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村
中国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北极镇下辖村
北极村,隶属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北极镇,原名漠河村,始建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距离漠河市77公里,与俄罗斯的依格那思依诺村隔江相望。村域面积28.32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9月,全村户籍数为1024户,人口为2401人。
历史沿革
北极村在旧石器时代已经有人居住,东胡鲜卑室韦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在此繁衍生息。
北极村,原名漠河村,始建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
清同治五年(1866年),漠河村发展为通往胭脂沟的江上驿站。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吉林知府李金镛奉命到漠河开办金矿,漠河村进入繁盛时期,由此形成了黄金之路,漠河村设为三十站。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漠河村置卡伦。
宣统元年(1909年),漠河村设总卡衙门。
民国三年(1914年),漠河村为设治局公署驻地。
民国六年(1917年),漠河村由设治局改升为二等县域所在地。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漠河村并入呼玛县
1981年,漠河重新建县,将漠河乡、兴安乡划归漠河县,北极村为今北极镇政府所在地。
1999年,漠河村更名为北极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北极村,地处黑龙江的上游南岸,大兴安岭山脉北麓的七星山脚下,与俄罗斯赤塔州隔江相望,距离漠河市77公里。边境线58千米,村域面积28.32平方千米。雄居祖国的最北端,位于黑龙江上游南岸、大兴安岭山脉北麓,与俄罗斯隔黑龙江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22°21′05″至122°21′30″,北纬53°27′00″至53°33′30″。
地形地貌
北极村周边有七星山、元宝山等自然山体,平原上林地面积广阔,林网分布均衡。
气候特点
北极村月均温0℃以下达7个月,无霜期约90天,最低气温-52.3℃,昼夜温差大,有“一日四季”之称。
自然资源
北极村的生态环境优良,其所属植物区系组成是以东西伯利亚山地植物区系为主,其次为东北植物区系和蒙古植物区系。由于受江上气候条件的影响,北极村的植物种类比较丰富,野生植物66科231属43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6种。
2016年,漠河县北极村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极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3.76平方公里,保存着中国北方高纬度脆弱的以兴安落叶松林和樟子松林为代表的寒温带明亮叶针叶林生态系统,并与灌丛、草甸、沼泽、草塘和水域等构成独特而典型的生态复合体,是中国乃至世界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区域之一。
北极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国家级保护动物4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4种。有黑嘴松鸡、原麝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猞猁马鹿等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及省级保护野生动物。
2021年,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所属黑龙江北极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增设8处以投食为主要功能的动物驿站。
人口
截至2023年9月,北极村户籍数为1024户,人口为2401人。
经济
北极村已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发展民宿189家、餐饮53家,全村八成以上村民从事旅游服务业。2023年接待游人197.90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17.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88.99%、541.63%。
截至2023年11月底,北极村旅游人数达到119万人次,同比增长342.71%。2023年,北极村人均收入为3.8万元。
2023年9月至2024年7月,北极村旅游人数、旅游花费分别实现65.2万人次、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7%、105%。
交通运输
历史文化
“北”文化
北极村凭借“最北”的地域和“最冷”的气候优势,成就了“神州北极”地域名片和文化符号。地处最北的大兴安岭冬季极端气温在零下53摄氏度,是挑战极寒的理想之地,也逐渐形成“黑龙江源头冬至祈福”“寻找漠河中国最北地”“去中国最冷小镇呼中五花山打卡”等习俗,人们参加杜鹃花节、冰雪文化节、五花山节、湿地文化节、金莲花节、蓝莓节等生态旅游节庆活动。
冬至节气,北半球迎来了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作为中国纬度最高的地方,“神州北极”大兴安岭漠河市居民用“黑龙江源头冬至祈福”传统民俗迎接长达17小时的黑夜。冬至当天,人们带着凿冰工具来到冰封的黑龙江源头,采回冰块,在户外架上铁锅融冰成水,煮饺子、炖鲜鱼。这是他们迎接“冬至”的一种传统,取源头冰、化源头水,寓意就是在特别的节气里,寻根溯源、感恩自然,预示着来年风调雨顺。人们载歌载舞在赏冰玩雪中度过一年中最长的黑夜。黑龙江源头冬至祈福民俗活动被列为大兴安岭地区第一批地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北极光
极光是太阳带电粒子进入地球磁场,与大气分子碰撞激发产生的光芒,主要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夜间高空出现,地磁指数高时更为强烈。北极村位于中国最北部,是观测北极光的理想地点。中国漠河北极光节自1991年起,在夏至期间举办,是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活动包括自然风光观赏、文艺汇演、篝火晚会及水幕激光音乐焰火等。
北极村文学
迟子建是北极村的代表性作家,1964年出生于漠河县北极村,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及中国作协副主席,代表作有《额尔古纳河右岸》和《伪满洲国》等。其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以儿童视角描绘了东北漠河村(北极村)的生活。
风景名胜
综述
北极村自1997年开辟为旅游风景区后,旅游业发展迅速,由边陲小村转变为全国知名的旅游胜地。2014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北极村在维护生态安全的同时探索多元化转型,追求高质量发展。2015年,北极村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各类以“北”为名的商铺,如“最北邮局”“最北供销社”“最北饺子馆”,吸引了大量游客,村民的经济状况也因此改善。2017年,北极村实施全域旅游模式,推出旅游网手机客户端,并在景点区域安装无线网络,便利游客的智慧出行。2020年10月23日,中国北极圣诞滑雪场举行首滑仪式,标志着最长雪期滑雪季的开始,成为黑龙江冬季旅游的一个亮点。
北极圣诞村
北极圣诞村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北极镇北极村二十九站,地处北极村东面,与北极村中心相距21.5公里,“北极圣诞村”占地面积100.6公顷,建筑面积为76582.01平方米,预计投资1.33亿元。由英国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北极圣诞村主要包括圣诞老人之家、圣诞广场、圣诞邮局、圣诞礼品店、圣诞滑雪场、童话世界、白雪公主乐园、驯鹿园等景点。
北极村北方民族园
北极村北方民族园位于漠河县通河路,园区以俄罗斯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几个规模较大、人口数量较多、民族特色较浓厚的民族为主体。
北极村碑
北极村碑位于漠河县通河路,是北极村的标志性建筑。
神州北极广场
神州北极广场位于北极村景区黑龙江边,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广场中央立有标志性景观“神州北极”石碑,正面刻有雍正第九代孙爱新觉罗启骧题写的“神州北极”四个大字。此碑也象征着中国大陆最北端的端点,形成了“南有天涯海角,北有神州北极”的对比。
漠河石林
漠河石林位于县城西南120公里处,占地面积53平方公里,海拔1000-3000米,漠河石林地质年代久远,石林母岩大约生成于6亿年前。从发现的大量石臼、风蚀壁龛等地质遗迹分析,在冰川运动、风化侵蚀等外动力地质作用下铸就当前漠河花岗岩石林的形状。
林海观音山
林海观音山设计以景观轴线连南北,北为庙区,主佛教朝圣与生态休闲,有10.8米高的一体化三尊北极林海观音像。南为休闲区,供度假与服务。景区分自然山体、佛教朝圣等八区。
参考资料
北极村景区简介.漠河市人民政府.
北极村景区简介.漠河市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5-04-01 09:4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