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志
浙江海盐县地方志
海盐县,位于浙江省北部富庶的杭嘉湖平原,东濒杭州湾,周边西南邻海宁市,北连平湖市嘉兴市南湖区、秀洲区,东与慈溪市、余姚市隔杭州湾相望。北距上海市中心100公里,南距省会杭州市98公里。地理坐标北纬30度21分47秒~30度38分29秒,东经120度43分21秒~121度2分55秒。
地理位置
海盐县位于浙江省北部富庶的杭嘉湖平原,东濒杭州湾,周边西南邻海宁市,北连平湖市嘉兴市南湖区、秀洲区,东与慈溪市余姚市隔杭州湾相望。北距上海市中心100公里,南距省会杭州市98公里。地理坐标北纬30度21分47秒~30度38分29秒,东经120度43分21秒~121度2分55秒。全县总面积1072.63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534.7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37.90平方公里。全县地形似一个顶角朝南的等腰三角形,东西最宽处相距约31公里,南北最远相距约33公里。海拔平均3~4米,整个地势从东南向西北倾斜,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南部为平原孤丘区,山丘高度大多在100米左右,与海宁市交界的高阳山为县境最高处,主峰高251.6米;东部为平原海涂区,地势稍高于西部平原;西部为平原水网区,面积约占全县2/3。
内容
海盐是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发祥地之一,距今5000多年前,县境就有先民从事农牧渔猎活动。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置县,因“海滨广斥,盐田相望”而得名。建县以来,海盐曾四徙县治,六析其境。秦末,县治陷为湖(柘湖),迁至武原乡(今平湖市东门外)。东汉永建(126—131)中,县治又陷为湖(当湖),南迁至齐景乡山旁。东汉建安五至八年(200—203),析海盐西南境、由拳南境置海昌县(今海宁市)。东晋咸康七年(341),县治迁至马嗥城。南朝梁天监六年(507),析县东北境置前京县。南朝梁中大通六年(534)至大同元年(535),再析县东北境置胥浦县。唐开元五年(717),迁县至于今地,唐天宝十年(751),割海盐北境、嘉兴东境、昆山南境置华亭县。元元贞元年(1295)升为海盐州。明洪武二年(1369)复降为县。明宣德五年(1430),析武原、齐景、华亭、大易4乡置平湖县。1949年5月7日,海盐解放。1950年5月,狮岭乡3个行政村划属海宁县,平湖县10个行政村划属海盐县。1958年11月21日,撤销海盐县建制,区域并入海宁县,其中西塘、元通和海塘3个公社划归平湖县。1961年12月15日,恢复海盐县建制,辖2个镇16个公社,狮岭公社仍属海宁县。1983年,撤社建乡。1985年8月,澉浦、通元、西塘桥3个乡撤乡建镇。随着经济发展,又有欤城、百步、长川坝、石泉4个乡撤乡建镇,同时,欤城、长川坝更名为于城、秦山。1999年,调整乡镇行政区划,辖9个镇3个乡。2001年10月,乡镇行政区划再此调整,辖武原、沈荡、澉浦、通元、西塘桥、秦山、于城、百步8个镇。县城武原镇,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09年底,全县有105个行政村、27个居民委员会。全县户籍人口36.9万人,登记新居民总人数10.9万人。
海盐境内公路、水路网络交织,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主要公路有01省道嘉兴东西大道、湖盐公路、盐嘉公路、海王公路、乍嘉苏高速公路、杭浦高速公路(海盐段28.1公里)、杭州湾大桥北岸接线(3.99公里)、杭浦高速公路海盐西互通连接线(4.87公里)等,四级以上公路总里程863.87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34.952公里)。境内河道总长1860.7公里,骨干河流有盐平塘、盐嘉塘、长山河、白洋河等。境内航道248.39公里,其中等级航道总长度239公里。2008年5月,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通车,大桥北岸桥址位于海盐经济开发区东港村。海盐枢纽连接杭浦、乍嘉苏、杭州湾跨海大桥北岸接线3条高速公路,成为亚洲最大的交通枢纽。
海盐境内风光旖旎、人文荟萃。拥有国内唯一融山、海、湖为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南北湖风景区,以及白塔山海岛、全国十大名园之一的绮园、秦山核电基地、天宁永祚禅寺等景点,还有金九避难处、张元济图书馆、张乐平纪念馆、黄源藏书楼、陈从周艺术馆等众多的名人纪念建筑。
参考资料
海盐县志.海盐史志网.2012-04-08
最新修订时间:2022-11-11 21:19
目录
概述
地理位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