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泡囊草
茄科泡囊草属植物
漏斗泡囊草(学名:Physochlaina infundibularis Kuang)是茄科泡囊草属草本植物,根状茎短而粗壮。茎分枝或稀不分枝,枝条细瘦。叶互生,叶片草质,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有时近卵形,花生于顶生或腋生伞形式聚伞花序上,具小而鳞片状的苞片;雄蕊稍不等长,伸至花冠喉部;花柱同花冠近等长。种子肾形,浅桔黄色。花期3-4月,果期4-6月。
形态特征
高20-60厘米,除叶片外全体被腺质短柔毛;直径15-20毫米或更粗;根状茎短而粗壮。茎分枝或稀不分枝,枝条细瘦。叶互生,叶片草质,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有时近卵形,长4-9厘米,宽4-8厘米,顶端常急尖,基部心形或截形、骤然狭缩成2-7(-13)厘米的叶柄,边缘有少数三角形大牙齿,侧脉4-5对。
花生于顶生或腋生伞形式聚伞花序上,具小而鳞片状的苞片;花梗开花时长3-5毫米,果时长1-1.7厘米。花萼漏斗状钟形,长约6毫米,直径约4毫米,5中裂,裂片稍不等长、披针形,花后增大成漏斗状,果萼膜质,长1-1.8厘米,直径1-1.5厘米。花冠漏斗状钟形,长约1厘米,除筒部略带浅紫色外其它部分绿黄色,5浅裂,裂片卵形,顶端急尖,长约为筒部的1/3;雄蕊稍不等长,伸至花冠喉部;花柱同花冠近等长。蒴果直径约5毫米。种子肾形,浅桔黄色。花期3-4月,果期4-6月。
生长环境
漏斗泡囊草在河南生长于海拔1000-1800米的阴坡或林下。漏斗泡囊草为暖温带落叶闯叶林植物。喜湿润肥沃、土层深厚的微酸性土壤,以疏林下、林缘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生长最佳。上层乔木有槲栎、锐齿栎、五角枫、椴、千金榆米心水青冈等。灌木有杭子梢六道木、连翘、野蔷薇等。草本植物有羊胡子草、山萝花、荩草、繁缕等。漏斗泡囊草耐荫蔽,但在阳光充足之地亦能生长,且开花结实多。地下直根粗壮,在土质粘重和积水地容易烂根,并且过早地落叶以至枯死;宜于排水良好的山坡、谷地生长。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陕西秦岭中部到东部、河南西部和南部(伏牛山区内乡宝天墁、栾川老君山満县龙池墁、灵宝小秦岭、卢氏淇河、西峡老界岭、鲁山石人山等)、山西南部(中条山)。
繁殖方法
繁殖方用埋根繁殖和播种繁殖。
埋根繁殖:用漏斗泡囊草根颈部分的根状茎(俗称芦头)和侧根繁殖。夏秋间,地上苗枯黄挖根,剪取根颈部分和侧根,用层积法沙。每层平放根10-15厘米厚,发沙盖平,然后逐层沙藏浇水,高出地面后,覆土呈馒头形。其上再覆盖杂草,防止积水和保持沙土的湿润。秋末在苗圃内沟深6-8厘米,将种根斜放沟中,覆土约3厘米。翌年2-3月出苗。
播种繁殖:将新鲜种子进行沙。翌年春季带沙均匀撒播入沟中,覆土以掩盖种子为度。莤床上再覆滏草棚,待幼苗露头后,揭除草棚,适时浇水施肥,除草松土。幼苗生长1-2年后移植于大田。
主要价值
漏斗泡囊草是提取莨菪烷类生物碱的资源植物,地上部分含莨菪碱,根含莨菪碱、东莨菪碱和山莨菪碱;可以药用。用于治疗胃病、肺结核、肺气肺、气管炎、咳喘多痰等疾病。
保护级别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
濒危原因:漏斗泡囊草生长于林地环境。由于森林植被的破坏,使其植株分布范围和种群数量已急剧减少,且药用需求量大,人为采挖严重。
保护措施:野生苗只在人烟罕至的地域较多,如不加以保护,人工促进更新繁殖,将会陷入灭绝的境地。除了在自然保护区内严禁采挖,促进其更新繁殖以外,应在生境地变野生为家生。在林中空地建立繁殖圃,扩大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以便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一稀有药用植物资源。
参考资料
漏斗泡囊草.植物智.
漏斗泡囊草.中国自然标本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21 10:10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