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药学(Marine Pharmacy)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药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授予
理学学士学位。
发展历程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海洋药学位列其中,专业代码为100809S,为在少数高校试点的目录外专业。
2012年9月14日,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版)》,海洋药学与
药学、
药物制剂、
临床药学、
药事管理、
药物分析、
药物化学共同组成药学类专业,其中海洋药学专业代码由100809S改为100707T,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2018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海洋药学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学制为4年。
2020年2月21日,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版)》,海洋药学与药学、药物制剂、临床药学、药事管理、药物分析、药物化学、
化妆品科学与技术共同组成医学门类药学类专业,其中海洋药学专业代码为100707T。
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具备海洋药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海洋药物研究、生产与工艺设计以及海洋生物工程技术研究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修业年限:4年
参考总学分:140~180学分(各高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调整)
学生应达到国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以及职业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较强的创新和创业意识、人际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1)掌握药学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与药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2)掌握药学的基本知识与实验技能,掌握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受到各学科实验技能、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药物研发、生产、流通、管理、质量控制和药学服务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3)掌握药学相关方面的知识及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了解药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信息,熟悉药事法规、政策,熟练应用1门外语。
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心理健康。
课程体系
总体框架
海洋药学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类课程、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实践环节等构成。
海洋药学专业教学内容应涵盖以下所列课程的知识或技能,同时鼓励高校设置体现学校、地域或者行业特色的相关选修课程,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建立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并应高度重视专业实践环节,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类课程在总学分中所占的比例不低于25%,主要包括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等。鼓励高校多途径、多形式完成相关实践教学内容。实验教学中除基本教学内容外,还应有一定的综合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和特色实验项目,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数不超过35人。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人数原则上不超过6人。
理论课程
除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外,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学等)、外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体育、艺术等内容由高校根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
主要包括化学类、生物学类、医学类课程。主要包含基础化学课程群(含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单独投课或合并投课)、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等。
生物技术、海洋生物学、海洋药用生物资源学、海洋制药学、生物制药工艺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等。
实践教学
主要包括实验、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等。
化学类、生物学类、药学类课程的实验课总学时不少于550学时。
校外实训环节应观察、采集并初步鉴定沿海海域常见海洋生物品种标本,参访医药企业。实训总学时不少于16学时。
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不少于16周。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应符合该专业人才能力素质目标要求,保证一人一题。实验性论文选题占该专业全部论文选题的比例不低于90%。所有学生均须通过答辩获得毕业论文成绩。答辩程序规范。
教学条件
教师队伍
海洋药学专业应具有满足专业教学需要的教师数量以及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师资结构。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满足该专业教学需要,生师比应不高于18:1。新开办专业的专任教师总数不少于15名。折合在校生数大于120名时,每增加20名学生,至少应增加1名专任教师。所有专任教师必须取得教师资格证书。每1万实验教学人时数配备1名实验技术人员。专任教师中70%以上具有硕士、博士学位。35岁以下的教师必须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不低于30%。
