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极完美主义
心理学术语
在心理学上,具有这种模式的人存在比较严重的“不完美焦虑”。他们做事犹豫不决、过度谨慎、害怕出错,过分在意细节和讲求计划性。为了避免失败,他们将目标和标准订得远远高出自己的实际能力。心理学家将这种完美主义定义为“消极完美主义”。很显然,消极完美主义的突出特点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害怕不完美。大量的研究证实,消极完美主义与强迫性神经症(强迫症)有关。
基本释义
渴望完美是人类共有的动机之一,但是只有为数不多的人会认为自己是个“完美主义者”。
早期对消极完美主义的研究集中在完美主义的做事方面,但后来的研究发现,消极完美主义者在人际关系方面的焦虑也是相当普遍的。而且,完美主义者之所以存在“不完美焦虑”,其心理源头往往是在人际关系层面。这表现在他们对他人评价,尤其是权威评价的畏惧感。换句话说,当一个人对来自他人的评价过度敏感,会体验到高度的压力,这种压力可以转化为采用消极完美主义这种方式来应对。
详细释义
完美主义的产生与生活经历、文化环境有关。一些研究指出,完美主义者的父母往往也是完美主义的。某些文化传统,如权威主义、僵化的考试制度、过度组织化的社会、某些宗教传统,都是消极完美主义滋生的土壤。当然,完美主义也与人的天生气质有关,抑郁质的人更容易成为完美主义者。心理学家Tozzi等人通过对双生子的研究发现,一个人害怕犯错误的水平也受到基因的影响。
唐代诗人王建写过一首《新嫁娘》:“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嫁入大户人家的新妇,面临婆婆评价的压力时所表现出的谨慎、郑重的态度。另一位唐代诗人朱庆馀则在一首诗中写道:“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新娘面对公婆评价时的焦虑心情跃然纸上,与王建的诗有异曲同工之妙。有趣的是,朱庆馀的这首诗题为《近试上张籍水部》,是他写给前辈张籍的,是参加科举考试前请求朝臣张籍的推荐。男子面对科举,恰如女子面对公婆,都是面对来自权威的评价,故而心情惴惴,压力巨大,充满不完美焦虑。这是完美主义者一个比较共同的特点:对来自权威的评价感到担忧。过度追求完美,实际上是想通过这种方式缓解担心。
对于非权威的他人,一个人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担心。在我国,对他人评价的敏感是消极完美主义的重要来源。中国自古便有“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等说法,就是要求一个人处处谨慎,尽量不让别人挑出错来。“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几乎成了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的金科玉律。人际沟通方面的不完美焦虑促使完美主义者竭力与人保持一团和气。人际关系的谨小慎微遂以牺牲人的个性和真诚沟通为代价。
完美主义者对来自他人的评价过于敏感,也往往对他人持有过于苛刻的评价。如果一个人有“指向他人的完美主义”,就会对别人的行为和品德吹毛求疵,不允许别人有瑕疵,不允许别人犯错误,喜欢对别人横加指责。
这种完美主义所指向的“他人”也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完美主义者会对关系亲密的人指责更多,如子女、父母、配偶、兄弟姐妹、朋友和同事。完美主义者与对方的关系越亲近,对对方的不完美越容易感到焦虑。
社会学家曾指出人类存在“同族互憎”现象,人们对自己所认同的人表现出更多的苛刻评价,对其不完美之处过分在意。而对“非我族类”的他人,却不是如此,而是代之以崇拜或否定的态度。对这种现象的一种解释是:当一个人将别人纳入自我的概念时,他便以对待自己的方式来对别人苛求完美。例如,东方人往往将父母视作自我的一部分,而西方人并不如此。当父母的行为有缺点时,东方人比西方人更容易出现焦虑,因为他们实际上将父母的缺点视作自我的缺点。所以,指向他人的完美主义最终还是指向自己的,是对“扩大了的自我”的完美要求。
完美主义与人际关系是互相影响的。一个人如果对人际关系过于敏感,害怕他人的负面评价,就会尽量将自己的事情做得十全十美,表现得无可指责,甚至比别人要求的还好,以缓解焦虑。反之,一个苛求完美的人,对自己和他人要求过高,不允许犯错误,这必然导致这个人在人际交往上出现障碍。当完美主义投向自己,就出现社交焦虑,在社交方面表现出羞怯、退缩和回避;当完美主义投向他人,就出现人际关系紧张,冲突频繁,沟通不畅。
克服完美主义,在人际关系方面,沟通十分重要。当一个人能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来自人际方面的压力便会得到缓解,对他人也不易采取苛责的态度。另外,消极完美主义者应该理性对待自己对完美的过度追求,厘清完美主义的利弊,认识到完美其实只是一种心理感受。真正的完美其实是不存在的,对人对己都应该有一定的宽容之心。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07-18 20:21
目录
概述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