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春园位于
北京大学未名湖畔,是北京大学校内园林之一。淑春园曾是
圆明园的附属园之一,是北大“
九大园林”之一。同北大所属的其它几座古园林相似,淑春园也是
圆明园的附属园林之一,据史籍所载,至晚在
乾隆中叶之前,就已经有了“淑春”之名。若论时间,它在几座古园林中应该位居
畅春园与
勺园之后,排名第三。只不过当时的淑春园似乎并无多少可观之处,园中以水田为主,建筑并不很多。等到
乾隆皇帝将其赏赐给
和珅后,经过和珅的大肆修整和营建,淑春园的面貌才发生了大的改观,成为当时冠绝京师的私人园林。所以,淑春园的盛衰与
和珅的命运有着密切的关系。
同北大所属的其它几座古园林相似,淑春园也是
圆明园的附属园林之一,据史籍所载,至晚在
乾隆中叶之前,就已经有了“淑春”之名。若论时间,它在几座古园林中应该位居
畅春园与
勺园之后,排名第三。只不过当时的淑春园似乎并无多少可观之处,园中以水田为主,建筑并不很多。等到
乾隆皇帝将其赏赐给
和珅后,经过和珅的大肆修整和营建,淑春园的面貌才发生了大的改观,成为当时冠绝京师的私人园林。所以,淑春园的盛衰与
和珅的命运有着密切的关系。
和珅府第在城内西城区
前海西街,就是
恭王府的前身。
和珅在任职期间,用贪污得来的钱,把自己的府第建造得富丽堂皇,甚至可以和皇宫大内相媲美。这在封建社会都是绝对不允许的事情。至于罪状中所说的“园寓点缀与
圆明园蓬岛、瑶台无异”的园寓,就是指淑春园。
据推测,
乾隆赐给
和珅淑春园的年代,当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和珅作了协办大学士之后。淑春园在文献记载中,也叫作
十笏园。
十笏园之名很可能是
和珅为淑春园所起的一个新名称。
和珅得到淑春园以后,为了应付皇帝的随时召见,就经常居住在淑春园内,并把淑春园建造得富丽堂皇、花团锦簇,成为当时冠绝京城的私人园林。不仅如此,
和珅还仿照
圆明园和颐和园来营建自己的园林。后人斌良在《游故相园感题》一诗中,有两句说:“ 缤纷珂繖驰中禁,壮丽楼台拟上林”,诗中注曰:“园中楼阁均仿
圆明园内规模建造。”关于这一点,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淑春园的
石舫和湖中小岛。
淑春园中央是一片较大的陆地,东西两侧都以水面为主。东侧水面便是未名湖的前身,池中列有三岛,如今只留湖心一岛。西侧水面比较复杂,在今北大西门一带,水陆穿插、形态多样。晚清时期园中建筑已存不多,但在和珅居住时,园中建筑的华丽程度不输皇家园林。
北京大学燕园石舫遗址,位于北京大学燕园未名湖畔,清代该区域为淑春园,属
圆明园一部分,
乾隆将该园赐给
和珅。咸丰十年英法联军
火烧圆明园,淑春园亦遭破坏,仅残存
石舫底座及“
临风待月楼”,即今临湖轩故址。
在波光潋滟、秀丽柔媚的
未名湖的湖面上,在
湖心岛的东侧,停泊着一艘永远也开不走的石“船”,这就是有名的
石舫残迹,是清代权臣
和珅淑春园内建筑的唯一遗存。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远在清代
乾隆年间,
未名湖一带原来是
和珅淑春园的一部分。关于
和珅的故事在民间有很多的传说,近年来由于电视节目的演绎和渲染,和珅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只不过让人们想不到的是,这位一代巨蠹的淑春园竟与我校的校园有着直接的历史因缘。从当年冠绝京师的一代名园到今日的湖光塔影,其中周折并不平静,而是在曲折之中多少带点巧合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