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笛最常用的是杆长23厘米的。引流行在
广东、
广西、
福建、湖南和江西等省。
音色柔和, 多用来
独奏或
合奏,尤以与二胡等合奏更为动听,并常为歌舞
伴奏,其中流行湖南的唢呐,还用于说唱音乐“唢鼓”的伴奏。
简介
各地所用的哨也不同,有芦苇的,有麦杆的,也有用褐紫色胶性虫壳的(但吹起来非常软)。江西会昌的唢呐,侵子是用银做的,上、下口直径相差特别悬殊,并在侵子下端至第八孔上端的管中,装有一个中空管,音响别具一格。 一种传统乐器。 唢呐的由来: 唢呐,古称琐嘹,
苏尔奈.又称喇叭、小唢呐、海笛。原是
波斯乐器,
明代音域。唢呐由双簧哨子、蕊子、
杆子和
铜碗四部分组成,竖吹,有大小不同的规格。唢呐的演奏形式:唢呐除了用于
合奏、
独奏外,也用于
戏曲、歌舞等
伴奏。在民音吹打乐或地方
戏曲乐队中,唢呐经常作为领奏乐器使用。唢呐音量宏大,声音粗犷,宜于表现欢快、热烈、雄壮的
乐曲
发展历史
唢呐,又称喇叭、海笛。吹奏乐器。约在两晋时期(265—420),唢呐已在新疆拜城一带(古称龟兹)流传,新疆克孜尔千佛洞第三十八窟(开凿于公元三世纪)壁画中有其图象(《
中国音乐史图鉴》Ⅱ—74至Ⅱ—75)。北魏时期(386—534)
开凿的山西大同云岗石窟第十洞也有演奏唢呐的伎乐人雕刻。这种唢呐的哨、管身和喇叭碗成为一体,可能是其早期形态,与现代新疆
维吾尔族木唢呐相近。直至
明代,中原地区使用的唢呐,其结构则与现代唢呐相同。明
徐渭《南词叙录》、王磐《
王西楼先生乐府》、戚继光《纪效新书·武备志》均有记述。明王圻《三才图会》述其形制:“其制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铜为之,管则用木。不知起于何代,当是军中之乐也。今民间多用之”。
清代,唢呐又称
金口角、苏尔奈。在宫廷中列入回部乐,并用于烧歌大乐。《律吕正义后编》、《大清会典》、《
皇朝礼器图式》均注明“
苏尔奈,又名唢呐”,并附图说明。在民间已广泛应用于器乐演奏、戏曲
伴奏和婚丧喜庆活动。唢呐由杆、哨、气牌、侵子和碗构成。杆用
红木制成,为空心圆锥体,上开八个(前七后一)圆形音孔,表面旋成竹节形状,取其美观和按孔方便。哨芦苇制,一头扁平状为簧哨,另一头圆形缠铜丝插入侵子。气牌为两块圆形铜片、
有机玻璃或赛璐珞片,分上下套于侵子上,中间夹以葫芦形装饰物,上片用以托住嘴唇,下片压紧杆身,以邦助运气、使口力持久。侵子为铜制圆锥形细管,上插簧哨,下与管身相接。
碗又称喇叭口,用薄铜片制成喇叭形,套于杆下端,可活动和装卸。品种较多,依杆的长短分为海笛、小唢呐、中唢呐,大唢呐和柏木杆五种。杆身全长18.2—31、下口内径1.8—2.65、下口外径2.4—3.45厘米。碗高7.1—13.6、上口内径2.35—3.25、下口直径8.6—14.4厘米。海笛声音雄壮,用于器乐
合奏。流行于江、浙、皖等省;小唢响
音色柔和,空灵,常用的七寸杆,又称三吱子。用于
独奏、
合奏或歌舞
伴奏,流行于两广、湘、闽、赣等省、区;中唢呐
音色较柔和,常用一尺一寸杆,又称黑杆子。流行于江、浙、皖一带。困上述唢呐流传于南方各省,故称南方唢呐。大唢呐发音雄壮,常用一尺五寸杆,又称大
杆子或二混头。流行于东北、山海关和冀东一带;柏木杆发音空灵,用以吹奏小调和咔戏(模仿
戏曲唱腔)。大唢呐、柏木杆流传于北方各省,故称北方唢呐。各种唢呐音高不等,常用的有D调小唢呐,G、F调海笛,A、bB调中唢呐和大唢呐。常用
音域两个八度。唢呐常作为领奏乐器或与
锣鼓结合演奏,宜于表现热烈、欢腾的气氛。在农村用于集会、丰收、节日庆祝或婚丧仪仗;是
河北吹歌、山东鼓吹、辽南鼓吹、
潮州大锣鼓和
山西八大套的主奏乐器。演奏技巧有连奏、单吐、双吐、三吐、
弹音、花舌、箫音、滑音、颤音、叠音和垫音等,还可模仿飞禽鸣叫声。传统曲目多源于民歌、
地方戏曲、民间小曲和戏剧曲牌。
乐曲有《百鸟朝凤》、《小开门》、《一支花》、《凤阳歌绞八板》、《婚礼曲》和《小放牛》等。
定调及技巧
普遍使用的D调高音小唢呐,
音域a1~b3。它的低音区发音雄壮;中音区的
音色刚健。容易发挥各种技巧,富有表现力;高音区的发音空灵,最高音则空虚,很少使用。经过改革的加键小唢呐,已成为民族乐队中一组完善的乐器。高音加键小唢呐,