应有具备药学类学历教育背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且学术造诣较高的海洋药学专业负责人。专业核心课程教师中80%以上必须具备药学类学历教育背景。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3门课程每门至少有1名具有药学类学历教育背景及高级职称的课程负责人,药理学课程至少有1名具有医学或药学学历教育背景及高级职称的课程负责人。聘请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兼职担任专业课程、创新创业课程授课或指导教师。
教师应具有该专业类教学所需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教师在本科教学活动中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承担一定的教学工作量。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总体评价良好。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应从事一定的教学研究,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质量。
专任全职教师以
第一作者或
通讯作者3年平均发表该专业
教学论文、
学术论文或主编(或副主编)正式出版教材数至少达到人均1篇(部)。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理学课程负责人应有相应的科研方向,具有主持省级及以上药学科研项目的经历。
高校应为教师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促进教师素质持续提升。从组织和制度上保证教师专业发展,各专业应建立基层教学组织,健全资深师传帮带、集体备课和定期教学研讨等机制。
有专业教师队伍教学、科研能力发展规划,并执行良好。主动为教师建立教学培训计划,重视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培训,提出明确的培训学时、学分要求。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全国药学类专业师资培训活动、讲课竞赛和职业技能竞赛等。注重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建立通道和保障机制,有专门的青年教师培养发展计划和举措。
设备资源
海洋药学专业的基本办学条件参照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规定的医学院校的合格标准执行。
为教学提供足够数量和功能的教室、自习室、实验室以及各类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的课内外活动提供充足的设施保障。在制度和经费上保证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
(1)单项实验教学时,生均使用面积不小于2.5平方米。
(2)照明、通风设施良好,水、电、气管道及网络走线等布局安全、合理,符合国家规范。实验台应耐化学腐蚀,并具有防水和阻燃性能。
(3)实验室消防安全符合国家标准。实验室配备数量充足的消防设施,有警示标志,安全出口畅通,备有急救药箱和常规药品,并有各种紧急情况发生后的应急设施和措施。
(4)具有符合环保要求的三废收集和处理措施。
(5)实验用药品的购置、存放和管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1)建有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等实验室或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仪器配备充足,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2)仪器设备台套数要求:基础药学实验常用玻璃仪器应满足每人1套;大部分实验的仪器台套数满足每组实验不超过4人的需要;综合实验、大型仪器实验的台套数(如
高效液相色谱仪、
气相色谱仪等)满足每组实验不超过6人的需要。
有能够满足教学要求的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毕业实习的指导教师必须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如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每人带教学生不超过3人。
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等社会资源,作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一定数量的、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基地。
为学生推荐高质量的教材、参考资料和工具书,为师生提供充足的图书资料、电子资料等信息资源。专业所在学校图书馆或所属学院的资料室中应具有一定数量与该专业有关的中外文图书、期刊、电子资源等各类资料,且各类资料的利用率高。订阅药学类核心期刊种类数不少于30种,其中外文期刊应占一定比例。
建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网站,提供必要的网络教学资源。
教学经费
教学经费投入充足,每年的教学经费不低于学校该专业学费收入的20%。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不少于1200元,且应随着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而稳步增长。
新开办的海洋药学专业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不少于300万元,且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少于5000元。
从专业开始招生起5年内,设备总值1000万元以内的专业,平均每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低于设备总值的10%。设备总值超过1000万元的专业,平均每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少于20万元。每年应有一定的教学科研仪器增长费和仪器设备维护费。
质量保障
高校应对主要教学环节(包括理论课、实验课等)建立比较完善的教学过程质量控制与评价机制,有明确的质量控制内容和要求,有完善的教学信息反馈机制,使主要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处于有效监控状态。高校应形成专业基本状态数据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的自我评价。积极参加外部的专业认证或评估,强化学生的评估主体地位,吸纳毕业生、用人单位、校外专家等共同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完善以及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活动。
高校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就业质量、毕业生职业满意度和工作成就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等。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发挥校友、用人单位和毕业后续教育机构的作用,结合社会和行业的评价,对毕业生跟踪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作为后续质量改进的主要依据。
