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牡蛎
瓣鳃纲翼形亚纲动物
褶牡蛎,是珍珠贝目牡蛎科褶牡蛎属软体动物。其贝壳较小,一般壳长3-6 厘米;体形多变化、大多呈延长形或三角形;壳薄而脆,右壳平如盖,壳面有数层同心环状的鳞片,无放射肋;左壳凹线很深,成帽状,具有粗壮的放射肋,鳞片层数较少;壳面多为淡黄色,杂有紫褐色或黑色条纹,壳内面白色。因外形皱褶较多而得名。
形态特征
贝壳通常为三角形,壳高40mm许。左壳大而凹,右壳小而平。右壳表面具有多层同心环状鳞片,鳞片层紧贴。幼小个体鳞片层末端边缘伸出很多长方形或尖形的棘。壳面颜色变化多,通常为淡黄色、青色和紫褐色等。壳内面灰白色,前凹陷极深。韧带槽狭长,呈锐三角形,似僧帽。
分布范围
褶牡蛎和近江牡蛎我国南北沿海均产;长牡蛎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但以广东、福建较多,为南方沿海主要养殖品种之一;大连湾牡蛎产于黄渤海。产季在11月份至翌年4月份。
生活习性
生境
褶牡蛎生活的海底坚硬的区域叫做牡蛎床,这些床位于或深或浅的海水或有盐味的河口水域中,褶牡蛎生活在潮间带中区。
食性
褶牡蛎固着型贝类。一般固着于浅海物体或海边礁石上,以开闭贝壳运动进行摄食、呼吸。为滤食性生物,以细小的浮游动物、硅藻和有机碎屑等为主要食料。牡蛎通过振动鳃上的纤毛在水中产生气流,水进入鳃中,水中的悬浮颗粒被粘液粘住,鳃上的纤毛和触须按大小给颗粒分类。然后把小颗粒送到嘴边,大的颗粒运到套膜边缘扔出去。
经济价值
牡蛎为重要经济贝类,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1.3克、脂肪2.3克以及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锌、灰分和降低血清胆固醇的物质。除鲜食外,还可速冻、制罐头、加工蚝豉和蚝油。蛎肉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壳可烧石灰。
繁殖方法
褶牡蛎为雌雄异体的种类,是卵生型,在它们的生殖腺中不能同时产生精子和卵,精子和卵都是排到海水中受精孵化的。
褶牡蛎产卵的数目很大,卵生型的更大。幼生型的一个雌体,在15分钟的时间内,能产出卵数十万粒。而卵生型的一个雌体,在同样时间内,就能产出数千万粒。这种繁殖方式保证了后代的繁荣。
褶牡蛎的产卵季节随着种类和地区略有不同。一般在夏季,约6—9月,南方较北方稍早些。到达个时候,牡蛎产出大量的卵和精子,受精后,受精卵便逐渐发育,经过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期,最后变态成成体。面盘幼虫后期,面盘退化,足生出,这时若遇到适当的环境,就开始附着,变态成为成体,终生过固着式的生活。有趣的是,雌雄异体类型的牡蛎有性转变的情形,就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它可以转变雌雄性,如第一年是雄性,产生精子,但到第二年它可以转变为雌性,产生卵。
食物营养成分
参考资料
牡蛎.中国知网-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生物卷.
牡蛎.北京科普之窗.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7 17:40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生活习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