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体亚纲
两栖纲下的一亚纲
滑体亚纲 Lissamphibia 滑体亚纲是两栖纲现存的唯一一个亚纲。头部骨片少,包括近代型的两栖动物。有无尾目有尾目蚓螈目三个目。
形态特征
过去有人以椎体为依据,认为无尾目起源于迷齿亚纲蚓螈目和有尾目起源于壳椎亚纲,还有其它论点,其论据均不充分。
根据3目的主要共性,可归并为一个亚纲。共性为:
皮肤有多细胞粘液腺,为辅助呼吸器官;
有特有的茎齿型牙齿即齿冠与齿茎之间有一圈水泥样的柔软带;
眼眶与颞部相通;
有耳盖骨──耳柱骨的复合结构;
有从生殖嵴发生的脂肪体;
视网膜上有绿柱细胞;
内耳有两栖乳突等。
这些共性并不与生态适应直接有关,反映了滑体两栖亚纲单元起源的可能性是存在的。3目之间形态上的差别显着有无肢者、有有尾者、有无尾者,并与各自的运动方式相适应,它们的繁殖方式也有一些不同。对3目的分化过程,还没有充分的论据。
下属分类
无尾目Salientia
有20科303属约3500种。广布于五大洲,以热带、亚热带最多,有的种进入北极圈和海洋。我国有240种。成体短阔,无尾。头部略呈三角形,颈部不明显,前肢较短,后肢特别发达,具有,适于跳跃或游泳。有眼睑和鼓膜。口裂较大,多数种类舌可翻出口外捕食。肋骨不发达,或完全退化;额骨与顶骨、尺骨与桡骨、胫骨与腓骨都各自愈合。无交接器。多体外受精。卵产在水中,孵化成的幼体有尾,称为蝌蚪。用鳃呼吸,幼体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尾逐渐缩短,最后消失。鳃也逐渐萎缩、消失,肺逐渐形成。经过变态发育为成体,主要用肺呼吸。由于肺的结构比较简单,皮肤起着重要的辅助呼吸作用,皮肤呼吸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多种蛙类及蟾蜍生活于农田。喜食活的害虫,有益农业;蟾酥是传统中药。
有尾目(蝾螈目)Caudata
有10科60余属350余种。主要分布于全北区,即欧亚大陆和北美洲。我国有3科37种。成体细长,四肢细弱,少数种类仅有前肢(鳗螈),终生有发达的尾,尾褶较为厚实。皮肤光滑无鳞,表皮角质层薄并定期蜕皮。眼小或隐于皮下(洞螈),水栖种类常缺乏活动性眼睑;无鼓室和鼓膜;舌圆形或椭圆形,舌端不完全游离,不能外翻摄食;两颌周缘有细齿;有犁骨齿。椎体双凹型(低等种类)或后凹型(高等种类)。雄性无交配器,体外或体内受精。求偶时皮肤腺或泄殖腔腺分泌特殊气体可识别同类。多为卵生,少数卵胎生,以适应激流环境。幼体水栖,有3对羽状外鳃,2~3龄开始不明显的变态,外鳃消失、鳃裂封闭和颈褶形成。成体栖息于潮湿环境,多半水栖,少数水栖或陆栖。以节肢动物螺类、小鱼、蝌蚪和幼蛙为食。视觉差,捕食主要凭嗅觉或侧线。肢、尾残损后可再生。
蚓螈目(无足目)Gymnophona
有6科34属162种。广泛分布于环球各大洲赤道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仅1科2种。体长圆形,似蚯蚓,皮肤裸露,上有多数环状皱纹和粘液,无四肢及肢带。通常在湿地营洞穴生活,眼退化隐于皮下,耳无鼓膜。嗅觉器官发达。体内具有肋骨,但无胸骨。雄性身体末端具有由泄殖腔壁突出而成的交接器。体内受精。卵生或卵胎生。卵多产在地洞中。幼体在孵出前经历一个长有3对外鳃的阶段,外鳃仅具有吸收营养的作用。当幼体孵出后,外鳃已消失,幼体移到水中完成发育。幼体具有1对外鳃裂尾鳍,游至水面用肺呼吸(右肺发达)。最后,鳃裂封闭,尾鳍消失,移至陆地变成营地下穴居的成体。主要捕食昆虫蠕虫、蚯蚓等。
现代两栖类
现代两栖类均包括在此亚纲内,它们可能起源于石炭纪,与壳椎亚纲有着共同的祖先,但在石炭纪和二叠纪的地层中尚未发现此类化石,在马达加斯加岛下三叠统中发现的Triadobatrachus piveteau(三叠蛙),或称Protobatrachus(原蛙),其形态特征除了尚有一点小尾巴外,已非常像现代无尾类的蟾蜍和青蛙了。在下侏罗统中发现的蛙类化石与现代蛙更没有什么实质的区别。在整个中生代新生代,无甲两栖类就其种类来说并不很多,从现代来看它们的个体数量则是很多的。
我国的蛙类化石,最有名的就是发现于山东临朐中中新世山旺组的Rana basaltica(玄武蛙),与现代蛙没有什么区别。
另一类现代有尾两栖类的蝾螈,现生数量很少,化石也很少发现。我国在山东临朐中新世的山旺组中发现有此类化石,定名为Procynops miocenicus(中新原螈),一般特征与的东方蝾螈相近,个体稍小。
参考资料
滑体亚纲.两栖纲 Amphibian蓝色动物学(中国动物学科普).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27 11:24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