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派是吴门最具地方特色和科技优势的一大流派,从某种意义上讲是
吴门医派主流。明清时期达鼎盛阶段,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居世界科技领先的地位。
历史渊源
温病学派是中国明代末年以后,在南方逐渐兴起的,以研究外感温
热病为中心的一个学术派别。明清之际,温疫流行猖獗,尤以
江浙一带为著,且该地区气候溽暑,热病盛行,客观上促使江浙诸医家对
温热病进行研究,并由此逐渐形成一个学派。
继
明末清初吴有性著《温疫论》(1642)阐发疫病流行之特点、治疗之法当与《
伤寒论》有所不同后,
江浙地区又相继出现了一些相关的
新理论与治疗方法。其共同特点是认为“温热病及瘟疫非伤寒”,故后人称其为“温病学派”,叶天士(1667—1746)乃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其后又有在学术上毫无门派之见的吴鞠通(1758—1836),在全面研究上迄《
素问》、
张仲景,下至吴有性、叶天士的相关学说后,把温病传变与
脏腑病机联系起来,提出将温病分为上焦(肺与心)、
中焦(胃与脾)、下焦(肝与肾)三个阶段,即所谓“
三焦辨证”的
理论体系。
产生原因
温病学派产生成熟于明清两代的我国
南方地区有着其特殊的
社会历史原因。
首先,明清两代由于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集中,流行性疾病成为了当时医学界面临的新问题。据有关文献统计,明代276年中大疫流行64次,清代266年中大疫流行74次,如明永乐六年,江西建昌,浙江杭州,福建
建宁、绍武等地死者七万八千四百余人,由于传统的伤寒法治这些瘟疫效果并不理想,这使当时的医家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来治疗这些瘟疫,这便为温病学说的产生创造的积极的条件。
另外,温病学派产生于我国南方地区也和中国南方特殊的
地理环境有关,中国南方特别是
江南地区湖河渚泊,地处卑湿,水资源丰富,一年四季气候分明,较之北方多温,这也造成了江南多温病的
自然条件。这也使江南医家有了更多的治疗温病的实践机会,这也是温病学派产生于中国南方特别是江南地区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此以外,
前代医家的不断探索也为温病学派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在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下温病学派也就应运而生了。
吴有性所处的时代,是明朝末年,当时
政治腐败,清兵入侵,瘟疫大流行,人民生活极度困苦。据《
吴江县志》载:“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口仅存。”吴有性目睹当时的惨状,深有感慨地说:“守
古法不合今病……医者徬徨无错,病者日进危笃,病愈急,投药愈乱。不死于病,乃死于医……”他痛心忧虑,感到一个医生的责任重大,为了治病救人,他全力投入到传染病的治疗中,不顾个人安危,深入
疫区,进行细致观察和比较。他在六十岁时将自己平生治疗温病的
心得体会和经验编著了一部论述
传染病学的重要著作《温疫论》,取得了创造性的成就,充实了
中医理论中关于传染病的内容,在
中国医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特色
温病学派的特色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在治疗外感病方面逐步摆脱
伤寒学说的羁绊而形成的一大学派。
3、以卫气营血辨证论治典型的温病。以
逆传心包、
湿温、
伏气温病理论治疗非典型温病。
4、重视预防及
潜伏期和初期治疗,病程中注意存津救液、保护元神。
5、验齿察舌、辨
斑疹白瘖等阳性体证检查被普遍采用,提高了
中医诊断水平。
影响及贡献
温病学派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和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完善了中医学的理论
温病学派将温病从伤寒中独立出来,纠正了前人的错误,补充了前人在理论上的空白,使温病的治疗摆脱了《
伤寒论》的束缚,在临床上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初步建立了中医传染病学
吴有性创造性地提出“戾气”通过口鼻侵犯人体,使人感染瘟疫,科学地预见了传染病的主要
传播途径是从“口鼻而入”。这些都为传染病学的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使中医传染病学得到了初步的建立。
对传统辨证论治的补充
温病辨证论治的纲领
卫气营血辨证补充了传统的“
六经辨证”或“
八纲辩证”的内容,为
