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
美国现代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美国现代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880年6月27日,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塔斯喀姆比亚市常春藤巷。1882年2月,因突发猩红热丧失了视觉和听觉。
1886年,经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博士推荐,其父写信给波士顿柏金斯盲人学校校长迈克尔·阿纳格诺斯,要求为海伦·凯勒请一位家庭教师,迈克尔·阿纳格诺斯联系了该校毕业生安妮·莎莉文。1887年3月3日,开始向安妮·莎莉文学习美式手语。
1888年5月,与安妮·莎莉文拜访了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博士,并在白宫受到格罗弗·克利夫兰总统的接见,最后去柏金斯盲人学校拜访了迈克尔·阿纳格诺斯校长。
1891年1月,将创作的短篇小说《霜王》当做生日礼物寄给迈克尔·阿纳格诺斯校长,但被指责抄袭。1894年,因有关未来规划的问题与迈克尔·阿纳格诺斯校长产生分歧,并断绝关系。
1894年10月,来到纽约市,就读赖特—赫马森聋人学校。1896年秋,成为虔诚的斯维登堡信徒。1896年10月,被剑桥女子学校录取,为就读哈佛大学女子学院拉德克利夫学院做准备。
1897年12月,离开剑桥女校,搬到马萨诸塞州的伦瑟姆,继续准备大学预科的学习。1899年7月4日,收到拉德克利夫学院的入学通知书。1900年9月,成为拉德克利夫学院1900级新生。
创作启航
1903年3月,在编辑约翰·阿尔伯特·梅西的帮助下创作自传《我的一生》(又译作《我生活的故事》《我的生活》)。1904年6月28日,从拉德克利夫学院毕业,成为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盲聋人。
1908年7月,创作并出版了文集《我感知的神奇世界》。1909年春,加入马萨诸塞州社会党,成为主张妇女参政者。
1918年1月,创作并出版文集《走出黑暗》,该作是一组充满社会主义思想的文章。1920年2月,开始她们的舞台生涯,现场演讲并回答观众提问。
1924年10月,开始为美国盲人基金会工作。1927年10月,自传《我的信仰》出版,讲述作者信仰的斯维登堡思想。
1929年春,自传《中流》出版,讲述作者大学毕业后的生活。1931年4月,参加第一届世界盲人大会。1932年12月,入选美国盲人基金会理事会。1933年,应邀为《大西洋月刊》撰写自散文《假如给我三天的光明》。
外交往来
1938年春,自传《海伦·凯勒日记》出版,讲述作者1936年—1937年间的生活。1943年1月,开始慰问全国各地军方医院的盲、聋及其他残疾退伍军人。
1946年10月,第一次为美国盲人基金会的姊妹机构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的工作做环球旅行,先后访问了伦敦巴黎意大利希腊苏格兰
1948年4—8月,作为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的代表出访澳大利亚新西兰。1955年6月,获得哈佛大学的荣誉学位,成为第一位获此荣誉的女性。1955年12月,传记《我的老师》出版。
晚年生活
1959年,联合国成立“海伦·凯勒八十诞辰纪念财团”,救济低度开发国家盲人,同时,另行募集125万美元,成立“海伦·凯勒国际奖”,每年颁奖给世界各国对盲哑教育有功的个人或团体。1960年6月27日,度过80岁生日,美国海外盲人联盟主办庆祝仪式,纽约市长决定把每年这一天定为“海伦·凯勒纪念日”。
1961年10月,因中风而退出公众生活。1964年9月,被林登·约翰逊总统授予总统自由勋章,但未能出席仪式。1968年6月1日,在睡梦中去世。
个人生活
海伦·凯勒的父亲是陆军上尉亚瑟·亨利,他的先辈卡斯珀·凯勒是瑞士的一位教育盲人的老师,后来移民到马里兰州。1896年8月19日,亚瑟·亨利去世。
海伦·凯勒的母亲为凯特·亚当斯·凯勒,比其父小20多岁,她于1921年6月去世。
安妮·莎莉文于1887年3月3日来到海伦·凯勒身边,正式开始教学,用独特的方法传授给海伦·凯勒知识。1900年秋天,随海伦·凯勒进入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陪她上课,用手语给她翻译教授的讲课。海伦·凯勒大学毕业后,安妮·莎莉文仍然陪伴在她身旁,帮助她写作与巡回演讲。晚年时期,安妮·莎莉文仍然陪伴海伦·凯勒,悦己悦人,但最终辛劳成疾。1936年10月19日,安妮·莎莉文逝世,由波丽·汤普逊接替安妮·莎莉文,波丽·汤普逊也成了海伦的亲密朋友。
