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世圣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
潘世圣,日本九州大学博士(比较社会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吉林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北京语言学院中文系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1994年赴日,转向日本近代文学及思想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学业结束后在大学任教数年,2006年归国。研究领域为日本近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以及中日近现代比较文学。近年来在坚持实证研究的前提下,尝试运用“文化研究(cultural criticism)”的视角和方法?将文学与社会历史、思想文化等融合起来?在更广大的视野空间和话语系统中探讨文学问题。
科研项目
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有:《近代日本“中国意识”的生成——以综合杂志〈太阳〉为资源的实证研究》(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1920-30年代日本文学之“上海现象”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预研究项目);计划进行的个人自主研究有《日本“私小说”的文化研究》、《留日时期的鲁迅与明治日本之实证研究》等。
(1) 近代日本“中国意识”的生成、延衍和固化 ——以综合杂志《太阳》为资源的实证研究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 2007年8月-2009年9月
(2) 20世纪20-30年代日本文学之“上海现象”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繁荣研究”项目 2007年-2010年
(3) 留日时期鲁迅与明治日本之实证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09BZW047) 2009年7月-2012年8月
(4) 杂志《太阳》(1895-1928)的中国报道、中国言说之基础研究日本·住友财团2010年度“亚洲诸国日本关联研究助成”项目 2011年4月-2012年3月
(5) 中国留日学生杂志综合研究(1910-1920年代)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项目 2012年9月-2015年8月
(6)嘉纳治五郎与近代中国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日本研究特别研究员”项目 2013年9月-2014年2月
获奖
(1)《近年日本“小林多喜二现象”考察》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 2010年12月
科研成果
近年的学术成果涉及鲁迅与明治日本的比较研究、日本近代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及学术翻译等方面。
学术译著
(1)《鲁迅?明治日本?漱石——关于影响及结构的综合性比较研究》(日文?原题『鲁迅?明治日本?漱石――影响と构造への総合的比较研究』、日本学术振兴会2002年度科学研究补助金?研究成果公开促进费助成图书)、东京:汲古书院、2002年11月。
(2)《现代中国的文化》(合著?日文?原题『现代中国の文化』)、东京:明石书店、2005年6月。分担执笔第四章《现代中国的文学(1) ――从新中国到改革开放》。
(3)《科举与诗艺----宋代文学与士人社会》(原著高津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
研究论文
研究论
(1) 关于日本近代文学中的“私小说” 《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2期、106-112页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10期转载
(2) 关于鲁迅与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日本留学期鲁迅之实证研究”之一
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第7期、7-12页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10期转载、154-159页
(3) 鲁迅的思想构筑与明治日本思想文化界流行走向的结构关系 ――关于日本留学期鲁迅思想形态形成的考察之一 《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第4期、4-14页
(4) 关于鲁迅的早期论文及改造国民性思想 《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第9期、4-13页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转载 92-101、157页
(5) 鲁迅的日本观――鲁迅体验和理解日本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浙江学刊》2004年第3期、154-162页
(6) 学术规范·学风建设·人才培养 《浙江学刊》2005年第5期、95-99页
(7) 鲁迅与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兼及成仿吾的〈呐喊〉的评论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1期、141-157页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9期转载、160-167页
