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敬铭(1905——1985),小名喜太。
河北蠡县人。7岁即习武。1929年考入
北平宪兵司令部任武术教官。1930年调任
山西太原军官教导团武术教练。同年在其师罗大枪资助下,参加
南京中央第二届国术大考,取得短兵器(刀、枪)第二名。同时,罗、温师徒两人受聘入
中央国术馆。1936年,与
张文广被选派为参加
德国柏林第十一届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观摩代表。经两人多次要求,终于在大会上表演了
中国武术,后又在柏林及其他城市表演多次,由此
名声大震。当时在德国进行考察的
郭沫若、
冯玉祥、
李烈钧等也观看了表演,李烈钧还对其赋诗赞赏。新中国建立后,任武汉体育学校教授,为国家级武术
裁判员。1956年
武汉市国术委员会改为武汉市武术指导小组,温为15位成员之一,他团结全市老拳师和武术爱好者开展拳艺研究交流活动。举办全市性的武术表演与比赛,促进了全市武术的普及和提高。在体院任教期间,注重实践与理论结合,编写教材,传授技艺,培养不少武术英才。曾当选为
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1985年
6月27日八十寿辰时,
湖北省人民政府赠其“一代武宗”金字大匾一方。
武术生涯
1932年,年仅二十八岁的温敬铭报考了位于南京的全国最高武术机构:中央国术馆。
中央国术馆的演武厅气象森严。温敬铭一声暴吼,绰枪上阵。初生之犊本不知畏惧为何物,架式一拉开,功夫深浅就有目共睹了。一杆长枪在温敬铭手中如疾风卷地,如紫电经天。蓄了十几年的锐气,攒了十几年的武艺,面对武术界的名公巨卿,温敬铭没有丝毫的畏惧,把国术馆的拼花地板跺得咚咚响。满场先是肃然,接着便哗然。连一直板着脸孔不苟言笑的张之江考官也微微颔首,拿起几案上的狼毫笔,在考生名单上打了个勾。温敬铭被录取为一等练习员!
温敬铭的职业武术家的生涯从此开始。同年,他参加了那时的第五届全运会。一场精微独到的剑术表演,夺取了全国短兵第二名。接着在二届国考中又以枪术获长兵乙等奖。枪乃长兵之帅,剑为短兵之王,温敬铭能长善短,枪剑之术均臻上乘,一时成了武坛上颇负时誉的新星。
三十年代,温敬铭轻取国士称号,但他却更加谦逊勤勉了。置身于中央国术馆这个制高点后,温敬铭才发现家门繁多的中华武术竟是个如此渊深莫测的浩瀚海洋,竟有着这样博大恢宏的无穷蓄蕴。也正是这个时期,温敬铭开始了真正的系统训练。他不仅对中国武术日习日精,还学会了摔跤、拳击。而最为宝贵的尝试则是对武术理论初步的探讨和钻研。从香港到新加坡,从菲律宾到马来亚,温敬铭和张文广、郑怀贤等国术馆的佼佼者几乎访遍了南洋群岛。一个技艺全面的武术通才正迅速走向成熟。
学为人师
1946年,温敬铭夫妇却在当了6年武术教师后,被学校以年纪大、不适合再搞体育为由解聘了。解放后,出于对武术的热爱,他们又重拾教鞭,用自己的养分哺育着棵棵幼苗。1955年,温敬铭走进了武汉体育学院并担任副教授。随后,刘玉华也进入了武汉体育学院,成为一名光荣的武术传播者。现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都有他们的学生,其中有的成为高等学校的教授,有的在各级体育机构任职,有的分配到各运动队、研究所任总教练、教练和研究员。我校武术学院院长曾于久教授、国家级武术教练吴彬等都是温敬铭的学生。
奥运情缘
柏林奥运会上的国术表演
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欧洲人心目中,中华民族还只是东方大陆上一个遥远、古老而乏味的谜。愚昧,贫困,病弱,低能,似乎这几个字就足以把那个四万万之众的黄皮肤种族概括无遗了。一九三六年第十一届柏林奥运会中,中国代表团的武术表演仅有二十分钟。短短的二十分钟之后,那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称中国武术有“了不起的体育价值、艺术价值、国防价值!”
特别是温敬铭和张文广呼啸上阵,演出了空手夺枪。九尺银蛇在张文广手中上突下刺,左挑右点,步步攻心,枪枪锁喉。温敬铭则赤手空拳,在舞枪如风,落枪如雨的对手前翻滚跳跌,闪展腾挪,每每让银枪擦身而过……一双双蓝色、灰色、褐色的眼睛瞪圆了,惊呆了;一张张深目巨鼻,傲慢冷漠的脸孔变色了,动容了。
温敬铭和身怀绝技的同伴们,第一次在国际体坛上显示了中华武术的赫赫声威。灿烂的民族体育之花,聚巨着古老神州的灵秀之气,喷薄着东方的力和美,轰动了早期奥林匹克的大雅之堂。中国武术队向世界发出的第一个冲击波已激起了最早的热潮。汉堡、慕尼黑、法兰克福、威斯巴登……许多城市的体育界竞相邀请武术队巡回表演。所到之处,一路盛赞,一路雄风。温敬铭等健儿的征战之苦,开拓之功将永远史册传芳。
个人著作
温敬铭还在教学之余刻苦钻研,出版了《短兵术》、《中国式摔跤》、《铐手翻子》等。他与张文广负责编写了长达90余万字的武术教材,填补了武术理论这一块的空白。温敬铭还受国家体委委托主持制定了《武术竞赛规则》、《中国式摔跤规则》,并参与创编了初级、乙级和甲级长拳套路及《女子拳》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