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游蛇
蛇亚目游蛇科渔游蛇属动物
渔游蛇,是游蛇科渔游蛇属动物。长0.5-1米,头长椭圆形,与颈区分明显。体色变化较大,背面灰褐色、深灰色、灰棕色、橄榄绿色、暗绿色、黄褐色或橘黄色,自颈后至尾有黑色网纹,网纹两侧有醒目的黑斑;头背灰绿色,眼下至唇边有一条短黑纹,眼后至口角有长黑纹,颈部有1个“V”字形黑斑;腹面白色或黄白色或淡绿黄色,腹鳞基部黑色,使整个腹面呈现等距离的黑横纹。
形态特征
全长0.5—1米,头长椭圆形,与颈区分明显。体色变化较大,背面灰褐色、深灰色、灰棕色、橄榄绿色、暗绿色、黄褐色或橘黄色,自颈后至尾有黑色网纹,网纹两侧有醒目的黑斑;头背灰绿色,眼下至唇边有一条短黑纹,眼后至口角有长黑纹,颈部有1个“V”字形黑斑;腹面白色或黄白色或淡绿黄色,腹鳞基部黑色,使整个腹面呈现等距离的黑横纹。
体形中等大小的半水栖无毒蛇.头颈区分明显;瞳孔圆形;鼻尖鳞前端比较窄,鼻孔背侧位.上唇鳞色白,眼后下方有两条黑色细线纹分别斜达上唇缘和口角;腹面色白,每一腹鳞基部色黑,形成整个腹面黑白相间的横纹。
注:“红斑渔游蛇”实为黄斑渔游蛇红色表型的个体。
生活习性
栖息于山区丘陵、平原及田野的河湖水塘边。半水性,夜行性,能在水中潜游。性凶猛,常攻击捕蛇者。主要猎捕小鱼,兼食蛙、蟾蜍等。当受到惊吓时,它会抬起身体前部,采取攻击的姿势。每年5-7月产卵,每产3-14枚卵,自然孵化,孵化期为一个多月。
食物
鱼,蛙,蝌蚪,蛙卵,蜥蜴,小型兽类等.
繁殖
卵生.7-8月产卵11-88枚,孵化期约需2个月,刚孵出子蛇全长170-181mm.
分布范围
中国境内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包括海南岛与香港,台湾。境外分布于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与马来西亚。模式产地在中国广州。
补充:在我国境内渔游蛇(Xenochrophis piscator)分布于广西与云南。黑斑渔游蛇(Xenochrophis punctulatus)、圣约翰渔游蛇(Xenochrophis sanctijohannis)和三角渔游蛇(Xenochrophis trianguligerus)均分布于西藏。
保护措施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1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Ⅲ。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3 22:07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