中医诊断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注重实践的传统
温病学派医家注重实践,敢于突破创新的精神也深深地影响了后世中医的发展。
综上所述,温病学派作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个重要的
学术流派,它完善了中医基础理论,同时也开创了中医传染病学的先河,为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评价
《
温疫论》是
吴有性一部传世之作。共二卷。卷一载论文五十篇,主要阐发
温疫之病因、
病机、证候、治疗,并从中参论温疫与伤寒的区别。卷二载论文三十篇,着重叙述温疫的各种兼挟证治,还设立了多篇有关温疫的质疑正误及
疫疠证治的辨论文章。
《温疫论》一书提出了当时对传染病的称呼“疫病”的病因是“非其时而有其气”。《温疫论》认为伤寒等病是由于感受天地之常气而致病,而“疫病”则是“感天地之疫气”致病。《温疫论》将“
瘟疫”与其他
热性病区别开来,从而使传染病病因突破了前人“六气学说”的束缚。《温疫论》在中国第一次建立了以机体抗病功能不良,感染戾气为发病原因的新论点。
《
温疫论》指出“戾气”的传染途径是通过空气与接触,由口鼻进入而致病。《温疫论》中还指出戾气有特异性,只有某一特异的戾气才引起相应的传染病。该书还认为疗疮、
发背等
外科病是由于杂气感染,而不是由于“火”。《温疫论》首次把
外科感染疫病与传染病的病因划入同一范畴。
《
温疫论》也十分重视机体
抵抗力的重要性。该书认为:“木气充满,邪不可入”,机体抵抗力强,则虽有接触传染的可能,但不大会发病。假如“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机体抵抗力减低,又受到传染,则可以发病。
《温疫论》还提出了传染病的传染途径是“有天受,有传染”。“天受”就是空气传染,“传染”就是接触传染。所以书中注明“凡人口鼻通乎天气”,“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温疫论》认为
传染病流行形式可以是
大流行,也可以是散发的。
《温疫论》在传染病的
病源、病因以及
免疫性、流行性的大量论述都十分科学。尤其在17世纪中叶
细菌学出现之前,《温疫论》提出了:“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气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这种异气即“戾气”。这种学说是十分先进的。《温疫论》对温疫的免疫性的论述也确是十分令人敬佩。书中说:“至于无形之气,偏中于动物者,如
牛瘟、
羊瘟、
鸡瘟;
鸭瘟,岂但人疫而已哉?然牛病而羊不病,鸡病而鸭不病,人病而禽兽不病,究其所伤不同,因其气各异。”真是一段绝妙的阐述。
《瘟疫论》记载了不少治疗
传染病的新方法。如书中认为传染病初起宜用
达原饮,等到
病深;些,即所谓“邪毒犯育”时,即不厌“急证急攻”。这些方法都为后世
传染病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温疫论》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清代一些著名医家如戴北山、杨栗山、刘松峰、
叶天士、吴鞠通等,都或多或少地在《温疫论》的基础上有所发挥,有所创造。我国历代医家在与传染病斗争的实践中创造了温病学说。温病学说,渊源于《
内经》,孕育于《
伤寒论》,产生于金元,成熟于明清。
在温病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温疫论》作为我国第一部治疗传染病的专著的贡献是很大的。中国应用温病学说的理、法、方、药治疗一些传染病,如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感冒、
麻疹、
猩红热、
痢疾等,取得了很高的疗效。而其中很多地方就是继承和发扬了《温疫论》的理论和经验。
当然吴有性同历史上所有的伟大医学家一样,都有不能超越时代的局限性,如他虽发明了“戾气”学说之千古绝唱,把致疫因子的基本特征和致病特点做了许多正确描述,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微生物科学,只能是一种
科学假说;他提出寻找针对性药物,通篇体现的仍然是以攻下
祛邪为主体的辨证论治,故也只能是一种启示后人的理想,这些都是不应苛求的。
书中还误将
鹤膝风、老年
中风等非传染性疾病也归入疫病范畴。虽提出反对妄投寒凉的正确主张,但对
黄连只能清“本热”,不能清“邪热”,反对用黄连治疫的认识则欠确当。
认为“温病”、“温疫”、“瘟疫”三者无区别的“正名”也是不恰当的,温病与温疫有广义和狭义之别,温病包括温疫,温疫只是温病的一种。吴氏对疫病的治疗方法尚欠丰富,尤其对
预防措施论及甚少。
尽管吴氏有些错误论点、偏见和缺憾,但瑕不掩瑜,吴氏以他的医学实践和聪明才智、创新精神,在中国医学乃至世界
医学发展史上,留下了极为重要不可磨灭的光辉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