高校应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充分利用学生评教、管理人员听课、督导评教、同行评议、毕业生和社会用人单位评价等教学评价反馈信息,针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预防与纠正措施,持续推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手段等改革;完善教学规划与管理制度;调整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加强教学工作整改建设力度;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以适应中国内外药学事业和医药行业的发展需求。
学生发展
海洋药学专业招生符合教育主管部门招生政策,招生章程公开,招生规模合理,能满足招生计划。关注学生群体的多元性,积极采取措施吸引优秀生源,生源质量较高。
毕业考核及学位授予制度健全,学位授予程序严谨无误、执行严格。该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3年平均就业率不低于80%。建立学生质量综合评价体系,跟踪毕业生发展。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较高。
具有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措施,具有较为完善的“奖助贷勤补免”体系,并能有效执行落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活动。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课程计划的制订和评估以及其他与学生有关的事务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支持学生依法成立学生组织。
培养模式
以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加强特色专业课程建设
以培养海洋药物研究领域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结合广东省区域经济对海洋药学专业人才知识需求和广东药科大学的药学特色,制定海洋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为主线,开设海洋生物学、海洋药用生物资源学、海洋药物学、海洋天然药物化学、海洋保健食品、海洋药物分析、海洋生物技术综合性实验和模式生物与海洋活性物质研究等专业特色课程,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体现海洋特色。在课程管理上由海洋药学系统一承担专业特色课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加强课程的组织管理和协调,明确每门课程在海洋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所起的作用,强化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容衔接。在课程教学上推进理论和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改变应试教育的考核方式,变“重末端考试”为“重过程监控”,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当前海洋药物研究热点加强案例教学,让学生系统掌握海洋药物的研究开发现状和研究方法。
构建一体化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以实验教学、专业拓展和课外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方式面向不同层面的学生构建一体化多层次海洋药物实践教学体系,切实加强学生对海洋药物领域应用理论与技能的系统训练,强化学生科研素质的塑造、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1.开设课程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基本专业技能,海洋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实践教学的地位尤其重要。因此,学校积极进行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充分发挥学校学科特色和科研促进教学的教学模式,开设海洋生物技术综合性实验,让学生系统掌握生物技术在海洋生物研究开发中的应用;在模式生物与海洋活性物质研究课程实验中,通过以科研促教学的方式开设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筛选综合性实验,同时在海洋生物学、海洋药用生物资源学等课程中开设验证性和设计性实验。根据课程设置和培养需要,将实验教学环节设计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主要在专业基础课中开设,确保学生掌握该专业的基本实验技能;第二层次以跨课程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为主,融合各门专业课,重在培养学生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能够融会贯通、灵活综合地运用各种实验技能;第三层次以开放性和创新性实验为主,包括科研课题设计和药物开发计划。
2.开展专业拓展训练,实现第一课堂实验教学与第二课堂课外实践无缝对接,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一方面,根据课题开展实际情况由项目指导老师组成课题小组,设计一系列的子课题,学生可以组成兴趣小组参与课题的申请和实施。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依托和利用学院的仪器设备和技术平台自主设计课题,或者在课题组现有研究基础上撰写项目标书,申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创业训练项目等课题,通过立项后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学生可就项目研究成果申报“挑战杯”等竞赛活动。同时,学生可提出申请依托和利用项目平台参加各级各类实践能力系列竞赛活动,如生物化学实验技能竞赛和实验综合技能竞赛等。训练项目结题,采用导师评分和学生答辩相结合的方式,决定每位学生的专业拓展课程成绩。
3.开展多种形式毕业论文设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学校拟提供三种形式的毕业论文设计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就业的需求,并为科研机构和企业培养创新人才和技术骨干。第一种模式是学生直接参与学院相关教师的课题组,在学院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第二种是让学生参与合作科研院所的课题,试行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导师联合指导完成毕业论文;第三种是学生直接参与产学研合作及科研成果转化,同样试行双导师管理制度。学生可根据自己个人兴趣自主选择毕业论文完成方式,实行双向选择,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毕业论文设计,一方面可以发挥学院和合作科研院所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专长,另一方面又可以发挥企业的产业化经验,为学生营造完整的知识、技能培养体系,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开展校内外协同创新、协同育人
