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洞是
祥云县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居住遗址之一,为滇西5000年新石器人类文明的典型洞穴遗址,素有“滇西第一洞”之称。清华洞属喀斯特地形石岩溶洞,洞分前洞、后洞。前洞深、宽约30余米,高5米;后洞分二支,深不可测,洞内石花、石笋、石柱甚多,琳琅满目。前洞口右侧顶穹正中,仰视见尺余椭圆形亮光通山顶,称“碟大天”。右侧有小洞3个,时宽、时窄,洞壁大洞套小洞数十个。前洞中主洞位于洞口正中。洞内怪峰突兀、石笋倒挂、悬崖滴乳、落水有声。洞口壁上方有摩岩石刻,计24块,多为明代以来的宫吏及骚人墨客所作。
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两次临洞考察,李元阳、郭松年、杨慎等历代官宦、墨客多次游此并留下摩崖题刻“清华洞天”、“坐卧烟云”、“别有洞天”等。1961年,经考古发掘清理,出土了新石器遗物多件,有梯形石斧、石凿,长条形及月形石刀、石锛等。1988年5月27日,
大理州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