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内盛主要与脾胃等脏腑相关联。湿热病,一作湿温。见于《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病篇》。一年四季内均可发生,以夏秋为多见。临床以始恶寒,后但热,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为提纲。其病因感受湿热之邪而发,故名。病变属于阳明、太阴两经。胃为戊土属阳,脾为己土属阴。湿土之气,同类相名,所以湿热之邪,始虽外受,而终点则归于脾胃。病在
脾胃二经之表者,多兼
少阳三焦;病在二经之里者,每多兼厥阴风木。由于少阳和厥阴同司
相火;阳明,太阴湿热内郁,郁甚则少火皆成壮火。壮火为亢阳的暴气,充斥一身,耗
伤元气,因此,湿热病邪,蒙蔽清阳则耳聋、头重;扰及肝与脾胃,则干呕而痉厥。湿为阴邪,始遏其阳而恶寒;后则湿郁为热,故但热而不恶寒。热在
湿中蒸,腾则为汗,湿蔽清阳则胸痞,湿邪内盛则舌白,热则液不升而口渴,湿则饮内留而不引饮,这是湿热病的主要病机。
湿热病初起的诊断,主要依据其临床主要症状,即可确立。在整个病程中,其证候随其病机转变而异。因此应加注意。如湿遏卫阳,则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湿郁肌肉,则见
恶寒发热,身重
关节疼痛;湿侵经络,则见
口噤,四肢牵引拘急;邪灼心包,内壮热口渴,舌黄或焦红,发痉神昏谵语;湿蕴胸膈,则发痉神昏妄笑,脉洪数有力。邪恋
三焦,则壮热烦渴,舌焦红或缩,斑疹,胸痞自利,神昏痉厥;湿遏膜原,则
寒热如疟,
舌苔腻白,口不知味;胃液受劫,胆火上冲,则口大渴,胸痞欲绝,干呕不止,脉细数,舌光如镜;毒入营血,则斑疹透露,上下失血;热
伤元气,则气短倦怠,口渴汗多。
预后:湿热病的病程较长,往往缠绵难愈,但一般可以治愈。若在病程中变证蜂起,兼证过多,如邪恋三焦,毒入营血,湿蕴胸膈,邪灼心包,神昏痉厥,上下失血者,治不如法,常可危及生命。
湿邪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等特性,属于外邪。湿为长夏的
主气。长夏即夏至至处暑五个节气,时值夏秋之交,阳热尚盛,雨水且多,热蒸水腾,潮湿充斥,为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若湿气淫胜,伤人致病,则为湿邪。湿邪为病,长夏居多,但四季均可发生。湿邪侵人所致的病证,称为外
湿病证。多由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水中作业等环境中感受湿邪所致。
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湿为重浊有质之邪,与水同类,均为水气所化而属阴邪。阴邪侵人,机体阳气与之抗争,故湿邪侵人,易伤阳气。因湿为重浊有质之邪,故侵人最易留滞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使气机
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
湿性重浊,易下趋、袭阴位。因湿有形,状类水,性属阴,湿邪侵人一则下部先受湿为病;二则其为病多有留滞趋下,袭阴位之表现,如水肿以下肢为甚,湿脚气、小便淋浊等。
湿性黏滞,易兼他邪。湿邪致病黏腻停滞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症状的黏滞性和病程的缠绵性等两个方面。
湿为有形之质,其性重浊黏滞,他邪易于粘着依附,其中以寒、热、署邪居多,湿与热合则为湿热,与
寒结则为寒湿,为临床最常见的湿邪致病证类。
热(火)邪是指凡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火热之邪。火热旺于夏季,但火并不像署那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也不受季节气候的限制,故火热之气太过,变为火热之邪,伤人致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火热之邪侵入所致的病证,称为外感火热病证火外火证。
热(火)邪,其为阳邪,其性炎上:火热之性磐灼。升腾,故为阳邪。火性趋上,火热之邪易侵害人体上部,故火热病证多发生在人体上部,尤以头面部为多见,如
目赤肿痛、
咽喉肿痛、
口舌生疮糜烂、
牙龈肿痛或耳内肿痛、流脓等。
热(火)邪,易扰心神:火热与心相通应,故火热之邪入于
营血,尤宜影响心神,轻者心神不宁而
心烦失眠;重者可扰乱心神,出现狂躁不安,或神昏谵语等症。
热(火)邪,易生风动血:“生风”,是指火热之邪侵犯人体,磐灼肝经,耗劫阴液,筋脉失养,易引起
肝风内动的病证。由于此肝风为
内热甚引起,故又称“
热极生风”。“动血”,指火热入于血分,易迫血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