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河
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上源
海拉尔河,又称“开拉里河”。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上游段,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境内。发源于牙克石市境内大兴安岭吉勒奇老山西麓,流经牙克石市、鄂温克旗陈巴尔虎旗海拉尔区新巴尔虎左旗扎赉诺尔区等6旗市,至扎赉诺尔区北部阿巴该图山附近起,称额尔古纳河。河长715公里,流域面积54537平方公里,一说海拉尔河干流全长743公里,流域面积54713.3平方公里,占额尔古纳河水系的1/3左右。主要支流北岸有库都尔河、特尼河、莫尔格勒河、南岸有免渡河、扎敦河、伊敏河、辉河等。
名称变迁
海拉尔河:又称“开拉里河”。《辽史》称“凯里”,《蒙古秘史》称“合泐里”;《元史》称“海喇儿”、《盛京通志》称。开拉河一,《黑龙江外纪》称“海兰儿”、‘‘凯拉”;《黑龙江舆地图》称“海喇河”《史集》称“合刺亦儿一,《呼伦贝尔志略》称“海拉尔河”,也称“开拉里河”。
海拉尔河《蒙古秘史》称之为合泐里,《辽史》中称之为凯里,《元史》称之为海喇儿,《盛京通志》称之为开拉河,《黑龙江外纪》称之为海兰儿、凯拉。
干流概况
河道走向
海拉尔河,发源于牙克石市(都尔镇西北部)大兴安岭吉勒奇老山西麓(海拔1322米),其上源,一说为库都尔河,另说为大雁河。在乌尔其汉镇西南8公里处两河汇合后始称海拉尔河,流经牙克石市、鄂温克旗、陈巴尔虎左旗、海拉尔区、新巴尔虎旗、扎赉诺尔区等6旗市。当海拉尔河由东向西流至扎赉诺尔北部阿巴该图山附近时,汇达兰鄂罗木河突然折向东北流去。从此处起,称额尔古纳河。河长715公里(一说714.9公里,一说743公里,一说709公里),流域面积54537平方公里(一说54713.3平方公里),占额尔古纳河水系的1/3左右。
河道特征
海拉尔河流域形状似扇形,河网集中于东半部,外缘呈半孤状。干流牙克石以上及各支流的上游,处于大兴安岭山地林区,两岸为原始森林和次生林,植被良好,占本流域面积的40%以上,地形起伏较大,河谷呈U形,谷坡在20度以上,产汇流条件好,河网发育,是本流域主要产流区。牙克石以下,河流进入呼伦贝尔草原区,两岸多为相对高差约20米的台地围绕,河谷开阔达~5公里。由于河道比降逐渐平缓,水流的下切力变弱,旁蚀力加强,河道迂回弯曲,弯曲系数达2~2.5左右。
水文特征
平均径流量36.62亿立方米,流域内年积雪厚度可达半米。封冻期约200天。一年中洪峰有两次,分别是5月融雪期和8月夏雨期。
海拉尔河水系诸河流弯曲系数约1.8~2.8,尤其是莫尔格勒河、辉河等草原河流,弯曲系数超过3.0以上,河谷宽广,分水岭不明显,流域内一般植被良好,水土流失轻微,河流含沙量甚小,冲淤变化不大,河床较稳定,改道变迁现象不多见,由于河床比较稳定,许多水文站测验断面水位、流量呈单一曲线关系,河川径流充沛,除少数中小河流在冬季发生断流或连底冻现象外,大部分河流一年四季川流不息,只是在数量上随着季节而变化。
主要支流
海拉尔河主要一级支流包括左岸的大雁河、免渡河、伊敏河,右岸的库都尔河、特尼河、莫尔格勒河。
库都尔河:也称库勒都尔河、库里都尔河,是海拉尔河上游最大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大兴安岭青格勒图山西麓新帐房附近,海拔1186米。河长187公里,流域面积3484平方公里,自东北向西南流至乌尔旗汉镇西南8公里处与大雁河汇合后注入海拉尔河。库都尔河河流经山地林区,地形起伏较大,流域内林木繁茂,产汇流条件好,河水丰沛,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41亿立方米,是海拉尔河上游主要产流区之一。
特尼河:发源于牙克石市境内新峰山西侧,海拔1036米。河长128.4公里,流域面积1400平方公里。呈北北东一南南西流向,于扎罗木得渡口处汇入海拉尔河。
莫尔格勒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麓,河长319公里,流域面积4987平方公里。自东北向西南流经陈巴尔虎旗全境,流域内地势较平坦开阔,河流比降较小,河道迂回曲折,有“天下第一曲水”之称誉,两岸水草丰美,是良好的天然牧场。下游注入呼和诺尔湖,从湖东南端流出汇入海拉尔河。
