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歌谣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潮州歌谣,是以潮汕方言(属闽南片潮汕小片)为载体,流行于广东省潮州汕头揭阳、汕尾中部及海外潮人聚居地的民间文学,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渊源
潮州歌谣是由畲歌、疍歌和汉族民谣组成的混合体,是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吸收当地民间艺术,融会中原地区汉族民谣的表现形式,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说唱表演形式。肖遥天在《潮音戏的起源与沿革》一文中提出:“潮州的土著,陆为畲民,水为疍民。畲歌、疍歌是最纯粹的地方性的潮歌,也是潮歌的主流。今日的潮州民谣,犹有概称作畲歌的……今日潮音戏尚有畲歌的成分存在,如《桃花搭渡》的桃花姐和渡伯斗畲歌全段,及喜剧中穿插的丑角打浑那种‘扣子’调,都是畲歌的形式。”可见,潮州先民畲族的口头文学——畲歌,是潮州民谣产生的渊源。由于历代的战乱、显官的贬谪、战士的征戎等原因,中原汉族文化也不断传入潮州,其中的民谣、民歌,与上述畲歌、疍歌这三者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相互渗透,便随之出现了独具特色的潮州民谣。
潮州歌谣因记载阙如无法追溯其起源,但至迟到宋代已有畲歌和疍歌之分。
明清时期关于潮州歌谣的描述见于各种文献,明末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二)“粤歌”条云:“潮音似闽,多有声而无字,有一字而演为二三字,其歌轻婉,闽、广相半。中有无其字而独用声口相授,曹好之以为新调者,亦曰畲歌。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插秧,一老挝大鼓,鼓声一通,群歌竞作,弥日不绝,是曰秧歌。”
随着社会的演进和民情的变迁,潮州歌谣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以便迅速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反映本地区特有的民情风俗。到了革命战争时期,还出现了大批宣传革命内容的歌谣。
解放后,由于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劳动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成了掌握自己命运的主宰者。新的社会生活,新的精神面貌,孕育出一大批社会主义时期的新歌谣。
文化特征
内容分类
潮州歌谣大体可分为传统歌谣、革命歌谣和新歌谣三大类,影响深远的主要是传统歌谣。潮州歌谣按内容可分为爱情歌、时政歌、生活歌、过番歌、仪式歌、滑稽歌、儿童歌和风物歌共8种。其中过番歌是指在粤东地区或境外潮人社区流传的潮语族群到海外谋生为主题的民间歌谣,是先辈们移民南洋的共同记忆。仪式歌分为嫁娶歌、请神歌和丧事歌三类,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潮语族群的民风民俗,以及百姓的信仰追求和文化心态,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潮语滑稽歌是指为使紧张生活弛懈而以游戏的态度去嘲讽、打趣人事和物态的丑拙与乖讹的潮语歌谣,分为讽刺歌、诙谐歌和戏谑歌三类。
艺术特征
潮州歌谣的艺术特色主要是大量运用赋、比、兴的手法,而且往往在同一首歌谣中同时兼用,形式多变,既有像民歌的绝句体,还有的像长歌行,类似词、曲、令、乐府等形式。多采用具有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的口语。一般偶句末字押韵,也有一韵到底或两句、四句转韵的。潮州歌谣不讲究平仄,但力求押韵、节奏、叠音等声律之美,句式灵活,广泛使用重叠、起兴、顶真、比喻、对比、铺排、比拟、夸张等辞格。
演唱方式
潮州歌谣,以潮州方言为载体,唱腔旋律和表演较简单,有时也间之快板(扣仔),潮州歌谣以群众随音诵唱为主,有固定的曲调,最早见于舞台的是潮剧《桃花过渡》中的“斗歌”,并形成固定的曲式,流传下来。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潮州歌谣反映了当地生产民俗、人生礼俗、节日习俗、民间信仰、民间艺术、游艺、谜艺等民俗的方方面面,具有鲜明的民系族群地域特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语言价值、民俗价值和教育价值。
传承状况
近现代以来,潮州歌谣可谓家喻户晓、老少咸宜,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起,由于各种娱乐项目应运而生,潮州歌谣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受到冲击,少有人创作和演唱。潮州歌谣已陷入生存困境,处于濒危状态,抢救与保护迫在眉睫。
传承人物
林朝虹为潮州歌谣代表性传承人。
社会影响
2019年2月16日 ,“唱潮州歌谣 庆元宵佳节”活动在潮州市博物馆举行,以潮州歌谣展示表演、接龙互动等方式,多途径、多形式展现潮州歌谣的魅力。
参考资料
潮州歌谣.广东省人民政府.
“童声童气”传扬文明美德.汕头日报 - 汕头经济特区报社大华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4 16:14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