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地震(submarine earthquake)地震是地下岩石突然断裂而发生的急剧运动。
岩石圈板块沿边界的相对运动和相互作用是导致海底地震的主要原因。海底
地震分布规律和发生机制的研究,是
板块构造理论的重要支柱。海底地震及其所引起的
海啸,给人类带来灾难。
海底地震主要分布在
活动大陆边缘和
大洋中脊,分别相当于洋壳的俯冲破坏与扩张新生地带。两带的地震活动性质截然不同。
位于
板块俯冲边界,主体是
环太平洋地震带,此外还包括
印度洋爪哇海沟附近,
大西洋波多黎各海沟及
南桑威奇海沟附近的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释放的
地震能量约占全球总量的80%。这里既有浅源(<70千米)地震,也有中源(70~300千米)地震和深源(300 ~700千米)地震,地震带较宽。
震源深度通常自洋侧(海沟附近)向陆侧加深,构成一倾斜的
震源带,称
贝尼奥夫带。全球几乎所有的
深源地震,以及大多数的中、
浅源地震都发生在板块俯冲边界。全球最大
震级(8.9级)即发生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