音域从g1~b3,
音色柔和,空灵。中音加键小唢呐,
音域从a~d3,是乐队中较理想的中音乐器,常担任主奏、
独奏、领奏,并能同拉弦或弹弦乐器组合作。 次中音加键小唢呐,
音域比中音加键小唢呐低四度,从e~a2,发音坚实有力。低音加键小唢呐,
音域从G~a1,
音色雄壮。这组加键小唢呐,
音域达四个八度,
音色协调一致,丰富了民族乐队的色彩与和声效果。吹奏小唢呐,要用手指把音孔按满,音孔按不严,就会使发音不准或容易出噪音。演奏小唢呐较为费气,音越高耗气量越大,一般不宜无间歇地长时间吹奏,但经过训练的演奏者,尤其是民间艺人,讲究有持久的耐力,时常运用“循环换气法”,使乐音不间断地长时间延续,甚至全曲一气呵成。小唢呐的演奏技巧极为丰富,大致可分为口内技巧和手指技巧,在演奏中常常两者结合运用,其中有连奏、单吐、双吐、三吐、
弹音、花舌、箫音、滑音、颤音、叠音和垫音等,还可以模仿飞禽和昆虫的鸣叫。
起源
最初的唢呐是流传于
波斯、
阿拉伯一带的乐器,就连唢呐这个名称,也是古代波斯诺Surnā的音译。唢呐大约在公元三世纪在中国出现,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形象。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时代,传到我国中原地区。 到了
明代,古籍中始有唢呐的记载: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唢呐已在我国普遍应用。
明代武将戚继光(1527~1587)曾把唢呐用于
军乐之中。在他《纪效新书·武备志》中说:”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 较详细的记载见于明王圻编《三才图会》(1607年刊): 唢呐,其制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铜为之,管则用木。不知起于何代,当军中之乐也。今民间多用之。” 明朝王磐《朝天子.咏喇叭》则是描述唢呐最好的文章:“喇叭,唢哪,曲儿小,腔儿大。来往官船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仕么真共假?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
明代后期,唢呐已在
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以
伴奏唱腔、吹奏过场曲牌。而在以
戏曲音乐为基础的民间器乐中,唢呐也成为离不开的乐器。 到了
清代,唢呐称为“
苏尔奈”,被编进宫廷的《回部乐》中。今天唢呐已成为我国各族人民使用颇广的乐器之一。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唢呐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音域音色
D调高音唢呐用高音谱表按实际音高记谱。它的总
音域为a(1)-b(3),乐队中的常用音域为a(1)-d(3)。唢呐的中、低音区
音色豪放、刚劲,各种技巧都易于发挥,非常富有表现力;高音区空灵。唢呐是中国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它发音开朗豪放,高亢雄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及秧歌会等仪式
伴奏。据历史资料考查,唢呐流传于
波斯?穴现伊朗?雪阿拉☆文字伯一带。金元时期传入我国。根据文字记载,明正德公元1506—1521雪年间,王西楼所作词中就有这样一句:“唢呐唆哪,曲儿小,腔儿大。”
明代弘治间,朝鲜修篆的《乐学轨范》中写道:“唢呐制与喇叭……不知起于何代,当是军中之乐也,今民间多用之。”
在
明代又将唢呐编入《回部乐》中,称“
苏尔奈”。中国有20多个民族流行唢呐,流行地区不同,其称呼也各不相同:汉族现有唢呐、
海笛
大笛、海笛、喇叭、叽呐、乌拉哇、暖子、梨花等多种名称,而明、清时期有
苏尔奈、得梨、号笛、
金口角、聂兜姜等叫法:维吾尔族称苏奈尔、黎族称抹轰、拜来、宰乃、
沙喇等,