(8) 火野苇平及其〈麦与士兵〉的历史考察 ——近代日本“日中战争文学”基础研究(1) 《浙江学刊》2007年第1期、118-124页
(9) 鹿地亘·鲁迅·〈上海通信〉 ――“近现代日本人与鲁迅论考”之一 《浙江学刊》2008年第6期、64-70页
(10)关于大学教育中日本语言文学专业的日本近代文学教学 ——兼及语言教学与文学教学的关系问题 (日本)《福冈大学言语教育研究中心纪要》7号 15-21页 2008年12月
(11) 近年日本“小林多喜二现象”考察 《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第4期 113-121页 2009年11月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5期转载、64-68页
(12) 事实·虚构·叙述――〈藤野先生〉阅读与日本的文化观念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110-118页 2011年1月
(13) 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中国叙事”再考 《浙江学刊》2012年第3期、113-118页、2012年5月 《复印资料·外国文学》2012年第9期转载,62-68页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转载
(14) 嘉纳治五郎中国认识的现代考察 长春:《外国问题研究》2013年第1期 36-41页 2013年3月
(15) 近代日本杂志媒体的“中国”与“中国言说” ——日本近代综合杂志《太阳》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外语论丛》第2辑 165-178页 2013年8月
(16) 嘉纳治五郎:鲁迅的弘文学院院长 台北:《国际鲁迅研究辑一》(创刊号) 64-86页 2013年10月
口头发表
(1)现代中国都市部の家族関系
上海の経済的発展概况
中国の光と影
佐贺:佐贺大学文化教育学部公开授业 2007年1月25~26日
(2)事実・虚构・叙述―「藤野先生」阅読和日本的文化観念
九州大学大学院比较社会文化研究院・中国华东师范大学合同シンポジウム
『日本と中国 个人・社会・文化』
福冈・九州大学比较社会文化学府 2010年11月20日
(3)“人力车夫”和“城市街景”―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的“中国叙事”
2011年北京大学-淡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讨会
上海・金沙江大酒店 2011年6月14日
(4)近代日本文学者的“中国叙事”―“明治”和“大正”个案検证
中国东方文学研究会大十二届年会曁学术研讨会
威海・山东大学威海分校韩国学院 2011年6月25日
(5)仙台时期“弃医従文”阐釈的周辺和背後―留日时期鲁迅研究旧题再考
记念鲁迅诞辰130周年曁暨“鲁迅:経典与现実”国际学术研讨会
绍兴・中国鲁迅研究会、浙江省政府 2011年9月25日
(6)(招请讲演)中国の日本语教育と日本研究
韩国日本研究総聨合会学术大会&国际Symposium
釜山・釜庆大学 2012年4月14日
(7)嘉纳治五郎の国际理念と中国认识―嘉纳治五郎と近代中国その一
“东亜文学与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
天津・南开大学 2012年9月8日
(8)郭沫若1937年帰国和郁达夫
郭沫若与文化中国:记念郭沫若诞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四川省郭沫研究会 共催
四川楽山・沫若国际酒店 2012年11月17日
(9)嘉纳治五郎の国际観及び中国认识―近代日本のもう一つの可能性
国际シンポジウム「日中间の知的交流に関する学际的研究:长崎と上海をめぐる
学术共同研究の试み」
主催:长崎大学重点研究课题「东アジア共生プロジェクト」
长崎大学环境科学部会议室 2013年3月16日
(10)嘉纳治五郎の国际観と中国认识―近代日本のもう一つの可能性
「第三回中日韩朝言语文化比较研究国际シンポジウム」
主催:延辺大学外国语学院、延辺大学日本学研究所
延辺大学东部教学楼第13会场 2013年8月20日(火)
(11)中国における日本近代文学教育について
「近现代文学と东アジア」研究会第一回合同研究会
主催:九州大学大学院比较社会文化学府
韩国・釜庆大学 2013年9月14日(土)
(12)鲁迅と莫言の文学における故郷、中国におけるネット流行语
追手门学院大学国际教养学部アジア学科特别授业
茨木市・追手门学院大学 2013年10月24日(土)
(13)鲁迅と丘浅次郎-「进化论授业」をめぐる悬案考察
2014年度日本语教育と日本学研究国际シンポジウム
主催: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上海分会&同済大学外国语学院
上海:同済大学外国语学院汇文楼306室 2014年5月17日(土)
(14)鲁迅与丘浅次郎进化论讲演之悬案——还原历史现场与思想意义阐释
“世界视野中的鲁迅”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鲁迅研究会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联合举办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承办) 济南:翰林大酒店(山东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中心) 2014年6月14日(周六)
参考资料
潘世圣.华东师范大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1 10:22
目录
概述
科研项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