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文庙
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湘阴文庙,曾称湘阴学宫,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文星街道弼时街25号,始建于宋庆历四年(1044年),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
历史沿革
湘阴文庙始建于宋庆历四年(1044年),崇宁初年迁建到城东义胜坊。南宋曾避杨幺之祸而学废,后至绍兴、淳熙、宝庆、嘉熙又重建或加修。元末毁于兵火。明代洪武、宣德、正统、成化、嘉靖、万历又多有复修和添建。
清朝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都有重大修缮。乾隆十二年(1747年),知县徐梁栋重修湘阴文庙,又加修泮池、状元桥。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知县李郁文重修文庙,邑人李世泮亦捐广学署地。道光五年(1825年),知县徐宏重修湘阴文庙,由士绅主持绘图,并扩大规模。道光十年(1830年)、光绪六年(1880年)各大修一次。
抗日战争时期,湘阴为湘北会战之主战场,湘阴遭受日寇数次狂轰滥炸,湘阴文庙中的忠孝悌义祠、诗礼堂、仰高亭、毓粹门、观德门、鼓亭、钟楼、仰高门、景行门、明伦堂、崇圣祠等都被炸毁。
1954年,为拓展城镇交通,在废墟上开辟了弼时街,将湘阴文庙分为前后两部,前半部以棂星门、金声坊、玉振坊、太和元气坊、泮池、状元桥为主,后半部仅存主体建筑大成殿。
1983年至1986年,大成殿修缮第一期工程竣工,大修东西厢房,并对文物保护范围内现代建筑进行了拆除、拆迁。
1992年至1994年,国家文物局拨款进行第二期维修,主要修复了大成殿中轴线上的圣时门、大成门、乡贤祠、名宦祠,并增修了孔子像、四贤人像及佛龛。
1997年9月至1998年8月,第三期维修工程竣工。
2009年,大修湘阴文庙。
2018年8月8日,对泮池、状元桥、大成殿等开展整体保护和修复。历经一年多时间,修缮工程正式完工。
2021年8月25日,湘阴县人民政府永久性封闭弼时街文庙段,恢复湘阴文庙历史原貌。
建筑格局
湘阴文庙,南北长280米,东西长50米,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坐北朝南,有红墙围护,前院由棂星门、金声坊、玉振坊、泮池、状元桥、太和元气坊组成,主院由圣时门、大成门、乡贤祠、名宦祠、东西厢房、大成殿组成。棂星门、金声坊、玉振坊三座牌坊一字排开,泮池位于棂星门中轴线上,状元桥在泮池上,太和元气坊在泮池北。大成殿重檐歇山顶的正立面出挑单檐庑顶单门牌楼。
主要建筑
棂星门
棂星门是湘阴文庙建筑群中的第一道建筑物,纯麻石结构,六柱五门冲天式牌坊。六柱前后立抱柱(鼓)石12尊,抱柱石上部镂空雕卷云,下部双面阳刻几何纹图案。柱头雕望狮,正脊中立宝瓶、相轮。下额枋双面阳刻麒麟、飞凤等图纹,中门南立面嵌“棂星门”字匾。
金声、玉振坊分别位于棂星门左右两侧,三座牌坊一字排开。金声、玉振坊都是四柱三门冲天式,通宽6.47米,中门宽2.65米,边门宽1米。望柱头立坐狮,中门上枋立宝瓶、相轮,纹饰多以双龙戏珠、喜梅、松鹤、麒麟、卷草和各种包袱浅浮雕图案为主。抱鼓石的鼓心部位,浅刻水涡、柿蒂纹。
泮池
泮池位于棂星门中轴线上,半月形,麻石结构,东西直径16米,南北半径8米,池深1.5米。围砌石栏板柱共30节,栏板有的镂空,有的用阳刻几何纹、花草、动物、兵书宝剑等图案装饰,望柱头多球形、莲花形。
状元桥
状元桥位于泮池上,麻石结构单孔拱桥。长8.6米,宽3.20米,拱券跨3米。桥面踏步21级,其中南10级,北11级。两侧装栏杆,每侧各7块。
太和元气坊
太和元气坊紧靠泮池北2米,为六柱三门楼阁式纯麻石结构牌坊。六柱的前后两面立石狮、石象抱柱墩。中门狮座通高1.66米,次间门柱墩为象座,与狮座同高。中门的头,正面浮雕二龙戏珠图案,背面阳刻海浪水波纹,枋下雀替圆雕卧鹿。头枋与二枋之间嵌装汉白玉石板,双面阳刻楷书“太和元气”四字,汉白玉石板周边镶装花岗岩板的镂空变形夔纹。二枋两面阳刻龟背锦纹。三枋通体采用高浮雕手法,迎面雕孔子讲学论经图、儒家故事等群雕人物图案,背面则满雕缠枝花鸟图案。在第二、三枋之间镶装孔子行教像。四枋即中门平板枋,为最重要的承重构件,枋体阳刻较浅的缠枝花卉,上承如意斗拱层和石屋盖。坊顶为庑殿式,以镂空十字纹为脊饰,以立体镂雕的祥云凤鸟为正吻,并在正脊中嵌汉白玉宝瓶座。两侧边门的四个楼屋面为庑殿顶,皆以镂刻几何纹为脊饰,以鳌鱼为正吻。两侧梁枋上还有大量的民间传统石雕工艺,如狮子戏球、麒麟戏凤、麟吐玉书、鹿衔瑞草、古渡江城、渔樵归晚等,并配有多种构图繁缛的缠枝花叶,集浮雕、缕雕、平雕、圆雕、阴阳镌刻等多种石雕技法于一体。
大成殿
大成殿为湘阴文庙的主体建筑,砖木结构,重檐歇山琉璃顶。二层前檐口建有一座庑顶单门牌坊。大成殿由台基、月台、殿身、副阶周廊组成。
