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场
渔场
渔场是指的鱼类或其他水生经济动物密集经过或滞游的具有捕捞价值的水域,随产卵繁殖、索饵育肥或越冬适温等对环境条件要求的变化,在一定季节聚集成群游经或滞留于一定水域范围而形成在渔业生产上具有捕捞价值的相对集中的场所。
分类
由于渔场形成是海洋环境与鱼类生物学特性之间对立统一的结果,同时渔业资源极为丰富、种类繁多,所以人们根据实际生产与管理的需要划分渔场。渔场划分的类型多种多样。一般,根据渔场离渔业基地的远近和渔业水深、地理位置、环境因素、鱼类不同生活阶段的栖息分布、作业方式及捕捞对象等的不同划分。
根据离渔业基地的远近和渔场水深划分
(1)沿岸渔场:一般分布在靠近海岸,且水深在30m以浅的渔场。
(2)近海渔场:一般分布在离岸不远,且水深在30m~100m的渔场。
(3)外海渔场:一般分布在离岸较远,且水深在100m~200m的渔场。
(4)深海渔场:分布在水深200m以深水域的渔场。
(5)远洋渔场:是指分布在超出大陆架范围的大洋水域,或离本国基地甚远且跨越大洋在另一大陆架水域作业的渔场。
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划分
(1)港湾渔场:分布在近陆地的港湾内渔场。
(2)河口渔场:分布在河口附近的渔场。
(3)大陆架渔场:分布在大陆架范围内的渔场。
(4)礁堆渔场:分布在海洋礁堆附近的渔场。
(5)极地渔场:分布在两极海域圈之内的渔场。
(6)按具体地理名称的渔场:如烟威渔场是指分布在烟台、威海附近海域的渔场,舟山渔场是指分布在舟山附近海域的渔场,北部湾渔场是指分布在北部湾海域的渔场等。
根据海洋学条件的不同划分
(1)流界渔场:是指分布在两种不同水系交汇区附近的渔场。
(2)上升流渔场:是指分布在上升流水域的渔场。
(3)涡流渔场:是指分布在涡流附近水域的渔场。
根据鱼类生活阶段的不同划分
(1)产卵渔场:是指分布在鱼类产卵场海域的渔场。
(2)索饵渔场:是指分布在鱼类索饵场海域的渔场。
(3)越冬渔场:是指分布在鱼类越冬场海域的渔场。
根据作业方式的不同划分
(1)拖网渔场:是指使用拖网作业的渔场。
(2)围网渔场:是指使用围网作业的渔场。
(3)刺网渔场:是指使用刺网作业的渔场。
(4)钓渔场:是指使用钓具作业的渔场。
(5)定置渔场:是指使用定置渔具作业的渔场。
根据捕捞对象的不同划分
(1)带鱼渔场:是指以带鱼为目标鱼种的海域。
(2)大黄鱼渔场:是指以捕获大黄鱼为主的海域。
(3)金枪鱼渔场:是指以捕获金枪鱼为主的海域。
(4)柔鱼渔场:是指以捕获柔鱼为目标鱼种的海域。
根据作业海域、捕捞对象和作业方式等分类
(1)北太平洋柔鱼钓渔场:是指在北太平洋利用钓捕作业方式进行捕捞柔鱼的海域。
(2)长江口带鱼拖网渔场:是指在长江口利用拖网作业方式进行捕捞带鱼的海域。
(3)大西洋金枪鱼延绳钓渔场:是指在大西洋利用延绳钓作业方式进行捕捞金枪鱼的海域。
渔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渔场往往局限在某一海区的某一水层,甚至局限于某一时期。这种局限性主要取决于鱼群的密集程度及其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鱼类(经济海洋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及其环境条件的变化。因此,构成渔场必须要具备一下几个条件。
(一)要有大量鱼群洄游经过或集群栖息
海洋渔业生产的主要捕捞对象是那些在进行洄游、繁殖、索饵或越冬等活动的鱼类或经济动物的密集群体,特别是繁殖群体,密度大且稳定,而且多数鱼群是以同一体长组或同一年龄组进行集群的,如鲑鳟鱼类特别明显。因此,在进行捕捞作业时,如果对达不到捕捞规格的对象(如低龄或性未成熟的幼鱼)进行酷捕,则必然得不偿失,严重影响来年的资源量,甚至能导致渔业资源的衰退,后患无穷。
(二)要有适宜的鱼类集群和栖息的环境条件
如果某一海区的某一时期,具有适宜鱼类和其他经济动物进行洄游、繁殖、索饵和越冬的外界环境条件(包括生物和非生物条件),它们就可以集群或栖息在一起,从而为渔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生物条件是指饵料生物和共栖生物以及其他各种生物种间关系。非生物条件是指海流、水系、水温、盐度、水深、底质、地貌和气象等。在外界环境因素中,特别是海洋环境因素,更有着重要的作用。海洋水温状况的变化,对于经济鱼类的洄游分布和集散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而鱼类在不同的生活阶段对其周围的环境条件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海洋环境条件是形成渔场的重要条件,而在海洋环境的各个因子中,水温和饵料生物为最重要的因子。