免渡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中段哈达岭西侧,海拔1169米。上游的扎敦河与乌奴耳河于北头河站北5公里处汇合后称免渡河,长194公里,流域面积6704平方公里。扎敦河呈东西流向,乌奴尔河呈南北流向,汇合后从免渡河镇始呈东南——西北流向。牙克石市位于下游河西岸,于市北莫拐牧场附近汇入海拉尔河。
伊敏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蘑菇山北麓,海拔1707米。河长390公里,流域面积22725平方公里,平均比降0.86‰。自南向北流,纵贯鄂温克旗,穿过海拉尔市区,于海拉尔市北山下汇入海拉尔河。伊敏河上游(红花尔基以上)为山地林区,植被良好,地形起伏较大,产汇流条件好,水量丰沛。河谷呈U型,河宽20~50米,谷宽1~4公里。红花尔基以下,河流进入丘陵和草原,河谷逐渐开阔,河宽50~80米,谷宽5~10公里以上。支流多分布于右岸,自上而下较大支流有维纳河、苇子坑河、锡尼河等。其中维纳河发源于摩天岭,河长147公里,流域面积2239平方公里。在中游左岸有著名的维纳阿尔善(。阿尔善”为蒙语“泉”之意)。左岸的中上游河段没有支流汇入,只在下游巴彦托海镇南约10公里处有辉河汇入。
辉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乌月报山东北2公里附近,海拔1508米。河长437公里,流域面积11506平方公里,比降0.51‰。自东南向西北流至中游新宝力格东转向东北流去,呈新月型,于巴彦温都尔附近汇入伊敏河。本河流域多沙丘和沼泽洼地,滞缓径流,水蚀不发育。除上游和下游段有较明显河床外,中游河段并无明显河床,多为沼泽湿地,杂草丛生,盛产芦苇。
莫和尔图何, 发源于牙克石市和自治旗分水岭依和秧格尔达巴山南15公里处的海拔高1044.9米之无名高地北。由东南向西北流经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嵯岗苏木全境,在阿拉坦敖希特嘎查北汇入海拉尔河,河长85. 75公里,流量不大。流域面积为966.5平方公里。
扎尼河, 由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镇的西超努图(地名)发源,河长34公里,流域面积289.5平方公里,在扎尼河站北汇入海拉尔河。
呼和诺尔湖:位于新左旗诺门罕希日德苏木诺门罕北,面积17.93平方公里,集水面积1321.4平方公里,淡水湖,属辉河水系。
治理开发
牧区水利
辽代,呼盟地区便有契丹人在海拉尔河、乌尔逊河、克鲁伦河一带耕种,并筑有水渠,今新右旗阿拉坦额莫勒镇和新左旗阿木古郎镇附近有古水渠遗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呼盟牧区除在少数牧民定居点有用柳芭、土筏子等材料筑成的土井和日伪留下的军用水泥管井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水利工程。1941年鄂温克旗群众修建了一处引水工程,将部分辉河水引入左岸辉河故道供牲畜饮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牧区开始了水利工程建设工作。1954年,在国家支持下修建了自治区第一座牧业水利工程——辉河牧业用水工程。1958年建成鄂温克旗“三八”水库和新左旗“八一”水库。鄂温克旗锡尼河东苏木牧民喜木严从1960年开始利用3年时间开挖了一条5公里的渠道,将泉水引到缺水草场上,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但是,由于工程数量少,工程标准低,呼盟牧区的畜牧业生产仍然处于“逐水草而居,逐水草而牧”的天然草原畜牧业状况,人畜饮水主要依靠河、湖、泉、泡等天然水源和冬季降雪。因受牲畜饮水半径的限制,畜牧业生产仍摆脱不了靠天养畜的被动局面。
防洪工程
1976年以后,防洪工程建设方面,完成了海拉尔河海拉尔市郊区段堤防全面加高培厚的建设任务,新建成海拉尔河嵯岗堤防,开工建设额左旗根河镇防洪大堤。