1916年11月,彼得·费根向海伦·凯勒求婚,他们在波士顿领取了结婚证,但后来其母要求取消婚约,并辞退了彼得·费根。
代表作品
文学作品
(参考资料:)
出版图书
创作特点
自传风格
海伦·凯勒的创作主要集中在传记与演讲集领域,其中,《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为她唯一的散文作品,同样采用了自传的形式。因此,她的作品大多围绕个人生活轨迹与社会观察展开,旨在传达个人的生命愿景与社会观念,具有深刻的自我揭示与剖析特点。举例来说,在《我的信仰》里,凯勒回溯了她与基督教的邂逅及皈依过程,同时呈现了当时基督教新教中盛行的斯维登堡学说。而在《中流》一书中,她则详细记载了自己自哈佛大学毕业后步入社会的种种经历。
生命自觉
海伦·凯勒一生历经磨难,但她从未放弃与命运抗争的机会。她的多数作品都记录了自己的奋斗过程,展现了对生命的热爱,并激励了无数人。[10]即便是在充满想象的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也预设了自己生命旅程的终点,思考着临终之人如何度过最后时光,同时规划了自己的奋斗道路,将珍视生命的意识展现得淋漓尽致。
浪漫情怀
海伦·凯勒在创作时,倾向于以温柔的笔触描绘生活,穿插着真挚的内心独白。她的自传里,诸如“明媚春光透过金银花藤蔓在门廊上洒落我脸庞”、“你可曾体验过浓雾笼罩的大海航行”、“她引领我认识真理,赋予我光明与爱”等深情的话语屡见不鲜。[9]此外,她的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更是建立在假设与想象之上,寄托了她对重见光明的深切渴望,以及对重新探索与塑造世界的美好憧憬。由此可见,诗意与浪漫构成了她创作风格的鲜明特色与重要元素。
获奖记录
(参考资料:)
人物影响
海伦·凯勒的首部作品《我的生活》一经发布,便在美国社会引起巨大反响,被马克·吐温等文学巨匠赞誉为“世界文学中独一无二的瑰宝”。这部作品历经数百年,版本繁多,已超过百种,并被译成多种语言,远销海外,被誉为全球顶尖的励志书籍。
美国《时代周刊》称赞海伦·凯勒的标志性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伟大经历与朴素叙述的完美结合,而凯勒本人也被视为人类意志力量的伟大象征。2020年4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还被纳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
海伦·凯勒把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联合国曾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号召全世界人民向她学习。1953年,反映海伦·凯勒生活和工作的纪录片《不可征服的人》在美国上映,引起巨大反响。她去世后,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带有传奇色彩的一生,被后人永远载入了史册,正如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所言:“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人物评价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十九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比利时评论家乔其特·雷布兰克:海伦·凯勒是一个让我们自豪与羞愧的名字,她应该得到永世流传,以对我们的生命给予最必要的提醒。
美国《时代周刊》杂志:海伦·凯勒是人类意志的伟大偶像。
后世纪念
1971年,海伦·凯勒国际(一个由海伦·凯勒于1915年协助创立的机构)将6月1日定为海伦·凯勒日。到了1980年6月19日,吉米·卡特总统通过第4767号行政命令,宣布1980年6月27日,即海伦·凯勒诞辰百年纪念日,为官方的海伦·凯勒日,这一天充满了仪式、庆典和活动,以彰显对她的深切敬意。2003年3月17日,美国亚拉巴马州发行了一枚海伦·凯勒纪念币,币面中央刻有她的肖像,周围则以英文及布莱叶盲文镌刻着她的名字,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枚含有盲文设计的硬币。2009年10月,一尊源自好莱坞电影《奇迹缔造者》经典场景的海伦·凯勒铜像被安置于美国国会大厦,该场景描绘了海伦首次与外界沟通的重要瞬间。这不仅是国会大厦名人堂中首尊美国残疾人士铜像,也是首尊儿童形象的雕像。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0 18:17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