渔场的分布
(一)大陆架是良好的渔场
大陆架尤其是近陆浅海,在那里从海面到海底都有较为充分的阳光透射,还有从大陆径流带来和从外海层运来的各种营养物质,是鱼、虾、贝类等经济动物的繁殖、索饵和越冬的良好场所,各种捕捞对象在这些海域洄游集群。
大陆架渔场形成的条件主要有:①江河输入大量营养物质;②水域浅,在风浪、潮汐和对流等作用下,水体混合充分,底层补充到上层,整个水体营养好;③光合作用充分,浮游植物大量繁殖;④水域浅,因此物质循环快,初级生产力高;⑤由于饵料生物丰富,大陆架一般都为产卵场,海湾也是鱼类的肥育场所;⑥大陆架的水深适宜,海底较为平坦,适合于渔具作业;⑦在大陆架边缘,由于上层流的离岸作用,外海下层水被引入,产生上升流;⑧在大陆架边缘附近海域,沿岸水系和外海水系产生沿岸锋面。
目前已经开发利用的渔场大都分布在大陆架上,其中较著名的渔场有:中国海(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等海域的底层鱼类、虾蟹类及中上层鱼类的渔场;欧洲的北海、挪威近海、巴伦支海是鲆鲽、鳕鱼、沙丁鱼和鲐鱼等的渔场;南美洲东南岸的巴西至阿根廷近海等海域的鳕鱼类、金枪鱼类、沙丁鱼和鱿鱼、蟹等渔场;西非几内亚沿海等底层鱼类、虾蟹类及沙丁鱼等中上层鱼类的渔场;印度、阿拉伯、伊朗近海等的底层鱼类、虾类和沙丁鱼等鱼类的渔场;澳洲近海的底层鱼类、金枪鱼、鱿鱼等渔场;美国阿拉斯加到加拿大沿海的底层鱼类渔场;加拿大大西洋海岸至纽芬兰附近一带的鳕鱼、鲱鱼、比目鱼及鲑鱼等鱼类的渔场。
(二)两种海流交汇的海区是良好的渔场
两种海流交汇的海区,尤其是强大的寒流和暖流交汇的辐聚区是大洋性鱼类的良好渔场。
主要渔场有:大西洋西北部纽芬兰外海的湾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的流界渔场,产鳕鱼等;大西洋东北、冰岛到斯匹茨卑尔根群岛、熊岛、挪威近海的北大西洋暖流与北极寒流交汇的极锋渔场,产鳕鱼、鲱鱼等;大西洋西北部、日本东部近海、以及千岛群岛、勘察加半岛至阿留申群岛的黑潮暖流与亲潮寒流交汇的极锋渔场,产秋刀鱼、鲣鱼、金枪鱼、鲱鱼等澳大利亚东海岸—新西兰沿岸和外海的东澳大利亚海流与西风漂流交汇的流界渔场,产金枪鱼等;南美东南方的巴西暖流与福克兰寒流交汇的流界渔场,产鳕鱼、金枪鱼、沙丁鱼、鱿鱼等;南非厄加勒斯海流与西风漂流交汇的流界渔场;南极群冰带-南极辐合带的南极鲸渔场。
(三)在上升流海域会出现良好的渔场、
在上升流海域,尤其是远离大陆的深海区,如有深层含有营养盐类的海水涌升,则该海域即会出现良好的渔场。
主要渔场分布在:亲潮水域,产鲑鱼鳟鱼鲱鱼等;北朝鲜寒流海域,产狭鳕等;加利福尼亚海流域,产沙丁鱼鲭鱼长鳍金枪鱼等;秘鲁海流域,产鳀鱼、金枪鱼、狗鳕等;本格拉海流域,产沙丁鱼等;西澳大利亚海流域,产金枪鱼等;赤道逆流和赤道潜流海域,产金枪鱼、旗鱼等;西北非加那利海流域,产沙丁鱼、鲐鱼、鳕鱼、金枪鱼、章鱼、鱿鱼、底层鱼类等。
(四)有礁堆海岭的海域,由于上升流的出现而形成较好的渔场
主要作业渔场有:豆南-小笠原-马里亚纳群岛和萨南-琉球渔场,产鲣鱼、金枪鱼等;南北太平洋外海的礁堆海岭渔场,产金枪鱼类;南北大西洋外海的礁堆海岭渔场,产底层鱼类、金枪鱼类。
(五)近寒带海域的渔场
在近寒带海域,海洋中有深层洋流把沉积在洋底若干年没有被生物利用的丰富营养盐类带到海水水层,因此,近寒带海洋底层具有异常丰富的营养物质,供生物利用,从而近寒带海洋中的生物量远较其他海区海洋生物量多。一般来说,寒带水域中的海洋生物量为最多,其次是温带海洋中,而热带海洋中的生物量最为贫乏。
世界四大渔场
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和秘鲁渔场,其中前三者都是寒、暖流相遇后,海底的丰富物质翻滚上来而形成的,形成秘鲁渔场的是上升流,属于垂直补偿流,一般不考虑秘鲁寒流一个巴掌拍不响,渔场形成需要寒暖流交汇才行。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6 16:30
目录
概述
分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