盈滨半岛沙滩、温泉等,拥有西海岸温泉度假酒店、金鑫足球训练基地、旭华月亮湾高尔夫球场、梦幻岛海上竞技等设施。
加笼坪热带季雨林旅游区:为原始热带雨林区,位于澄迈县西南端,景区面积2187.76万平方米。拥有胭脂、坡垒、青梅、厚皮搞、榴果等珍稀植物及水鹿、猴子、藤狸、穿山甲、蟒蛇、原鸡、山鹅鸽、金钱龟等野生动物。主要景点有莽莽林海、山上池塘、溪流瀑布、琼崖特委美合革命根据地旧址。
九乐宫温泉度假山庄:为温泉浴场,位于国营西达农场境内,九乐山北侧,由露天浴池、浴室和客房等部分组成,热泉日喷量5460立方米,水温57℃,周边遍布果园。
济公山风景旅游区:济公山位于澄迈县文儒镇,国营红岗农场部门1.5千米处。济公石像位于山顶巨石群中。石像与传说中的济公头像酷似无异,约有5米多高,面向西北,全是自然生成。济公石像东边有个石娃,西边有个石龟,也似母体所生。此外,还有72处形似“济公脚印”“八卦扇”“龟伏金畦”“鲤跃龙门”“百变猴王”“乌猴云影”“石猴观天”“天外来宾”“案台”“座椅”等石头、石像。
地方特产
据2024年6月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信息查询系统网站数据,澄迈县有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4项。
澄迈县有澄迈
福山咖啡、
澄迈美亭香蕉、澄迈万昌苦丁茶、澄迈太平果蔗、
澄迈桥头地瓜、澄迈无籽蜜柚、
澄迈凤梨、澄迈沉香、
澄迈福山烤乳猪、澄迈
瑞溪牛肉干、
澄迈瑞溪海南粉、澄迈
瑞溪粽子、澄迈
金江小酸菜、澄迈黑豆腐等特色美食。
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