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人文学院,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由原
温州师范学院中文、历史专业与原温州大学新闻、文秘专业整合而成。
温州师范学院,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前身为1908年春由国学大师
孙诒让先生创办的温州师范学堂,1913年更名为浙江省第十师范学校。1956年春,
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委员会根据党中央“合理步骤、统筹安排”的方针,决定于温州师范学校原址成立温州师范专科学校,秋季开始招收中文专业专科学生,1958年温州师专升格为温州师范学院,秋季开始招收文史专业本科学生,1961年、1962年学校暂停招收新生。嗣后,学校虽几经变迁,但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脉赓续不断,并于生聚积累中发展壮大。2004年原温州师范学院与温州大学合并,整合后的人文学院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学院现有研究生、本科二个不同的办学层次,有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民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门史、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等七个硕士学位授予权点及课程与教学论下的中学历史教育、中学语文教育两个培养方向;
汉语言文学(师范)、创意中文、历史学、广告学4个本科专业。本院现有
教职工80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22人,博士和在读博士21人,享受
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入选“151人才工程”、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51人才工程”等各类人才20人。有全日制学生1000多人,成教学生1000多人。温州大学人文学院院十分重视学科建设,把学科建设作为学院发展的助推器,全面实施梯队推进战略,并已初见成效。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浙江省重点专业,历史专业为校品牌(特色)专业。文艺学、民俗学为浙江省重点学科,文艺学、民俗学为校重中之重学科,汉语言文字学为校重点学科。
学院获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A类)浙江传统戏曲研究与传承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浙江省高校创新团队等省级平台、基地。获批温州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温州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温州中国南戏艺术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山水诗研究中心等市级平台、基地。设有中国及周边俗文学研究中心、中国南戏研究中心、文艺学研究中心、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社会学民俗学研究所、口述历史研究所、历史语言研究所、网络文创研究院、文化产业研究所、欧美历史文化研究所等校内研究机构。
截至2024年1月,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6项、青年成果奖1项;省级社科优秀成果奖43项,其中一等奖7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在《
中国社会科学》《
文学评论》《中国语文》《历史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120余篇。
学院有教职工121人,其中专任教师101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者38人、副高职称者2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80人,占专任比例80%。文科资深教授4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1人,“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省“151人才工程”人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各类人才20余人。文科资深教授马大康、俞为民、王小盾、王建华在文学理论前沿问题、传统戏曲、域外汉文献、政务语言等研究领域居全国顶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