台基为麻石结构,须弥座式,高2米。四圭角上镌刻力士神兽,腰枋上阳刻卷草、兵书宝剑、人物故事多种图案。台基面周边环以栏杆共47节,栏柱高1.15米,望柱头雕饰题材有狮、象、石榴头、仰覆莲、麻叶头、瑞兽、链锁、仙人头、八不蹭等多种形式。栏板用汉白玉镂刻花草或镂空几何纹图案。月台靠接前台基,正中为汉白玉蟠龙御路,东西两侧各砌台阶,置汉白玉栏杆、望柱。
大成殿面阔三间21米,进深三间17米,通高22.8米。一层共用36根立柱支承,其中殿中4根为楠木柱,剩余32根都是石柱。南立面共开格扇门20扇,其余三面墙内墙灰色,外墙红色。周围廊内设挑尖梁,用穿斗架,梁下设船蓬轩顶,配穿插枋。正立面外檐设如意斗拱,其余三面作外卷棚。
大成殿二层共用29根木柱,都是穿斗梁架。大额枋下四面开万字格花窗,外环有0.40米宽的木栏廊道。内设楼复楼地面,并用内格扇围隔形成当心间,且装井口式天花吊顶。外檐、屋顶牌坊的下檐为如意斗拱,其余三面作外卷棚。重檐正立面中挑牌楼,牌楼柱门当心挂“大成殿”匾额,柱门内框装“五龙捧圣”“海水托日”透雕落地式花罩,并在柱门外侧与斗拱层相交处,装饰有三角形的云凤雕板图案。
大成殿的屋面盖黄色琉璃瓦,正脊中央饰葫芦宝瓶,都是乾隆时期景德镇瓷窑产品,由霁红、霁绿、霁黄、霁兰四色瓶和青盘组成,嵌立在圆形器座上,内饰镂空松鹤图。用黄、绿色的降龙、立凤和镂空脊花板等琉璃构件装配正、垂、岔各脊。木柱、梁、枋、格扇门、扇窗都是褐红色。门扇裙板、涤环板木雕有暗八仙、博古图、三阳开泰、犀牛望月等图纹。
大成殿内后墙上嵌二方青石碑,左碑为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碑,通高3.65米,宽1.18米,碑额0.7米,刻二龙戏珠图,碑文是“御制孔子先师赞”。右碑为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碑,刻“双凤朝阳”图,碑文是“颜、曾、思、孟四配赞”。碑文由康熙御撰,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张玉书书写。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湘阴文庙是当时当地的最高学府,也是地方官吏和学子祭孔的主要场所。经科举考试取得功名的人有758人,其中进士74名、举人272人、贡生402名,包括夏原吉左宗棠郭嵩焘
革命见证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阴文庙成为湘阴县城工农运动大会的重要场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十六军攻克湘阴县城后,在湘阴文庙召开了群众大会,宣传党在土地革命时期的主张和政策,动员青年参加工农红军。
抗日战争时期,湘阴文庙见证了日寇飞机对湘阴县城的数次狂轰滥炸,县城一片焦土,湘阴文庙中的祠、亭、楼、阁等许多建筑都被炸毁。
解放初期,华国锋率领的南下工作团与湘阴县地下党工委在湘阴文庙大成殿胜利会师。
传说轶事
湘阴文庙的“状元桥”,只有殿试第一名才有资格通过。湖南历史上有过17名状元,没有一个是湘阴人,这座桥空有其名。
活动展览
湘阴文庙是湘阴县博物馆所在地,从1986年开始,成功举办“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展”“北京故宫清代帝后生活文物展”“湘阴历史文物展”“任弼时生平事迹展”“红军长征在湖南”等40余个展览,是湘阴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保护措施
1983年1月,湘阴文庙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3年4月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我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公布湘阴文庙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2013年3月5日,湘阴文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8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
2021年8月25日,湘阴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对弼时街文庙段实施永久性封闭的通告》,恢复湘阴文庙历史原貌,确保人文历史资源不受破坏。
旅游信息
湘阴文庙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文星街道弼时街25号。
湘阴县内乘坐湘阴3路、湘阴4路、湘阴4路空调到中医院站,步行220米;乘坐湘阴5路到中心大药房站,步行420米;乘坐湘阴205路到东湖商业中心站,步行430米。
参考资料
瑰丽的遗产 | 湘阴文庙.湘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3 16:0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