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型城市
空间布局上不受限于海岛地理范围
海湾型城市,是指在空间布局上不受限于海岛的地理范围,而是扩张到岛外的空间,包括岛屿附近的海域以及海岛周围附近的大陆。
产生背景
海湾型城市由此将引起下述的一些变化:
第一、城市规划,因为空间增大了,必须重新规划不同区间的空间格局,它们的功能系统,等等。
第二、空间增大,意味着社区的增大,人口将上升,厦门海湾型城市的目标是到2008年人口可容纳度达到250万至300万左右。
第三、人口的增大,也意味着经济活动量的增大,社区的经济容量随之增大。
第四、随之整个城市容量的增大,其功能将极大地复杂化,作为区域中心中,其经济与社会的磁场中心作用也将增大。
典型案例
【背景资料:厦门“海湾型城市”战略】
2002年厦门市委九届五次全会作出全面部署建设海湾型城市,2003年全面启动。
厦门海湾型城市的总体思路是“优化岛内、拓展海湾、扩充腹地、联动发展”,开发原则是“规划指导、基础先行、产业推进、城区扩展”,把城市发展的形态开发、功能开发和生态开发有机结合,力争到2010年,基本建成海湾型城市框架,基本建成航运物流中心、金融商贸中心、旅游会展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和生产研发基地、海峡两岸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基地,基本建成生态型城市,使厦门崛起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港口风景旅游城市。
厦门建设海湾型城市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国内区域和城市间你追我赶的激烈竞争态势的需要,更是厦门城市自身发展的需要。20多年的特区建设,厦门已进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但由于空间布局结构过于集中岛内,岛内外发展不平衡,影响城市空间动态结构的优化和整体功能的发挥。海湾型城市建设,旨在有效拓展发展空间,形成合理的布局结构,促进岛内外协调发展。
海湾型城市建设是厦门城市形态、城市发展阶段和城市功能的综合。其核心和实质,是要充分发挥厦门的港口和海湾资源优势,通过发展空间的扩大,实现经济总量的扩张、经济腹地的延伸、经济结构和城市布局的优化,增强城市的服务功能和集聚辐射能力,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4-07 17:39
目录
概述
产生背景
典型案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