牙克石市区防洪堤位于市区东免渡河左岸,始建于1957年,是呼盟林区的主要堤防。1957年4月,免渡河发生大洪水,洪峰流量为370立方米/秒,当时牙克石镇尚未修建防洪堤,河水出槽漫延成灾,洪水沿滨洲、牙林两条铁道之间涌向街区,使牙克石车站东西两侧居民遭受洪水灾害,去免渡河的公路也被洪水淹没,交通中断。洪水过后,喜桂图旗政府及时组织地方、林业、铁路等系统职工群众,共同修筑了位于铁路大桥头滨洲、牙林两铁道线之间的防洪堤,两段总长339米。同时,修建滨洲线南、免渡河左岸的一段防洪堤。
1965年,喜桂图旗政府再次动员组织地方、林业、铁路系统职工群众,在免渡河左岸修建一条南起牙林线铁路路基、北至牙克石林业栲胶厂的防洪大堤,全长4.756公里。
牙克石市防洪堤总长为5.095公里,保护牙克石市政府所在地的13万人口、2000多亩耕地和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栲胶厂、林管局中心医院以及地方的乳品厂、制酒厂等大型企业。
航道航运
航道
海拉尔河为额尔古纳河的上源,全长709公里。海拉尔以上河段河道蜿蜒曲折、水浅滩多,难以通航。海拉尔至扎赉诺尔段长324公里,河宽150~300米,浅滩及其他障碍较少,是一条良好的自然通航河道。1960年,海拉尔至嵯岗段曾设置简易航标,并有一艘60马力的拖轮从海拉尔河驶入达赉湖。1960~1961年,海拉尔至巴彦库仁段(长80公里)曾开办营运业务。
伊敏河为海拉尔河的主要支流,全长539公里。1959~1960年,曾开辟海拉尔至辉河的航线。航线长42公里,可航行60马力的拖轮及25吨驳船。由于该段水运运距长于陆运运距,且冰冻期长、河道窄、水浅、流急,曾多次发生船只搁浅事故,终至停运。
渡口
海拉尔河在海拉尔城北2.5公里处,自东向西流经扎赉诺尔向北汇入额尔古纳河。出海拉尔城北行,必须过海拉尔河。
1864年前,海拉尔城西北5公里处有清政府设的官渡一处。
1900年后,俄国人在该处摆渡。1908年末,清政府将渡口的两只船、一处土房作价,从俄国人西奇提凡手中收回渡口,并租给船户陈炳魁经营。
1915年左右,渡口上架设了铁索。20年代初,海拉尔渡I=1的渡船是由3只木船紧固、拚装而成的宽10米的平台,载重量约5吨,渡船由人力牵动铁索往返。渡口处河宽80~100米,行人车马摆渡时间约15分钟。
1930年,呼伦县政府决定修建海拉尔木桥,设计桥长132米、宽4.3米,计划造价1.6万元(大洋),并选定海拉尔实业家傅显廷承建。1932年前,海拉尔城西北敖包山下有一座木桥。1933年,日军在敖包山下修建海拉尔河大桥(北大桥),海拉尔渡口停用。
运输
20世纪20年代,伊敏河、海拉尔河是呼伦贝尔水路运输的重要航道。海拉尔城北几公里河上有小汽艇4只,在两河之间运送木材等物资。距海拉尔160多公里的牙多尔斯喀牙林场,每年在解冻期后利用伊敏河等4条河流放木筏。乌尔克其罕河林场(前沃伦措夫林场)利用海拉尔河等5条河流放木筏。1926年,经海拉尔河放筏的枕木40万根,大木5万根,经伊敏河放筏的枕木29万根,大木1.2万根。
1959年,中共呼盟委工业部决定开发海拉尔河航运。同年3月成立了海拉尔市航运筹备处,并在辉河砖厂、北山采石场、中央桥附近修建3个简易码头。以后又修建辉河港池及与之配套的3条总长为2740米的轻便铁路。
1960年,海拉尔航运筹备处改为航运站,并正式营业。航运站有职工40名,60马力拖轮2艘,载货驳船8只。航线为海拉尔至辉河口、海拉尔至巴彦库仁镇,主要运输砖、砂、煤等物资。同年,应额右旗货主要求,海拉尔航运站组成有3只船、16人的船队,装载日用百货、杂货等于7月13日从坝后出发,顺海拉尔河而下入额尔古纳河,航行21天到达吉拉林,后又航行至奇乾。这是海拉尔航运站从事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水上运输。后因木船逆水返航困难,将船只留在当地,用于吉拉林至奇乾的小规模民间运输,船工乘汽车返回海市。
由于水运与陆返之间短途运输衔接不上,海拉尔至辉河口陆路距离23公里、水路距离42公里,海拉尔至巴彦库仁陆路距离45公里、水路距离80公里,水运路程长于陆运路程,而且还要增加一次从码头到卸货地点的短途运输及装卸,水运费远远高于公路运费,不受货主欢迎。加之通航期短,只有单程货、多次发生船只搁浅事故等原因,1961年海拉尔航运站船只停运。在通航的两年中共运货40072吨,航运站亏损5万元。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15 21:52
目录
概述
名称变迁
干流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