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剧三大主调,属于板腔体,具体内容有拉调、淮调、自由调,伴奏有
二胡、
三弦、
扬琴、
笛、
唢呐。
淮剧是早在清代《
香火戏》或称《
僮子戏》与门汉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广泛吸取了民间的曲调,经过衍变,形成了淮剧特有的曲调开始伴奏也只有锣鼓这种打击类的器乐。淮剧重唱,音色浑厚,音调明朗粗犷而又委惋刚柔相济是其主要特色。
淮剧唱腔的曲体结构,系从原无伴奏高腔音乐系统演化为戏曲化、抒情性的板腔音乐体系。香火戏时期主要唱腔《香火调》、《淮蹦子》,源于盐、阜一带的门弹词、“僮子腔”和清江、淮安、宝应地区的田歌、号子等。均被后来的淮剧历代艺人不断吸收并改造趋于完善,到上世纪20年代,由于
京剧(
皮黄 徽戏)艺人先后加入淮剧班社,淮剧唱腔也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营养元素,特别是对于淮剧伴奏的影响,淮剧开始从单一的打击乐伴奏,开始有了二胡、四胡等多种器乐的伴奏如民国16年在苏州
谢长钰与陈为翰合演《关公辞曹》,和琴师戴宝雨合作,吸收京剧板式,改造【老悲调】、【下河调】和【靠把调】,又将锣鼓伴奏改为弦索伴奏,定名为【拉调】。
围绕三大主调而派生的曲牌有【叶子调】、【穿十字】、【南昌调】、【下河调】、【淮悲调】、【大悲调】、【小悲调】等数十首。与此同时,从民间小调中吸收并衍化成戏曲唱腔的还有【兰桥调】、【八段锦】、【打菜台】、【柳叶子调】、【拜年调】等160多首。这些曲调除部分民间小调外,其主调的调式、调性都较相近,结构形式亦完整统一。
自由调旋律流畅,可塑性大,具有综合性的表现性能。围绕三大主调而派生出来的一些曲调,如一字腔、叶字调、穿十字、南昌调、下河调、淮悲调、大悲调等,以及从民间小调演化的[蓝桥调]、[八段锦]、[打菜苔]、[柳叶子调]、[拜年调]等,都有各自表现性能的辅助曲调。各种曲调共一百多个,其主调的调式调性相近,基本为徵调式、商调式、羽调式三种类型,并均有完整的起、落板与丢、接板的结构形式,它们又和淮剧特有的伴唱锣鼓相连。淮剧唱腔流派
在声调的发展上,随表现内容的不断更新,
淮剧的流派唱腔也出现了纷呈并茂的繁荣景象。早在淮调和〔呵大咳〕形成阶段(甚至在香火戏阶段),因为语言等因素,主体曲调就有东、西路派系之分。东路唱腔富于旋律,音调纯和;西路唱腔近似口语化,短促强硬。建国后,流行在江南的淮剧以自由调为主体贯串发展,清新明快;又分北路和南路,而北路以
江苏省淮剧团为代表的苏北的淮剧,仍然保持以淮调、拉调为主要发展线路的唱法,淮调甚浓。淮剧从老艺人们的唱腔研究改进,又分成新的派别从这些不同声腔体系中创造新腔,如马派(
马麟童)的【自由调】,李派(
李少林)的【拉调】(闪板),何派(
何叫天)的【拉调】(叠句、连环句)周(
周筱芳)的生腔等八大派。
随着淮剧曲调的成熟和发展,伴奏也开始丰富,管弦乐有
二胡、
三弦、
扬琴、
笛、
唢呐等,打击乐器有
扁鼓、苏锣、铙钹、堂鼓等。打击乐在
香火戏锣鼓基础上吸收麒麟锣、盐阜花鼓锣等民间锣鼓演变而成,现有[起板锣鼓]、[十字锣]、[蓝桥锣]、[磨坊锣]、[散板锣]、[掼板锣]、[慌锣]和配合身段表演的[清江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