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堡镇,隶属于辽宁省
沈阳市辽中区,地处
辽中区东部,东与
茨榆坨街道相接,南与
蒲西街道相连,西与
养士堡镇隔蒲河相望,北与
刘二堡镇接壤,行政区域面积63.69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1957年前,潘家堡镇境域属刘二堡区。
1957年6月,成立潘家堡乡。
1958年6月,潘家堡乡改公社,属黄旗堡乡,黄旗堡乡属茨榆坨东方红公社;同年10月,撤销黄旗堡乡,属刘二堡公社。
1961年5月,复改潘家堡公社。
1983年9月,潘家堡公社改乡。
2009年,潘家堡乡改镇。
行政区划
潘家堡镇下辖8个行政村:于家台村、蔡伯街村、张家村、南长岗子村、潘家堡村、邵家村、黄旗堡村、小黄旗堡村,镇人民政府驻潘家堡村。
地理环境
潘家堡镇隶属于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地处辽中区东部,东与茨榆坨街道相接,南与蒲东街道相连,西与养士堡镇隔蒲河相望,北与刘二堡镇接壤,行政区域面积62.98平方千米。
位置境域
潘家堡镇地处
辽中区东部,东与
茨榆坨街道相接,南与蒲西街道相连,西与
养士堡镇隔蒲河相望,北与
刘二堡镇接壤,行政区域面积63.6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潘家堡镇地处辽河平原中部,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3米。
水文
潘家堡镇境内河道属蒲河水系,蒲河流域面积14.5平方千米。
人口
2024年末,潘家堡镇辖区总人口16079人,常住人口10206人,流动人口5873人。
政治
(参考资料:)
经济
综述
2024年末,潘家堡镇有工业企业20个,其中规模以上5个。共有商业网点390个,含商超、药店、餐饮、服务、维修、农资等传统服务行业。
农业
2011年,潘家堡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7亿元,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38.6%。耕地面积4.6万亩。
潘家堡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大豆、高粱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9万吨,其中水稻1.5万吨,玉米0.4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0.6万亩,产量4万吨,主要品种有芹菜、黄瓜、番茄等,其中芹菜1.3万吨,黄瓜1万吨,番茄0.9万吨。
潘家堡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2.6万头,年末存栏2.1万头;家禽饲养量28万羽。
工业
潘家堡镇是服装、稻米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形成以服装、稻米加工、建筑材料生产加产为主的工业体系。
2011年,潘家堡镇工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
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78%。2011年,工业企业32家,职工152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4%,比上年增长1%。
社会事业
潘家堡镇有镇文化站1个,文化活动中心8个,农家书屋8个,藏书8000余册,舞蹈队、秧歌队等文化娱乐团队5个。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潘家堡镇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200人,专任教师10人;小学3所,在校生644人,专任教师7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85人,专任教师4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教育经费达500万元,比上年增长0.9%。
科学技术
2011年末,潘家堡镇有各类科技人才350人。
文化事业
2011年,潘家堡镇有文化站1个,文化广场2个,文化活动中心8个;文化专业户10个,图书室8个,藏书1.5万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30人。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潘家堡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0个,其中门诊部(所)20个;病床36张,固定资产总值12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37人,其中执业医师4人,执业助理医师31人,注册护士2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7.3万人次。2011年,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潘家堡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9户,人数41人,支出6万元,比上年增长1.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55户,人数832人,支出91万元,比上年增长14.6%。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45人。参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8530人,参保率87%。
基础设施
2011年末,潘家堡镇有邮政局1个,代办所1个,征订报纸、期刊8000份(册)。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8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万门,固定电话用户32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80%;移动电话用户2500户,宽带接入用户1000户。
2011年,潘家堡镇有自来水厂16座,深井16眼及成套净化设备,年供水3.8万吨,自来水普及率98%。排水干支沟12条,总长58千米,有排水站3座。
2011年末,潘家堡镇有66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13.2兆伏安,年售电量累计完成0.3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8.2%,供电可靠率99.8%。
2011年末,潘家堡镇有花坛8个,绿化面积1100平方米。
交通
潘家堡镇境内有304省道过境。
历史文化
潘家堡镇因清朝顺治年间(1644年—1661年)潘姓由关里迁来居此,形成村落后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