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
历史人物
潘金莲,据说为贝州(恩州)知州家的千金小姐清河县黄金庄人。和武植恩恩爱爱,白头到老,先后生下4个儿子。相传,她择嫁武植,成了贤内助,使武植越发勤奋而终于进士及第。夫妻俩恩爱得很,生有四子,白头偕老。阳谷清河一带,流传潘金莲这位贤妻良母的懿行佳话。
人物生平
潘金莲故居为贝州清河县黄金庄,少女时代是远近闻名聪明美丽的大家闺秀,是一位名门淑媛。她父亲曾官拜知州。
据传,潘金莲的丈夫武植,自幼崇文尚武,才智超群。家里原本贫困,年轻时期到潘府上打工。因为品行端正且能干,潘知州资助他学习。后将女儿许配于他。潘金莲以善良贤惠勤劳仁义之贤妻良母闻于乡里。武植考中进士后,出任山东阳谷县令,她知书达理,和武植恩恩爱爱,白头偕老,育有四个孩子。
形象被毁一说
环球网转载中国江苏网的一篇报道中,曾提到:
“河北省清河县县志记载,武大郎历史原型姓武名植,曾经在山东阳谷县做县令,他少年时候的盟兄弟王某家败破落,逃难到他那里,希望看在多年情谊的面子上,给兄弟谋份差事。武县令平时就乐善好施,对这位落于窘迫的兄弟招呼倍至。王某却不知道武植已经暗中为其在原籍盖房修屋,久不见武兄弟资助,便愤然离去。这一走不要紧,他却遂生邪念,忘恩负义,村村说唱,乡乡张贴,谣言惑众,极尽对武县令恶意中伤污辱诋毁之能事。加之曾被武植治过罪的乡里恶少西门庆的助纣为虐,同流合污,武植的清官形象从此被毁于一旦。非但如此,就连武植的老婆潘氏之名声遭受玷污及耻辱。”
根据河北省清河县政府网报道,潘氏其实出身官宦之家,嫁给武植后,成了贤内助,夫妻恩爱,生有四子,白头偕老。
清河县政府网称,1992年冬,武家那村武氏族人挖掘了位于该村东南的武植古墓。墓碑铭文就是最有力证据:“武公讳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爱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门淑媛。公先祖居晋阳郡,系殷武丁后裔,后徙清河县孔宋庄定居。公幼年殁父,与母相似,衣食难济。少时聪敏,崇文尚武,尤喜诗书 。中年举进士,官拜七品,兴利除弊,清廉公明,乡民聚万民伞敬之。然悠悠岁月,历历沧桑,名节无端诋毁,古墓横遭毁劫,令良士贤妇饮恨九泉,痛惜武公,以示后人,是为铭记焉。”
另外,2011年版《清河县志》也有相关说法,认为潘金莲被丑化,武植墓碑文中的生平及出身清楚,与小说故事根本不同,并称该墓现已开发为旅游景点。
人物争议
在《清河县志》里,人们可以找到武植与潘氏的传说。但据县志主编沈世远称,自明朝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清河县志》首次修志以来,先后经历了7次重修,其中都没有关于武潘的任何记载。只是因为当地民间传说甚多,在新编《清河县志》时,才以民间文学的形式收录了武大与潘金莲的故事。
至于武植是否曾出任阳谷知县,沈世远说他曾先后两次前往阳谷县求证。翻看《阳谷县志》时,发现县志内记载的从宋朝到明朝的官吏,均无姓“武”之人。当然,县志所记官吏欠缺很多,没有记载并不等同于不存在。
另外,清代诗人方濬师蕉轩随录》中曾有一段记载:“土人又言明初有阳谷知县武姓者,甚贪虐,有二妻,一潘一金,俱助夫婪索。西门有庆大户尤被其毒,民人切齿,呼之为武皮匠,言其剥割也,又呼为卖饼大郎,言其于小民口边求利也。”这段描述,也提供了跟现今《清河县志》和清河县政府不同的说法。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1 21:41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形象被毁一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