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质海岸
地质学名词
淤泥质海岸是由淤泥或杂以粉沙的淤泥(主要是指粒径为0.05~0.01毫米的泥沙)组成,多分布在输入细颗粒泥沙的大河入海口沿岸。
海岸特征
西欧的荷兰和中国的渤海湾沿岸及江苏中南部海岸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粉砂)淤泥质海岸。这里地势平坦开阔,海滩宽达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潮水退出之际,潮沟里小鱼、小虾成群结队,淤泥里各种蚶类、蛤类、海蚯蚓等也不停地蠕动觅食,恰似潮滩动物的乐园。近年来,江苏沿海的淤泥质海岸受到围垦的影响,海涂的宽度和面积均有较大程度下降。
海岸分布
淤泥质海岸是指由粉砂和淤泥等细颗粒物质所组成的坡度平缓的海岸。淤泥质海岸发育在有丰富泥沙供应和潮流搬运能力较弱的地区,那里波浪通过浅滩能量减弱,而潮汐作用相当活跃,从而发育了大范围的淤泥质浅滩,如中国长江口黄河口珠江口、苏北海岸、福建海岸等附近及南美洲苏里南,欧洲荷兰等海岸。
形成原因
由于大多数淤泥滩土质肥沃,常被开发成为滩涂养殖的良好场所。渤海湾沿岸便以盛产肉嫩味美的毛蚶、西施舌等贝类驰名中外。同时,淤泥质海滩又是晒盐的宝地,中国著名的塘沽盐场苏北盐场等均位于淤泥质海岸地段。淤泥质海岸由于潮流作用常常发育有大小不等的潮沟
地貌形态
从地质结构而言,淤泥质海岸是处于长期下沉的地区,因此有利于大量物质的堆积。由于沿岸有众多的入海河流,所以河流所携带的泥沙物质在河口及沿海堆积,同时使海岸不断向外推移。只有在极少数地段,淤泥质海岸中有贝壳碎屑和沙组成的贝壳堤。 淤泥质海岸的物质组成较细和结构较为松散,受到水动力作用后变化颇大,因此具有在短时期内海岸被冲刷侵蚀后退快速,或海岸淤涨向海扩大迅捷的特点。而此处所谓的水动力,主要指潮流和波浪,其中潮流的影响最为重要。同时,随着由陆向海滩面地势由高变低,潮流作用的性质也不一致,致使潮滩滩面上的地貌形态、冲淤性质和生态环境特征等具有明显的分带性。 一般来说,淤泥质海岸由陆地向海洋依次分为“高潮滩带”、“上淤积带”、“冲刷带”和“下淤积带”等四个地带。
三大类型
我国的淤泥质海岸广为分布,归纳起来大体可分为三类:淤泥质河口三角洲海岸、淤泥质平原海岸、淤泥质港湾海岸
淤泥质河口三角洲岸
我国有许多流入大海的河流,其中著名的有黄河长江珠江、海河和辽河等。入海大河源远流长,从中上游带来的泥沙是形成淤泥质河口三角洲的重要物质基础。淤泥质河口三角洲海岸是由河流带来的数以亿吨计的泥沙物质,在河口区不断堆积形成的。在河流供应泥沙物质丰富的情况下,淤泥质河口三角洲增长快,海岸不断向大海方向移动。相反,在河流物质来源减少或中断的情况下,不但不能形成新的淤泥质河口三角洲,而且原来的淤泥质河口三角洲外缘受波浪、潮流的冲刷侵蚀,海岸则不断向陆地方向后退。由此可见,淤泥质河口三角洲海岸与入海河流的关系十分密切。
淤泥质平原海岸
入海河流不仅造成淤泥质河口三角洲海岸,而且也是淤泥质平原海岸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就我国来说,黄河和长江是影响淤泥质平原海岸的最大两条河流。 黄河在钓口以南入海或在黄海入海时期渤海湾沿岸滩面上物质来源就明显减少。沿岸大部分以波浪侵蚀作用为主,淤泥被冲走,滩面物质粗化,海岸组成以粉沙为主,大量生长着毛蚶白蛤贝类生物。当黄河在钓口以北海岸入渤海时,带来大量细颗粒淤泥物质覆盖在沙质、粉沙质滩面上,致使滩面上大量贝类生物窒息死亡,然后由波浪、潮流作用把贝壳从浅海推到高潮线附近堆积起来形成贝壳堤。渤海湾沿岸有几条绵长的贝壳堤,这证明黄河在历史上多次从这个地区入海。黄河每次从这里入海都带来大量泥沙物质,促进渤海湾沿岸淤泥质平原海岸快速淤涨,滩面淤高,海岸向海移动。
淤泥质港湾海岸
这类海岸通常在山地丘陵海岸段中的港湾内。由于海岸曲折,港湾狭长窄小,所以相对来说,这类海岸规模小。湾内的淤泥物质来源主要是陆域内流入海湾河流所带来的细物质,也有来自于邻近河流输出的泥沙,如长江入海泥沙的扩散,对浙江沿海淤泥质港湾海岸的形成与发育就有一定的影响。另外,也有一部分由洋流从海底带来的细粒物质。港湾内环境比较隐蔽,有些港湾口附近分布着岛屿,起着屏障的作用,港湾外边海上的波浪作用影响不到港湾里面,这样有利于港湾泥沙物质的快速沉积,亦有利于潮滩的发育淤涨,从而使淤泥质港湾海岸不断形成、发展。如浙江黄岩平原头塘建于清初,新中国成立前已建到六塘,新中国成立后又建到九塘,是围垦造田的有利场所。
地貌意义
淤泥质海岸地势平坦,海滨有大片低地泥滩,既便于引进海水,又不易使卤水下渗,是开辟盐场极为有利的场所;华北地区雨水少,日照时间长,利用风车扬卤、太阳照晒或者煎熬,使水分蒸发,就能得到大量雪白的海盐小站稻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0 11:07
目录
概述
海岸特征
海岸分布
形成原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