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万岛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岛屿
渔万岛,历史以来叫做渔澫岛,因为澫字很难在电脑打印出来,因此改用渔万岛。
简介
有文件称为“渔万半岛”,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港口区,是港口区城区,东面隔海是企沙半岛(又称光企半岛),西面隔海是江山半岛(又称白龙尾半岛),有西海湾大桥相连,北面与沙潭江中心区海水相隔,退潮时可步行而过,现有三座大桥(兴港大道倒水坳大桥、东兴大道生牛朴大桥、南防铁路生牛朴铁桥)相连接。面积19平平方公里,人口4.91万人(来自防城港市政府网),设渔洲萍街道办事处和白沙万街道办事处,分别下辖渔洲、珠砂港、车辽3个社区和沙万、插排尾、仙人湾、兴港4个社区。
地理人文环境
地理位置
渔万岛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港口区。南部为北部湾外海域,东隔东湾海峡与企沙半岛相望,西隔西湾海域与防城区江山半岛相望,北隔倒水坳海湾与公车镇相望。
地形
渔万岛地处滨海丘陵地带,原始地貌地势连绵起伏,主要以山丘、土坡为主,岛上最高山峰为仙人山(海拔高度196米)。2008年以后,随着防城港市大力发展,城市扩张,经过人为改造地貌,现岛上除仙人山外。所有山丘均移为平地建设高楼。如今岛上已是高楼遍地、车水马龙的现代化滨海都市。
气候水文
渔万岛海水潮汐为全日潮和不正规半日潮,平均潮位为2.27米,平均潮差为2.55米,最大潮差为4.93米。渔万岛由于被江山半岛及企沙半岛包围,环围海域为内海,无论潮涨潮落,海湾内水域风平浪静,无汹涌浪潮。
渔万岛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常青,雨水丰沛,夏季炎热漫长、冷季短。由于岛三面环陆,大陆性气候明显,导致夏季风少、冬季强风现象。
海洋资源
南部北部湾渔场盛产各种鱼类、虾类、蟹类和贝类800多种。鱼类、虾类、贝类、蟹类等等量大质优。海水养殖方面,则是以对虾、大蚝养殖为主,同时发展蟹、贝、鱼等名特优品种。
东湾、西湾有防城江、沙潭江等淡水河流注入,形成丰富的咸淡水资源,养育了茂密的红树林。
人文民族
岛上最初土著居民以壮族、汉族及少量京族为主,随着城市迅速发展及岛上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北方居民。形成了典型的南北融合多民族文化。
文化
土著文化以粤剧、壮戏、渔歌、山歌、京族独弦琴文化为主,由于大量北方居民移居,东北扭秧歌、新疆舞蹈等等北方文化与土著文化形成了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
交通
渔万岛是港口城区及防城港市发源地,岛上基础设施完善,交通网线密布。有南防铁路、南防高铁、防东高铁等铁路经过,形成港口、铁路、公路等交通网络。
枢纽站
岛上有防城港火车站(2013年防城港北站通车后,已停止客运),港口汽车站等交通运输枢纽站。
桥梁
岛北部有倒水坳大桥、生牛朴老桥、东湾大桥、榕木江大桥四座桥梁与北岸陆地连接,岛西部有西湾跨海大桥与江山半岛相连。
主要道路
北部湾大道、北环路、东湾大道及中华路形成环岛路,另有东兴大道、兴港大道、凯乐路、珍珠路、北湖街等主要交通要道。
主要港口
防城港码头位于岛最南端处,是华南地区能卸载15万吨级以上超大型船舶的少数港之一。
历史沿革
渔万岛过去是一座荒芜的岛屿,后来从外地迁来居民,因居民是打鱼为生,然在岛北部成了叫为渔洲萍的村落,在岛南部形成了东头村,地名叫白沙万,于是岛民们称此岛为“渔万岛”,原属防城县公车乡。
1968年3月始建海港,名叫“沙万港”,作为秘密援越的港口。
1972年,周恩来同志批示隐蔽扩建。
1984年,由国家批准随同北海市作为一个整体,列为中国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
1985年,设立地级建制的防城港区,由自治区领导。
1993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防城港市,原防城港区改为港口区,做为防城港市的一个市辖区,市政府和区政府都建在港口区的渔万岛上。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15 21:43
目录
概述
简介
地理人文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