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戏曲博物馆是展示和宣传淮安戏曲历史和成果的重要阵地,也是排演、交流戏曲的活动场所。戏曲博物馆由四个厅组成,分别是戏曲知识厅、淮剧厅、京剧厅、淮海戏厅,通过实物、图片、模型、
书画、音像资料,以及现代多媒体技艺等,来呈现戏曲在
淮安地区的发生和发展的概貌。
戏曲博物馆由四个厅组成,分别是古代戏曲部分和淮剧、淮海戏以及京剧等,通过实物、图片、模型、书画、音像资料,以及现代多媒体技艺等,来呈现戏曲在淮安地区的发生和发展的概貌。
戏曲知识厅是介绍全国、江苏省和淮安市的戏曲分布状况和淮安从外地引进的地方戏曲活动情况;以及戏曲方面的有关知识。淮安的主要地方剧种是淮剧和淮海戏,但在历史上也曾有过越剧、吕剧、泗州戏、木偶戏等专业剧团存在过,黄梅戏更已在盱眙县生存发展了五十多年了,现已成为江苏省唯一的一个
黄梅戏剧团。这一部分展的还有戏曲知识中有关服装、脸谱等方面的一些内容,目的是让参观者有些直观的感觉。
淮剧,是由苏北民歌、号子、
民间说唱及香火戏发展而来。它产生于两淮(淮阴、淮安),流行于盐阜(盐城、阜宁)和扬泰(扬州、泰州),以及沪宁沿线及皖东地区。
民间的船民、
渔民和农民为驱邪纳吉、酬神祭鬼,经常请“僮子”念偈跳神、祷祀还愿。僮子们为娱悦民众的演出即被称为“香火戏”,淮剧就是由香火戏一脉相承、发展而来。
到了明清时期,香火僮子向徽剧艺人学习,渐能搬演民间故事或传奇,遂形成了地方小戏。到了二十世纪初期,因洪泽湖洪水泛滥,上、下河地区的艺人们随难民流落江南,直到上海去谋生,他们的演出被称为江北戏、江淮戏。而在后来的苏北抗日根据地,又被称为淮戏、新淮戏。直到1951年5月,上海成立民营公助的“淮光淮剧团”时,才正式定名为“淮剧”。
清·乾隆末到嘉庆初(1790—1797)以唱二簧调为主的
四大徽班先后沿大运河北上进入北京,徽班艺人常和擅长西皮调的汉剧艺人同台演出,逐渐形成了具有北京地方特色的徽、汉合流的皮簧声腔。到了光绪、宣统年间,北京的皮簧班相继到南方演出,因与当时的老徽班声腔有所不同,遂被称为“京调”以示区别,后又渐被叫做“京戏”。
抗战时期,中共淮海专署组建了淮海实验京剧团。
解放战争时期,该团随大军渡江南下,进驻上海易名为华东京剧团,后并入上海京剧院。
淮海戏是拉魂腔系的根基剧种。主要流行于江苏北部淮安、连云港、宿迁市和盐城、徐州市的部分县区,以及鲁南、皖东北一带。它的主要唱腔,原为海州一带的秧歌号子发展起来的[太平歌]、[怡心调]、[猎户腔],因其旋律优美、高亢嘹亮,特别是尾音常翻高“起腔”,具有摄人心魄的魅力,故被称为“拉魂腔”。拉魂腔传到淮北后形成泗州戏;传到鲁南后形成柳琴戏;在海州当地形成了淮海戏。
淮安戏曲博物馆坐落在清江浦大闸口历史文化风貌区里运河中洲岛上,与岛上的淮安名人馆、大运河楹联馆和里运河南岸的陈潘二公祠(暨大运河名人馆)及周信芳故居,共同组成
淮安运河博物馆,构成了里运河文化长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