蒙古族称荜什库尔、那仁荜篥格等等。然而唢呐又是一件世界性的乐器,流布于亚、非、欧三大洲的30多个国家,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的称谓:东北亚的日本称茶留米罗;朝鲜、韩国则称太平萧;
东南亚诸国称沙喇沙鲁呐;中亚的达吉斯坦格鲁吉亚、
阿塞拜疆、
亚美尼亚等国称祖尔奈或素尔奈;唢呐南亚的伊朗、印度、阿富汗等国家分别称锁钠、沙呐、祖尔呐;西亚的
阿曼、
科威特、
叙利亚等国称斯勒依;北非的埃及、阿尔及里亚等国分别称米兹玛尔、祖尔呐、祖喀呐;而欧洲的罗马尼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称苏尔勒,俄罗斯称祖尔呐等等。而唢呐则是近代的统一称呼。保养方法:平时哨子和铜芯要常常清理,管身内壁可以偶尔涂一下护木油,吹完的时候最好也用通条通一通,可以去买一条双簧管用的通条,要收之前就吸一下,再把他收起来(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保持干燥)。最好是一买来就先在唢呐的内径里涂薄薄的一层油,然后放着阴干几天,这样可以避免吹奏时一些水分的吸收。
演奏风格
海笛常作为领奏乐器或与
锣鼓结合演奏,适于表现热烈、欢腾的气氛和雄伟、壮阔的场面,尤其适于演奏豪放、泼辣的曲调,能够深刻而细腻地抒发内在的思想感情,是一件表现力很强的乐器。唢呐可用于
独奏、
合奏或
伴奏,演奏风格大致可分为南北两派。南方吹奏唢呐牌子(包括大部分
戏曲伴奏),运用循环换气法一字一音,很少用其它演奏技巧装饰旋律。北方民间艺人创造了许多高难度复杂的演奏技巧,还有模仿鸡啼鸟鸣、人声歌唱(俗称咔腔)等特殊技巧,从而大大发展和提高了唢呐的表现力。海笛音量宏大有力,
音色高亢雄壮,常用作室外演奏,是民间婚丧仪仗和吹打
合奏中的主要乐器。不仅在广大农村广为流行,并且是
河北吹歌、山东吹乐、辽南鼓吹、
潮州大锣鼓和山西八套等地方音乐离不开的乐器。在地方
戏曲、
说唱音乐和民族乐队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用它
伴奏的
戏曲和
说唱音乐,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唢呐的
独奏曲目多源自民歌、地方
戏曲、民间小曲和戏剧曲牌,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间风味。传统曲目《百鸟朝凤》20世纪50年代初曾在第四届
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
民间音乐比赛银质奖。
沁阳唢呐
沁阳唢呐属木制双簧管乐器,它的音量大,音质雄壮、粗犷,演奏方便,善于表现热烈奔放的场面及大喜大悲的情调。1606年,沁阳人乐圣朱载堉用科学的方法阐明了
十二平均律,解决了历代众说纷纭的“旋相为宫”难题,并改良了
唢呐的发音位置,在唢呐八音孔的基础上研制出“三眼管子”,为我国民族管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朱载堉还担当沁阳唢呐演奏的领班人,他在九峰寺创建了“金鼓会”,每逢农历九月二十三,各地的唢呐班都要在这里聚会。在
朱载堉的影响下,怀庆府一带的唢呐班逐渐增多,明末清初时的“同乐会”、“贾家班”,清至民国时的“麻金班”、“毛旦班”、“银河班”等在当地影响很大。沁阳流传着“
大花轿、麻金吹,麻金不吹不结婚”,“闺姑女、门婿到,毛旦不吹不上轿”的俗语。
沁阳境内的唢呐整体上可分为四大家两大派。以沁河为界,分为沁北派和沁南派,两派演奏风格各有不同。唢呐于金、元时代传入
中国。唢呐:俗称“喇叭”。在我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发音高亢、雄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
戏曲的
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
民族乐队合奏或
戏曲、歌舞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