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解(Deliquescence)指的是某些物质(多指固体)从
空气中
吸收或者
吸附水分,使得表面逐渐变得潮湿、滑润,最后物质就会从
固体变为该物质的
溶液的现象。
潮解(Deliquescence)指的是某些物质(多指固体)从
空气中
吸收或者
吸附水分,使得表面逐渐变得潮湿、滑润,最后物质就会从固体变为该物质的
溶液的现象。
吸湿性(Hydroscopy)则更广泛地指物质从吸取水分的能力。常见的有
棉花、
纸等
纤维素类物质,以及
糖、
焦糖、
蜂蜜、
甘油、乙醇、
甲醇、
硫酸等水溶性高的物质,或者和空气成分反应产生易溶于水的物质,如
红磷。易潮解的物质一定具有吸湿性,而具有吸湿性的物质不一定会潮解。
无水
氯化钙、
氯化镁和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很容易潮解。有些无水晶体潮解后在表面形成
饱和溶液,还变成水合物。如无水氯化钙潮解后变成CaCl2·6H2O;有些只在表面形成饱和溶液,如氢氧化钠固体。由于化合物饱和溶液的蒸气压低于同温下空气中的水蒸气的分压,因而使该物质不断吸收水分而潮解。溶液的水蒸气压跟溶液的浓度有关(当然还跟
电解质的
电离度有关),只有饱和溶液的浓度足够大,才能保证它的水蒸气压足够小(小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压),因此,能够发生潮解的都是那些溶解度特别大的物质。纯净的
氯化钠晶体不潮解。同时,潮解的发生还与空气的相对湿度有关。因此,在称量NaOH时要用烧杯,而不是用纸。
易潮解的物质通常是在水中溶解度大的,如大部分的硝酸盐(
硝酸铁、
硝酸汞等)、大部分的高氯酸盐(
高氯酸铜、高氯酸锌等)、一些卤化物(
氯化锌、
氯化镁等)、一些钠盐、铯盐(如
高锰酸钠、
碳酸铯等)之类的化合物。一些物质如果可以和空气中的组分反应,产生水,那么会加速潮解,比如
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
二氧化碳反应时,便会产生水。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化合物虽然在水中溶解度大,但是不易或不会潮解,比如
硝酸铅。
易潮解的物质常用作干燥剂,以吸收液体或气体的水分。其中,NaOH只作为中性或碱性气体的干燥剂。易潮解的物质必须在密闭条件下保存;易潮解的药物(特别是原料药)更要在防潮条件下贮存,以防霉烂变质。
潮解是较为常见的食品问题,会影响食品的品质甚至使其产生变质、腐败并使食品的
货架期缩短。红糖、白糖、食盐、牛奶、酸奶、奶粉、豆浆粉、咖啡、茶粉、
鸡精、饼干、瓜子、坚果等食品均有可能因潮解而影响产品品质。
吸潮或潮解的特性是因为食品自身的
吸水性强,易溶于水,当处于高湿度的环境中时,此类食品就会吸收水分,出现潮解现象。
化学上,潮解经常让试剂变质,一是单纯潮解,如
硝酸锰水合物潮解后得到硝酸锰溶液,二是潮解时伴随反应,如高氯酸亚铁在潮解的时候就会迅速和氧反应,产生铁(III)的碱式
高氯酸盐。为了防止潮解,需要将这类试剂密封干燥保存,必要时放入干燥器,以
变色硅胶作为水的指示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