在利用依托学院自身教学科研条件办学的同时,积极拓展校内和校外的教学科研资源,协同进行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校内协同与校内药学院和基础学院等院系交流沟通,充分利用其在天然药物化学等领域的专业特长,选派优秀教师协同进行海洋天然药物化学等课程的教学,在海洋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教学大纲制定和教案编写等环节听取相关专业教师的意见。
2.校所协同加强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海洋领域研究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其在海洋药物研究领域的综合力,以协同创新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如在海洋药用生物资源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通过与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联系,带领学生参观学习南海海洋生物标本馆,丰富教学内容。
3.校企协同加强同海洋药物研究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广东药科大学相关课题组与企业之间建立的科研合作关系,寻求与合作企业建立联合培养基地,满足实践教学的校外实习需求,与合作单位共同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本科生人才联合培养模式。通过近年来的实践与探索,学校初步建立有一定推广价值的海洋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新模式和课程体系,为海洋药学专业人才的规模化培养奠定基础。
理论教学
海洋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为海洋生物学、海洋药物化学、海洋药用生物资源学、海洋药物生物技术和海洋制药学。海洋药学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很多发现和理论均来自于科学研究和实践。因此,在授课中要求教师在讲完基本知识后,专门设置时长20-30分钟的科学发现讲授,培养学生海洋药物研究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索精神。比如在海洋药物化学中,着重介绍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海藻酸钠、GV-971等药物的发现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兴趣。
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注重科研思维和能力培养,在海洋生物学中设置软体动物(文蛤、肠腔动物(沙虫、节肢动物(基围虾、鱼类(石斑鱼解剖实验,要求学生从科学的角度去思考每个动物组织器官的功能、组成,并查阅文献资料,仔细分析哪些海洋生物是潜在的药物来源、哪些器官或组织分泌什么样的物质、为何这些生物分泌的物质可能成为药物等一系列科学问题。在海洋药物化学中,设置海洋微生物化学成分分析、海马多肽分离分析、海藻多糖等有效成分提取等实验。借鉴前人经验,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解决既定的科学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思维和动手能力。
科学研究
在学生二年级时便要求他们开展科学研究。采用导师制模式,3人为1组,实行1位导师指导1组学生的制度。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数据库充分了解中国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导师深入探讨,确定开展的科学课题。评审专家针对申请书或汇报情况进行修订,完善申请项目,给予立项。按照既定的研究方案,学校和学院提供实验场所,导师提供必要的实验经费,开展课题研究。导师在这过程中实行科学指导,要秉承“授之以渔”的思想,注重学生的兴趣与学习过程,重视科学研究的规律,关注学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创新。整理相关数据,按照要求撰写科研报告和学术论文。借鉴兄弟院校海洋药学人才科研素质培养的经验,学校已经在海洋药学本科生培养中积极开展这种模式,结合南海海洋药用生物资源优势和特色,每个小组均选择不同的科学研究课题,制定可行的实验方案,开展科学研究。
实习培养
依照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将学生送至从事科学研究的高校、科研院所进行有关海洋药物研究,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撰写毕业实习论文。毕业实习实践时间相对较长,学生可以充分地与从事海洋药物研究的教师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学习,特别是学习海洋药物研究的方法、途径和成果,为提升学生科学研究素质提供保障。
其他途径
除在以上教学过程中融入RBL教学的理念和实践外,积极开展科研大讲堂活动,聘请从事海洋药物研目的完成都要依靠团队的力量,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学到专业理论知识、技术知识和设计思维之外,还一定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团队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比如,对于教学过程中布置的设计题目,从一开始就对学生进行分组,同一小组的学生选择同一个设计项目,分工协作,共同进行课外调研,小组成员把调研任务分解后,共同完成一份调研报告书,在设计阶段,小组成员共同使用该调研报告书,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完成企业标志等基本视觉元素的设计,这样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发展前景
人才需求
该专业旨在通过药学、海洋生物学基本理论以及现代生物技术基本专业技能等的传授,培养能够从事海洋药物研究、生产与工艺设计以及海洋生物工程技术研究的专业技术人才。
考研方向
生物学、药理学、生物与医药、基础医学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既可以从事生物医药领域的相关工作,也可以从事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及海洋药物研发的相关工作,包括药品研发、质量控制、生产管理、药品销售等工作。
开设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