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山
夏朝山名
涂山是夏朝山名,禹“娶于涂山氏”、“禹会诸侯于涂山”等著名历史故事,都发生于此,涂山在夏王朝兴起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河南嵩县说
理论论据
著名史学家顾颉刚曾指出:“涂山即三涂山的简称,在今洛阳市嵩县西北。”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伊水篇》中记述:“伊水又出陆浑县之西南……历崖口山峡也,翼崖深高,壁立若阙,崖上有坞,伊水经其下,历峡北流,即古三涂山也。”
钱穆在《史记地名考·三涂》中说:“《水经注》伊水出陆浑县之西南王母涧,涧北山上有王母祠,即古三涂山也。禹娶涂山氏女传说当即此。”
唐代文献《元和郡县图志》卷五载:“三涂山,在(陆浑县)西南五十里。”
闻一多《天问疏证》说:“涂山本即三涂,在今河南嵩县。”
顾颉刚《古代巴蜀与中原的关系说及其批判》说:禹娶涂山“我以为涂山即三涂山的简称”。
同时,吕思勉《先秦史》、孙淼《夏商史稿》、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杨伯峻《春秋左传注》、郑杰祥《夏史初探》等,皆主此说。因此,“涂山”即“三涂山”,在今洛阳市嵩县西北,乃是学术界的主流意见。
实地考察
为弄清楚三涂山的具体位置,中国先秦史学会顾问、市文物局研究员蔡运章前后六次到嵩县三涂山进行实地考察。
他认为,大禹在治理伊河水患时,迎娶了名叫“女娇”的涂山氏姑娘。“女娇”就是夏启的母亲,故被后世尊为“王母”。与“女娇”结婚三天后,大禹便又投入治理洪水的工作中。
伊河水患治好后,大禹得到了天下人的拥戴,接下来发生了“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的故事,确立了大禹天下盟主的地位。之后,大禹又离家到很远的地方治水,涂山氏女思念丈夫,唱出了我国最古老的情歌“候人兮猗”。
三涂山及其周围地区,有许多古老的历史传说和文物遗迹。三涂山的主峰今天还叫“女几山”,“几”与“娇”音近义通,与禹妻“女娇”同名。女几山南麓有王母涧和王母庙,现存有汉代石刻、隋唐时期开凿的登山栈道、神马石等文物遗迹,还有宋代皇帝敕封的义应侯庙。此外,李白、刘禹锡、李贺等都有歌咏三涂山(女几山)的诗句,这些都是研究嵩县三涂山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
蔡运章认为,涂山即三涂山,是夏朝祭天的神山。考古工作者在嵩县德亭镇孙园村、城关镇青山屯村、何村乡阎村、库区乡横落山、田湖镇陆浑村、饭坡乡禹王山等地发现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有可能就是涂山氏的文化遗存。
安徽蚌埠说
20世纪80年代,位于安徽蚌埠涂山南麓的禹会村遗址被发现,受到史学界广泛关注。2006年-2011年,禹会村遗址考古发掘项目列入国家文物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徽队先后组织五次考古发掘,发现兼容南北的龙山文化面貌和大量祭祀活动有关的遗迹,发掘者认为这和“禹会诸侯”的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但亦有观点认为,夏族活动的中心地域在今河南省伊洛嵩山地区,“涂山”在今安徽省等地说法,是战国秦汉之际,随着大一统王朝的建立和对大禹治水伟业的崇拜,大禹治水“足迹”逐渐广布全国各地后,出现的“附会之辞”。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18 15:57
目录
概述
河南嵩县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